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2007《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2006年工作回顾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20日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2006年,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速度快、经济效益好、价格涨幅低、群众受惠多”的良好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保持快速增长,社会事业稳步协调发展,一些薄弱环节和方面得到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明显提高,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一是国民经济快速平稳增长。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实现209407亿元,比上年增长10.7%。这是继2003年经济增长10.0%、2004年增长10.1%、2005年增长10.4%后,经济增速第四年达到或略高于10%。经济运行不仅没有出现大起大落,而且还呈现出比较平稳的态势。表现在季度经济增速升降差较小,一季度经济增长10.4%,二季度增长11.5%,三季度增长10.6%,四季度增长10.4%;还表现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价格涨幅却出现回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5%,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的分量和地位进一步提升。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为5.0%,位居第四位,仅比位居第三位的德国少5576亿美元。按2006年德国经济增长2.5%计算,2006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698亿美元,而我国大约增加2391亿美元,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与德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到3883亿美元。

    二是农业和工业在结构调整中稳步快速发展,粮食产量连续三年增加。2006年粮食产量49746万吨,比上年增产1344万吨。这是粮食产量在2004年达到46947万吨、2005年实现48402万吨的基础上的再次增加,为1985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首次实现连续三年增产。粮食增产,得益于政府的各项支农政策,得益于粮食主产区气候条件较好,得益于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1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6%。工业在快速增长的同时结构也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主要是原材料产品增长较快,高技术产业增长较快,淘汰了一些产能过剩行业如钢铁、煤炭、水泥等11个行业的部分企业。

    三是经济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财政收入增速连续三年保持在20%左右,企业利润增速连续五年在20%以上。2006年全国财政收入39344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增速比上年加快4.4个百分点;2005年增长19.9%,2004年增长21.6%,增速连续三年保持在20%左右。2006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8784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比上年上升8.4个百分点;2005年增长22.6%,2004年增长38.1%,2003年增长42.7%,增速连续四年在20%以上。企业利润在快速增长下呈现均衡的态势。在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8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其中21个行业利润增长在30%以上,仅石油加工1个行业净亏损。新增利润前五大行业占整个工业新增利润的比重由上年的72.4%回落到49.8%,新增利润过于集中在前五大行业的状况明显改观。

    四是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中西部地区投资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9870亿元,增长24.0%。在投资快速增长的同时,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中西部地区投资得到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加强。2006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投资1102亿元,比上年增长30.7%,加快3.2个百分点。交通运输通信供给能力明显增强。全年新建公路9.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325公里,新建铁路投产里程1605公里,增建铁路复线投产里程705公里,电气化铁路投产里程3960公里,港口万吨级码头泊位新增吞吐能力45726万吨。新增局用交换机容量3067万门,新增光缆线路长度19万公里,新增数字蜂窝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12818万户。全年新增发电机组容量10117万千瓦。青藏铁路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19亿元。

    五是对外开放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推进,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速连续五年超过20%,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位。2006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1760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8%,加快0.6个百分点,增速连续五年保持在20%以上。2002到2004年,我国贸易总额一年登上一个新台阶,2002年位居世界第五位,2003年上升到第四位,2004年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三位,2006年又向位居第二位的德国靠近了一步。在进出口总额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贸易顺差保持了持续扩大的态势,全年贸易顺差177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755亿美元,增长74.0%。对外经济合作也保持了较好的发展趋势。2006年新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41485家,比上年下降5.8%;实际使用金额695亿美元,下降4.1%,尽管增速有所下降,仍保持了较大规模。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10663亿美元,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一位。

    六是居民得到较多实惠,农民收入增速连续三年超过6%。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比上年增长12.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4%,同比加快0.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87元,比上年增长10.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加快1.2个百分点,增幅连续三年在6%以上,是1985年以来的第一次。在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居民还得到了较多实惠。全面减免农业税,安排种粮农民直接补贴142亿元,良种补贴40亿元,发展农村沼气补贴25亿元,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补贴40亿元,安排对种粮农民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综合补贴125亿元。在城镇,中央财政用于城市低保的补助资金达到136亿元,比上年增加24亿元;2241万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比上年增加6.7万人。在农村,已有25个省份、2133个县初步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509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增加684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1451个县(市、区),占全国县(市、区)总数的50.7%。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长效保障机制惠及5000多万名农村中小学学生,平均每个小学生年减负140元,初中生年减负180元,贫困寄宿生年减负500元。(国研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