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2007《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2007年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有什么重大举措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20日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社会救助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对困难群众实施救济和帮助的一项制度安排。目前,我国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框架基本建立,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为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指明了方向。

    一是健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2006年底,我国已有2241万城市居民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各地不同程度提高了城市低保的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进一步健全城市低保制度,着重规范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核算和生活支出调查方法,完善保障标准测算方法、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和分类施保办法,巩固"应保尽保"成果。建立健全临时救助制度,加强与再就业扶持政策的衔接,不断提高救助效果。同时,完善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加强救助站的建设和管理,更好地规范救助活动,特别加强对未成年人流浪乞讨的救助,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教育措施。

    二是在全国范围普遍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是加强"三农"工作、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建立健全覆盖全国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所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关键措施。到2006年底,全国已有25个省区市、2133个县(区、市)初步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509万农民享受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这些地区要不断巩固和完善这项制度,其他地区要加快实施步伐,尽快将农村所有困难居民都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合理确定农村低保的标准、范围和对象,建立民主监督和动态管理机制,中央财政对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

    三是积极发展城乡医疗救助。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要加快推进速度,尽快在全国建立起比较规范的制度,并将救助政策落实到人。搞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衔接,提高贫困农民的受益水平。要重点资助符合条件的农村"五保"户、贫困户家庭成员和其他贫困农民参加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对因患大病经合作医疗补助后个人负担医疗费仍然过高、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再给予适当的医疗救助。城市医疗救助要在做好已有试点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实施范围,与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相适应,与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相协调。城乡医疗救助应多渠道筹集救助基金,政府将不断加大这方面的投入。

    四是妥善解决优抚对象实际困难。优待抚恤政策,是我国政府对为革命和建设做出过牺牲和贡献的军人及其家属为主体的优抚对象,进行物质照顾和精神抚慰的一种制度安排。目前,在我国4000多万优抚安置对象中,有462万重点优抚对象,其中有87.3万残疾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99.6万人。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各项优抚政策不断完善,各类优抚对象的生活得到了较好的优待,生活水平普遍、持续地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在新形势下部分优抚对象的就业和生活还存在这样那样的实际困难,必须通过完善政策逐步加以解决。重点是要健全抚恤补助、生活待遇自然增长机制,确保重点优抚对象的实际生活水平高于当地群众平均生活水平。特别要按照政府补助和个人负担相结合、政策照顾和大病救助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建立体现优待优惠的优抚医疗保障制度。还要完善退役安置政策,逐步建立以扶持就业为主,发放退役金、安排工作、退休、供养相结合的多种安置制度,鼓励和扶持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要充分发挥光荣院、康复医院、烈士陵园、军休所等优抚事业单位的社会服务功能,为优抚对象提供更好的服务。

    五是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强化重大灾害抗灾救灾减灾综合协调机制,健全四级灾害应急救助指挥体系;健全灾害管理分级负责、救灾资金分级负担管理体制。加强中央和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灾害应急救助物资和装备保障网络。搞好减灾科技研究与应用,提高灾害监测、预警、评估和应急救助辅助决策能力。广泛开展减灾救灾立法和防灾减灾宣传,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建设城乡社区应急救助平台,逐步完善灾害应急社会动员机制。及时组织好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六是大力支持慈善事业发展。今年1月8日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发出了《关于公益救济性捐赠税前扣除政策及相关管理问题的通知》,将公益救济性捐赠的免税资格范围扩大到所有在国家和省级民政部门登记的民间组织,体现了国家对发展公益慈善组织的支持。要宣传和落实好这些政策,并制定方便捐赠人办理税收减免手续的具体措施和工作程序,为捐赠人提供规范、便捷的服务。制定完善志愿服务扶持政策和志愿者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的各项激励、保障制度,壮大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培育发展各类社会慈善组织和志愿者服务组织,探索建立慈善组织行业自律机制和社会评估机制,提高慈善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大力增强公众的慈善意识,在全社会树立团结互助、和衷共济、扶贫济困、平等友爱的社会风尚。(国研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