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 最新报道
 
气象局:四颗卫星加密观测北京奥运期间风云变幻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8月06日   来源:气象局网站

    密切观测天气,倾力服务北京奥运,中国气象卫星家族成员齐上阵。目前,在轨运行的极轨卫星风云一号D星,静止卫星风云二号C、D双星,处于在轨测试阶段的我国新一代极轨卫星风云三号A星,早已擦亮了眼睛,以监测北京奥运期间的风云变幻。

    动静相宜,严密监测有保障

    风云二号C星、D星两颗“姊妹星”,形成“双星观测、互为备份”的格局,在我国上空3.6万公里的高度上静观天气变化;而风云一号D星和风云三号A星则围绕地球南北两极不断旋转,对天气进行全球、全天候、三维和定量化探测。一动一静的配合,让奥运期间的风云变化全都落入卫星敏锐的监视范围内。

    针对奥运和汛期气象服务的特殊需求,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启动静止卫星双星加密运行模式,每15分钟即可获取一张卫星云图,从而实现对天气系统的连续变化情况、发生发展过程的宏观、实时监控。由于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可能出现短时降水、雷暴等强对流天气,静止卫星可以通过高观测频次,捕捉时间变化较快的天气现象,特别是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

    装载着11个国际先进仪器、探测通道达到90个的风云三号A星,以其250米的高空间分辨率监视着大范围的气象灾害,且不分昼夜地对气象环境进行监测。国际性的体育盛事将迎来世界宾朋,风云三号不仅能对奥运会主协办城市的天气进行监测,还可以告诉你全球的天气变化情况。它每天会对全球扫描两次,每次扫描宽度为2900公里。风云三号A星上携带有大气红外垂直探测仪,可以在地面上空30多公里的范围形成立体探测,从而将大大增强奥运气象预报的精细化和准确度。

    产品丰富, 针对性服务见成效

    据悉,针对奥运会天气,风云二号卫星将提供对天气实况实时监测的云图图像产品,供预报员使用的、经过定量反演的产品以及经过人工交互分析的服务产品,如经投影处置的中国区域云图产品、大气运动矢量图、针对各类天气事件和灾害的分析评估产品等。目前,奥运会的相关网站上已经能看到相关产品,卫星动画云图的实时性、可视性效果良好。

    奥运会举办期间空气质量、紫外线辐射等情况备受运动员关注。因此,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利用风云三号A星上装载的紫外臭氧垂直探测仪、紫外臭氧总量探测仪、地球辐射监测仪等遥感仪器资料,首次推出大气污染状况、城市气溶胶、太阳紫外辐射和城市热环境等精细化的环境监测分析产品。利用微波遥感仪器,对大气温湿度的垂直分布状况进行监测,通过科学反演,把温度随时间和空间的分布推导出来,这对于分析大气的运动和变化,行星系统、大尺度和中小尺度天气分析发挥重要作用,为提高中长期数值预报能力和天气预报准确率提供支撑。此外,风云三号A星上搭载的空间环境监测仪器,为奥运会期间提供空间天气保障服务。

    着眼奥运,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奥运会开幕前,气象卫星已经为奥运筹备工作提供了大量的服务,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服务效果,气象卫星的整体服务能力也有所提升。

    6月下旬,青岛奥帆赛场及周边海域遭受浒苔侵扰,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启动应急方案,成立监测小组实时监测浒苔的发展情况,制作了浒苔移动示意图和覆盖密度多时次合成图,并结合奥帆赛场区域制作了分辨率为100米、网格点为5公里的青岛市近海海域浒苔监测示意图,为浒苔治理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奥运会前夕,台风“海鸥”和“凤凰”先后登陆我国福建省。受其影响,我国自南向北出现强降雨,北京、青岛等奥运会主协办城市也迎来风雨天气。台风登陆期间,四颗卫星对其进行密切监测,表现出较强的服务能力。

    气象卫星的发展历来备受瞩目,它在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奥运会的举办对卫星气象服务提出精细化、高质量的要求。不断满足奥运气象服务需求的过程也是一个检验卫星服务水平、开发服务潜力的过程。奥运会是一场全世界广泛参与的盛会,中国的气象卫星气象监测和数据提供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中国也积极奉行卫星数据开放的政策,让卫星事业发展获得的数据资料造福全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