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经济贸易>> 商务之窗
 
海关总署:1-8月我国铜矿砂进口量增价扬 有4特点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10月19日   来源:海关总署网站

    据海关统计,今年1-8月我国进口铜矿砂及其精矿(以下简称铜矿砂)319.2万吨,价值60.1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35.9%和63.2%。其进口主要特点有:

    一、一般贸易进口大幅增长,加工贸易进口大幅萎缩。1-8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口铜矿砂308.1万吨,增长70%,占同期我国进口铜矿砂总量的96.5%;加工贸易进口6.9万吨,下降85.9%。

    二、主要进口来源地为智利、秘鲁、蒙古和澳大利亚。1-8月我国自智利、秘鲁和蒙古分别进口94.1万吨、71.5万吨和35.8万吨,分别增长12%、1.4倍和0.5%;自澳大利亚进口27.9万吨,下降23.8%。自上述4地进口量合计占同期我国铜矿砂进口总量的71.9%。

    三、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进口同步增长。1-8月国有企业进口181.3万吨,增长38.2%,占同期我国进口铜矿砂进口总量的56.8%;外商投资企业进口109.1万吨,增长43.8%,占34.2%。

    四、进口均价快速上扬。1-8月我国铜矿砂进口平均价格为1882美元/吨,上涨20.1%。其中自6月份以来连续3个月单月进口均价维持在2000美元/吨以上。

    由于我国属于铜资源匮乏的国家,在国内铜需求不断扩大和铜价不断上涨的刺激下,铜矿砂进口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当前,铜矿砂进口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一、铜矿砂进口货源供应受制于人。由于目前国际富矿的勘探和开采均没有我国企业的参与,因此我国铜冶炼行业缺乏长期稳定的供应基地和供货合同,企业主要通过现货合同进行采购,对铜矿砂的购买价格只能随行就市,易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二、铜冶炼加工费不断下调挤压企业生存空间。自2006年下半年起铜精矿加工费不断下滑。去年底我国铜冶炼企业在2007年度铜精矿加工费谈判中受挫,铜精矿加工、精练费降为60美元/吨和6美分/磅,价格降幅达37%,而且还首度取消“价格参与条款”。根据今年7月份最新达成的协议,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仍将沿用这一价格条款。铜冶炼行业的利润空间不断受到挤压。

    三、铜冶炼行业环境污染问题仍然存在。铜冶炼行业属于高能耗、高污染行业,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关于防止高耗能行业重新盲目扩张的通知》等一系列指导性政策意见,以控制铜冶炼行业盲目发展。但是目前国内一些地区环保不达标的企业仍然存在,不少中小企业无力处理冶炼铜的主要污染物硫酸,随意排放造成大气和土壤污染,加上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使用含有砷和铋的矿砂,对地下水的污染更为严重。

    为此建议:一是鼓励企业采取参股等方式直接参与国外矿产资源开发或与国外矿山签订长期供货合同,从根本上化解在铜矿砂进口中受制于人的困局;二是发挥行业组织的协调作用,提高在铜矿砂价格以及铜冶炼加工费方面的谈判能力;三是加强督促检查,切实贯彻执行相关调控措施,缓解能源环保压力。 

 
 
 相关链接
· 海关总署就留学回国人员免税购车问题答记者问
· 海关总署解读新《海关加工贸易单耗管理办法》
· 海关总署解读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
· 海关总署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复议办法
· 海关总署政策法规司司长就知识产权边境保护答问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