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2007《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2007年如何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为什么要提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20日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过去一个较长时期,我们一直把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作为重要方针。现在,"好"与"快"的位置对调,"好"字排在了"快"字之前。为什么要提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呢?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和经济发展理念的重要变化。具体说,之所以提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发生了新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我国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成就和变化成为我们走向又好又快发展这一新的历史起点的基础条件。这一基础条件可概括为6大历史性变化:一是经济体制,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供求关系,由长期短缺转变为一定程度的相对过剩;三是经济运行,由大起大落转变为快速平稳;四是经济总量,由改革开放之初的世界第十位上升到第四位;五是外贸总额,由改革开放之初的世界第二十七位上升到第三位;六是人民生活,由解决温饱到实现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人均GDP由改革开放之初的不到300美元上升到近2000美元。

    就经济体制的变化来说,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中,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进入不断完善的新阶段。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市场机制的引入,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的发展增添了生机和活力;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利于克服市场自发调节的缺陷,保持经济的健康发展。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下,我国市场供求格局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根本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存在的短缺状况基本改变,买方市场初步形成,并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相对过剩。在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着强烈的投资饥渴和扩张冲动,在长期短缺经济下商品供给严重不足,这就难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商品短缺状况的基本改变,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体制性基础条件和必要的市场供求格局。

    就经济运行由大起大落转变为快速平稳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1953年起开始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到现在,经济增长率共经历了十次上下起伏的波动。其中,从1953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共经历了五次波动。在这五次波动中,每个周期内经济增长率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的峰谷落差较大,最大的是48.6个百分点,最小的也在9.9个百分点。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和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又经历了五次波动。在已进行的四次波动中,每个周期内经济增长率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的峰谷落差已明显缩小到6个或7个百分点左右。2000年,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周期波动,至2006年,经济增长率分别为8.4%、8.3%、9.1%、10%、10.1%、10.4%、10.7%。这就显示出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突出特点,即从2000年到2006年,我国经济已连续七年在8%至10%左右的适度增长区间内平稳较快地运行;其中,2003年至2006年,连续四年在10%或略高的位势上平稳较快地运行。我国经济增长出现的这一高位平稳运行的新轨迹,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史上还是从未有过的。从总体趋势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增长与波动呈现出这样一种新态势:峰位理性地降低、谷位显著地上升、波幅趋于缩小。在经济运行经常处于"大起大落"的情况下,是难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在,经济快速平稳的增长态势为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

    就经济总量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总量不断上升。1978年为3624亿元,2006年突破20万亿元,达到209407亿元。扣除价格因素,2006年GDP总量是1978年的13.3倍,在长达28年中,GDP年均增长9.7%。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位,由1978年的第十位,上升到2000年的第六位,排在美、日、德、英、法之后;2000年至2004年,均稳定在第六位;2005年上升到第四位,超过了英国和法国;2006年预计仍为第四位;2007年有望超过德国,上升到第三位。与此同时,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仅为206亿美元,2006年上升到17607亿美元。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在世界上的排位不断上升,1978年为第二十七位,1990年上升到第十六位,2000年为第八位,2001年为第六位,2002年为第五位,2003年为第四位,2004年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提高,为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有利的国际条件。

    就人均GDP水平来说,改革开放初期,1981年至1987年,我国人均GDP始终停留在300美元以下;1988年至1994年,上升到300至400美元的水平;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每年不断提高,1998年突破800美元,2001年突破1000美元,2006年又上升到近2000美元。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推动着消费结构的升级,使消费结构由吃穿用向住行升级,由一般吃穿用向高级吃穿用升级。这就为又好又快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以上分析说明,我国已具备了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有利条件。

    第二,为了进一步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举世瞩目,但也积累了不少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矛盾和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防止片面追求和盲目攀比经济增长速度,而要在"好"字上,即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狠下功夫。我国经济发展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经济增长的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不断增强,但影响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些因素仍然存在,集中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依然偏大,经常出现投资增长过快、过热倾向。虽然在每次宏观调控中,投资增幅会受到一定抑制,但导致投资过快增长的体制性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一些地区投资扩张冲动仍然强烈。投资反弹并引发经济较大波动的风险依然存在。这就要求在经济增长中,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以增强经济增长态势的稳定性。

    二是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虽然很快,但"四高一多"(高投入、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多占地)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增长所付出的代价很大。特别是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时期,这是能源和各种资源消费强度较高、污染排放较重的时期,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靠大量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来维持经济快速增长的路子,再也不能走下去了。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感,本着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缓解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都必须克服技术"瓶颈"的制约,都迫切要求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总体上不强,有的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在扩大,而且推动创新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国际科技进步和中国现代化建设都要求我们加紧建设创新型国家。

    三是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在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中,也积累了不少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的是:投资消费关系不协调,投资规模过大,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特别是广大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低,消费能力不强;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不协调,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比重较大、服务业比重偏低,而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尚没有改变,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加大;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协调;外贸顺差较大,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突出。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和国际产业转移不断加快的情况下,国际收支状况对国内经济稳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

    四是经济增长中存在着不和谐性。我国经济增长到今天,我们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而且更要注重社会效益,也就是说,在经济增长中要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以人为本,改善民生,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社会和谐创造必要的物质基础。然而,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总量增加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实现社会和谐。如果只顾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发展,忽视人的发展,那么就会加重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最终经济发展也难以为继。加快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妥善处理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关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公共教育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坚持积极的就业政策,注重为农村和城镇低收入者提供更好的基本公共服务。要在经济增长中,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为了进一步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上述各种问题,我们就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工作重点放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国研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