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2007《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2006年工作回顾
 
救灾扶贫工作力度加大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20日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2006年,各地区、各部门在扶贫救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第一,全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一是农村贫困状况继续缓解。2006年,全国农村未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贫困人口继续大幅度减少。据统计,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214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17万人;年末低收入人口为355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517万人。实施整村推进扶贫规划的贫困村,农户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预计达9%左右。二是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速度加快。2006年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完成1.2万个村,力度超过前5年。据监测,实施整村推进的贫困村人均收入增长幅度比没有实施整村推进的贫困村高出3个百分点,贫困发生率下降幅度快2个百分点。三是“雨露计划”全面启动。2006年,“雨露计划”纳入了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国务院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2006年工作要点》,全面启动实施。通过实施该计划,预计全年劳动力转移培训100万人,年人均打工收入比上年增加120元。这部分增加的收入已成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约占纯收入增长的50%以上。四是产业化扶贫进一步推进。在全国认定261家扶贫龙头企业的基础上,各省认定了673家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在信贷、培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目前,934个国家和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共带动800多万贫困地区农户增加收入,促进了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为帮助扶贫龙头企业提高竞争力,2006年9月,国务院扶贫办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以优惠贷款重点支持扶贫龙头企业发展。

    第二,救灾工作扎实推进。2006年,是1998年之后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一年。台风、洪涝、旱灾、风雹、地震、低温冷冻、雪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病虫害等各类自然灾害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等地受灾严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及时开展了防灾救灾工作。一是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抗灾救灾工作。中央领导同志先后多次对抗灾救灾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并亲临灾区慰问受灾群众,检查和指导抗灾救灾工作,极大地鼓舞了灾区广大干部群众夺取抗灾救灾全面胜利的信心。二是及时启动救灾应急预案,全力组织紧急救助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认真履行受灾群众应急救助和基本生活保障的职能,针对17个省份的灾情启动救灾应急预案40次,向灾区派出救灾工作组60个,应急时间长达132天。同时,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在灾害发生后,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及时启动救灾应急预案,全力组织开展紧急救助工作,及时将救灾款物发放到群众手中,有效保障了灾区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三是加大抗灾救灾投入力度,全力支持灾区工作。2006年中央累计投入各类抗灾救灾资金共112亿元,有力地支持了灾区的抗灾救灾工作。此外,中央还提高了救灾补助标准,全年共安排灾民生活救济补助费51.02亿元,向灾区调拨救灾帐篷4.412万顶。四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组织开展社会捐助活动。2006年10月,集中组织开展了全国“送温暖、献爱心”社会捐助活动,中央党政军机关和单位捐赠资金4769.9万元,捐助衣被23万件,所有捐赠款物已经直接送到11个省份的重灾区县,并全部落实到户。与此同时,大部分省份也同步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的社会捐助活动,掀起了为受灾困难群众献爱心的热潮,共接收捐款10.89亿元,衣被4590.61万件,其他物资折款1.1亿元。目前,“送温暖、献爱心”社会捐助活动已步入经常化、制度化轨道。截至2006年末,灾区恢复重建开工率近100%,已经完成重建房屋172.2万间,占需恢复重建总数的91.2%,春节前,基本达到所有房屋倒塌群众迁入新居的目标。中央下拨的16.7亿元冬令救助资金现正陆续发放到灾民手中,冬令期间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较好保障。(国研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