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2007《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2006年工作回顾
 
对外开放取得新成绩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20日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加入世贸组织五年来,我国对外经贸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进出口规模每年上一个大台阶。2001年,中国进出口规模是5097亿美元,其中出口2661亿美元,进口2436亿美元。到2006年,进出口达到17607亿美元,五年年均增长28.1%。进出口世界排名由第6位上升到第3位。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不仅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利用外资也达到630亿美元,增长4.5%,对外投资161亿美元,增长32%。2006年,我国对外开放取得的新成绩主要有:

一是对外开放持续扩大。我国关税水平不断下降,从2001年的15.3%降到现在的9.8%,其中农产品平均税率由23.2%降到15.2%,工业品平均税率由14.8%降到8.95%。进口配额和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全部取消,大宗农产品关税配额达到承诺的最终水平。服务贸易市场准入进一步放宽,运输、电信、分销、保险、证券等行业开放程度大大提升。2006年12月11日,《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开始实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在世贸组织分类的160个服务贸易部门中,我国根据承诺开放了104个部门。

二是着力提升对外贸易质量。落实农产品出口促进政策,通过出口信用保险、公共信息服务等政策措施,进一步支持农产品扩大出口。积极应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欧盟新食品法等新技术标准对农产品出口带来的影响。2006年全年农产品出口310.3亿美元,同比增长14.1%,首次超过300亿美元;进口319.9亿美元,增长11.6%。积极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大力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对首批认定的18家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给予政策支持,促进发展软件及相关信息服务出口。开展“品牌万里行”活动,围绕品牌评价、促进、保护、推广四大体系建设,创新品牌促进机制,在全社会营造了品牌建设的良好氛围。在活动期间,我国纺织服装企业还参与了国际著名专业展会,提升了我国品牌的价值和形象。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各地区、各部门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抓住国际服务业分工进一步深化的趋势,推动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确定大连、西安、成都、深圳、上海等11个城市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积极推动文化产品走向世界,我国服务贸易促进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三是引导和规范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依照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在湖南长沙成功举办了首届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共有54个国家和地区的316个境外代表团、6400名境外客商到会,为中部六省搭建了对外开放的新平台。不断完善吸收外资的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外国投资者的战略投资和并购活动。认真执行国家6部门出台的有关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政策措施。2006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全球排名由上年的第17位上升到第13位。我国对外投资合作大项目明显增多,跨国并购活跃,其中中石化股份公司收购俄罗斯乌德穆尔特石油公司投资高达35.6亿美元。完善支持企业走出去的公共服务,全面启动我国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

四是稳步推进自贸区建设。2006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再结硕果。中国—东盟自贸区服务贸易谈判宣告成功,这是双方2004年签署《货物贸易协议》以来,自贸区谈判进程中的又一里程碑。双方正在开展投资谈判,争取为双向投资提供更加稳定、透明和便利的条件。其他自贸区建设也迈出新步伐。自2006年10月起实施中国—智利自贸协定,启动了服务贸易和投资谈判。根据中智自贸协定,2006年10月和2007年1月,我国先后取消2806种和1947种对智利产品的关税,智利也于2006年10月起,对我国5891种产品实行零关税。同时,我国继续与澳大利亚、新西兰、海湾合作委员会进行自贸区谈判,启动与新加坡、冰岛的自贸区谈判,分别与韩国、印度开展自贸区联合研究。迄今,我国正在建设的自贸区已达11个,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

五是中非经贸合作成果显著。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功召开。非洲48个国家的35位元首、6位政府首脑、1位副总统和6位高级代表率团,200多位部长和联合国、非盟等24个国际及地区组织的代表与会,国内外各界代表逾5000人。这是我国建国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级别最高、与会国家和领导人最多的外事活动,开启了中非合作的新纪元。峰会期间,中国政府提出深化中非合作的8项经贸举措,赢得了非洲国家的广泛赞誉。目前中国已同29个非洲国家签署了双边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与8个非洲国家签订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协定,这将为中非企业开展合作创造更为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

六是不断改善经贸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从互利共赢、合作发展的目标出发,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磋商,稳妥处理贸易摩擦,维护我国企业利益。反倾销大要案应诉成效显著,如欧盟皮鞋反倾销案取得较好结果。有针对性地应对国外贸易壁垒,积极应对和交涉日本对我农产品的“肯定列表制度”。加强与有关国家的产业对话,2006年与巴西、南非等国家签署了有关经贸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举行中日、中美、中欧间的钢铁政策交流,增进与有关国家的交流和合作。全面部署实施了“知识产权保护网工程”,已经在全国50个中心城市建成了举报投诉服务中心并投入运行。加强知识产权的国际合作。通过召开中美知识产权圆桌会议、中欧知识产权对话和工作组会议等数十次多双边会议和国际交流,积极阐明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坚定立场。由于我国海关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绩,2006年6月,全球反假冒组织授予中国海关“全球政府机构嘉勉奖”。(国研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