当前位置: 首页>> 经济贸易>> 重点工程
 
红沿河核电站—国际核电俱乐部里有了"中国品牌"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8月19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记者 令伟家)8月18日,位于渤海辽东湾东海岸的辽宁红沿河4×100万千瓦核电站正式开工建设。这组“十一五”期间国家首个批准开工建设的核电项目,除了连创我国核电业多个“第一”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将采用具有我国自主品牌的中国改进型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技术——CPR1000。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首次引进国外技术建设大亚湾核电站,到今天采用自己的技术批量建设核电站,不到三十年的时间,中国核电完成了从引进技术到创建品牌的历史跨越,打破了核电技术长期被西方国家垄断的局面,国际核电俱乐部里终于有了“中国品牌”。

    CPR1000:“三十年磨一剑”

    1978年,我国决定高起点起步,向国外购买先进核电技术,推进我国核电事业发展。承担这一历史任务的中国广东核电,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到1994年大亚湾核电站1号机组建成投产时,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工程管理和运行管理队伍,为我国百万千瓦级商用核电站自主化和国产化积累了经验。

    如果说,大亚湾核电站只是“入门”的话,到1997年5月开工建设的岭澳核电站一期时,中国核电已开始了初步的自主创新。岭澳核电站一期以大亚湾核电站为参考,采用“翻版加改进”的技术方案,实施了52项重大技术改进。到2005年12月开工建设岭澳核电站二期时,国家已将它列为国家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提出了工程建设中实现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自主运营,设备国产化率1号机组不低于50%,2号机组不低于70%的目标。而日前开工的红沿河核电站四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则要求设备国产化比例在岭澳核电站二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中关键设备国产化比例不低于85%。

    从大亚湾、岭澳一期,到岭澳二期、红沿河,不到30年的时间,经过循序渐进、持续改进、自主创新,我国已经形成了具有自主品牌的中国改进型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CPR1000,总体性能达到国际同类型在役核电站先进水平。

    CPR1000“四要素”:成熟、安全、经济、先进

    这张经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之后而具有中国自主品牌的“通行证”,到底有些什么特征呢?

    据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总经理胡文泉介绍,CPR1000是中广核集团以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一期为基础,通过渐进式改进形成的我国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技术。它具有四大特征。

    成熟性。目前世界上共有核电机组442座,其中300多座是压水堆,并且大部分都是百万千瓦级机组。CPR1000是以从国外引进的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成熟设计为基础,采用经验证的技术和定型的设备,根据国际上同类型机组1000多堆年运行经验不断持续改进的技术结晶,具有较高的技术成熟性。

    安全性。从1994年大亚湾核电站1号机组建成投产至今,同类机组的大亚湾核电站和岭澳核电站一期已安全运行近30个堆年,多项运行指标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安全满足国家核安全法规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制定的新安全法规和导则的要求。

    经济性。CPR1000具备全面实现自主化、国产化的基础,通过进一步提高自主化、国产化比例,可大幅降低造价至1300美元/千瓦以下,使得上网电价同脱硫、脱硝火电机组相比具有竞争力。

    先进性。CPR1000吸收了国际国内核电技术经验反馈,实施了包括全数字化仪表控制系统、半速机等在内的15项重大技术改进项目,使这一堆型更加先进、更加成熟,总体性能达到了国际同类型在役核电机组的先进水平。

    前不久,我国与美国西屋联合体签署了第三代核电技术转让及核岛设备采购合同。根据国际经验,在大规模铺开新型核电站建设之前,应在过渡期开展已有堆型的小批量建设。CPR1000具有在今后一段时间批量开工建设核电站的可行性,这将有利于在较短时间内提高我国核电的竞争力,形成标准化、系列化、规模化发展格局,并为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CPR1000:大型设备国产化的引擎

    从大亚湾到岭澳核电站一期、二期,再到红沿河核电站,从0到30%、50%、70%、80%,通过这组拾阶而上的数据,似乎能听到中国核电国产化迈出的坚实步伐声。

    以国家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岭澳核电站二期为例,在技术创新方面,进行了包括全数字化仪控系统、半速机、严重事故应对措施等在内的15项重大技术改进;自主设计方面,中广核集团已与国内设计院签署了总体设计、核岛设计、常规岛设计相关合同,以实现相关领域设计自主化和设备制造本地化;自主制造方面,按照以国内制造企业为主的核电站主设备供货模式,数十家国内有关企业已在稳步推进核岛主回路系统和常规岛系统关键设备的制造。

    经过多年的技术引进及合作,目前我国核电设备除了少数部件需要进口外,大部分设备已具备生产能力。随着我国核电中长期规划出台以及自主品牌核电站批量化建设格局的推开,核电设备国产化的“盛宴”极大吸引了各大装备制造业巨头的目光。东方电气集团依靠自身实力,已成为岭澳二期两台CPR1000核岛主设备供货合同和常规岛汽轮发电机包供货商。

    而红沿河核电站设备的国产化,不仅是比例的增长,其涉及的范围和数量,都进一步向纵深延伸。中广核提供的数据显示,仅在红沿河核电站主设备供应及大型锻铸件/核级泵阀等设备方面,中广核集团就与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7份供货及联合开发协议,总金额约13O亿元人民币。

    业内人士认为,以岭澳二期和红沿河为载体,CPR1000已初步形成了一条辐射装备制造业多个领域、规模宏大产业链。而国家积极发展核电战略的实施,将为CPR1000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