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经济贸易>> 产业经济
 
重庆退耕还林工程成效显著 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12月22日   来源:重庆市人民政府

    重庆市自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以来,累计完成坡耕地退耕还林661万亩。到2007年,该市林业产值已达到147亿元,增长了4倍多。退耕还林工程有力推动了重庆市林业快速发展,已成为该市“三农”工作的重头戏和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

    一是推动了城乡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万平方公里,国家监测公报表明:“十五”期间三峡库区水土流失减少了23.9%;土壤侵蚀模数由实施前的5000吨/平方公里·年降低到3642吨/平方公里·年。工程区生态环境初步改善,生物多样性日渐增多,城乡空气质量日益好转,野生动植物种群大幅度增加。

    二是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吸引了8000多大户或业主参与了退耕还林建设,先后建立了优质笋竹、花椒等一批具有区域优势的林业产业基地523万亩;培植了一批如“龙璋纸业”、“四面山花椒公司”等有代表性并具规模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推动了森林旅游、森林食品、木竹加工、苗木花卉等支柱产业的发展。

    三是培养了一批的新型农民。退耕还林带动转移农民外出务工达到197.9万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结构的调整功不可没。通过科技兴林和技能培训,提高了退耕户致富本领,增强了干部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

    四是拓展了退耕农民的增收渠道。退耕还林政策在扶贫济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迄今为止重庆市最大的一笔直补惠农项目。9年来,全市已兑现钱粮补助到户共计74.7亿元,户平2762元;其中2007年就达14.2亿元,人平150元;已成为农民纯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是带动劳务输出年收入115亿元,成为退耕户增收的重要来源。第三是后续产业促进了林农年增收人平在80元以上,全市退耕农户人均纯收入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14元。

    五是保持了粮食总产的基本平衡。改变了退耕农户广种薄收的耕作习惯,腾出劳力用于剩余耕地的精耕细作,推广新品种,提高单产。对比分析1999年到2007年的全市粮食总产量均保持在1100万吨左右,实现了粮食产量大体平衡。

    六是增强了农民的民主管理意识。通过强化公开公示制度,做到了“树定根、林定权、人定心”,广大群众的民主管理意识明显提高。

 
 
 相关链接
·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及造林近7000万亩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