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2007《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2007年如何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20日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今年,财税体制改革任务十分繁重,财政支持其他领域改革的任务也很艰巨。在全面推进改革的同时,必须突出重点,注意协调推进。

    第一,认真做好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工作,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一是抓好新企业所得税法的贯彻实施。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刚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体现了"四个统一":内资、外资适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并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率;统一和规定税前扣除标准;统一税收优惠政策。考虑到对内资企业要减轻税负,对外资企业也尽可能少增加税负,同时要将财政减收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为25%。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要求,对现行税收优惠政策进行适当调整,将现行企业所得税以区域优惠为主的格局,转为以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兼顾社会进步的新的税收优惠格局。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实行15%的优惠税率,扩大对创业投资等企业的税收优惠以及企业投资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税收优惠;保留对农林牧渔业、基础设施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劳服企业、福利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直接减免税政策采取替代性优惠政策;取消了生产性外资企业定期减免税优惠政策,以及产品主要出口的外资企业减半征税优惠政策。对新税法公布前已经批准设立、依照当时的税收法律和行政法规享受低税率和定期减免税优惠的老企业,给予过渡性照顾。按原税法规定享受15%和24%等低税率优惠的老企业,在新税法实施后5年内逐步过渡到新的税率;对按原税法规定享受定期减免税优惠的老企业,新税法实施后可以按原税法规定继续享受尚未享受完的优惠,但因没有获利而尚未享受优惠的企业,优惠期限从新税法实施年度起计算。今年,将加强对这项改革的领导,抓紧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扎实做好宣传组织等各项具体工作,确保改革顺利进行。二是稳步推进增值税转型改革和其他税制改革。为了扩大社会投资,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拉动内需,提高经济自主增长能力,根据国内国际形势的新变化逐步将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十分必要。国家已经决定将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扩大到中部地区,并将抓紧研究全面实施这方面改革的具体方案及配套措施,做好实施的准备工作。同时,今年还将力争完成并实施新的耕地占用税、车船税条例。调整和提高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出台实施新的资源税制度。抓紧完善燃油税改革方案并择机实施。

    第二,加快建设完善的公共财政体系。一是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突出提高基层政府的财政保障水平。明确界定各级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责任。按照公共性、市场化和引导性原则,进一步科学规范政府的职能和权限,明确政府支出范围。对于国防等全国性公共产品和服务,由中央财政承担;对于在省级范围内,但有"外溢效应"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以及具有调节地区间、城乡间重大收入分配性质的支出责任,由中央财政承担或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地区性行政管理等地方性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支出责任,由地方财政承担。适当调整和规范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划分。结合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调整、税制改革及逐步将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等措施,按照财政收入的属性并兼顾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合理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间收入划分,减少因市场等因素对地区间收入转移的影响,促进统一市场形成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二是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不断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首先,调整国家财政投资结构和方向,努力实现国家财政投资重点的三个转变:由城市转向农村,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由一般基础设施建设转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由经济建设转向促进科学发展,重点支持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以及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切身利益的项目。其次,积极创新财政投入方式。积极探索通过"购买服务"等手段,将财政投入由"养人办事"向"办事养人"转变,着力创新财政投入办法,提高财政投入使用效益。同时,引导社会投资投向公共产品和服务领域。

    第三,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继续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一是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地方财政也将增加对辖区内欠发达地区和困难地区的转移支付。二是发展和扩大缓解县乡财政困难成果。完善"三奖一补"政策,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各地工作情况进行考评,实施奖罚,确保政策落到实处、资金使用合理。抓紧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积极推进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等改革。三是切实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严格控制新专款项目的设立,除国家法律、法规及国务院文件有明确规定外,新设立的专款项目要经国务院批准。改进专项转移支付预算编制,逐步将专项转移支付列入各级地方预算,同时,加快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拨款进度。

    第四,深化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和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一是按照新的政府收支科目编制预算。及时总结改革经验,根据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完善科目设置。在建立健全支出标准体系等的基础上,在农业部等14个中央部门(企业)开展项目支出按经济分类编制预算试点,地方财政也应组织试点。二是开展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试点。中央财政将选择中央直管企业和烟草行业企业,开展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点,地方财政也应积极开展试点。三是全面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结余资金管理办法,积极推进绩效考评试点,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纳入定员定额试点范围,实现资产、实物费用定额与定员定额之间的有效衔接。中央和省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将扩大到所有基层预算单位,中央级政府性基金、离退休经费和省级政府性基金将纳入改革范围;所有地市力争都实行这一改革,县级也应积极推进。中央部门本级及执收单位都将实施非税收入收缴改革,省级改革的资金范围将扩大到所有非税收入,省以下也应积极推进。健全政府采购制度体系,扩大政府采购规模,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加大推进专项拨款政府采购实施力度。四是积极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出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

    第五,建立规范的政府非税收入体系。全面清理和规范非税收入,坚决取消不合理和不合法的非税收入项目,完善非税收入管理政策和制度。将土地出让收支全部纳入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强化土地出让收支监督管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管理,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和处置收入,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等纳入财政非税收入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逐步实现个人收入与单位掌握的行政权力和管理的国有资产彻底脱钩。严格按预算控制支出特别是控制一般性支出的增长,改革完善公务活动接待制度,严格差旅费和会议费管理,对中央国家机关出差、办会实行定点管理办法。严肃财经纪律,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国研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