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遏制土地荒漠化 科学发展看治沙>> 科学发展看治沙
 
科学发展看治沙:感受柴达木的春天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6月14日   来源:林业局

佘惠敏 马玉宏

    在柴达木盆地东部荒漠地区溪流边饮水的骆驼。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为佘惠敏摄

    此去柴达木,正是4月暖春,一路却几无绿意,这是因为盆地海拔高气候冷,春天来得晚,也是因为此地荒山无尽,戈壁无涯,有大片大片不适合植物生长的荒漠区。

    青海省林业局造林处处长李文说,柴达木盆地治沙有两大难点,一是海拔高,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000米左右,热量不足;二是干旱,东部农牧区年降水不足200毫米,中西部矿业区年降水只有数十毫米,蒸发量却有三四千,是降水量的百倍。这两个原因造成此地植被恢复极为困难,因此防沙治沙工作是以大面积封禁封育为主,用防护林和防护工程保护绿洲和道路等重点地区,在条件适宜地区探索植物治沙和沙产业开发。

    都兰:昔生巨柏今插柳

    4月6日,我们从西宁出发,向西进入柴达木盆地后,到达第一站都兰县。都兰位于盆地东南,1500多年前是吐谷浑王国的都城所在地,曾水草丰美,遍布柏林。如今这里沙漠化面积达五分之一,森林覆盖率仅11.4%。

    县林业局副局长万玛加说,“都兰县是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县东部的气候条件相对较好,香日德镇曾创下小麦高产的纪录。但此地农业为灌溉农业,为避免农林争水的矛盾,必须突破水的限制才能大规模造林。所以这里一直在探索利用天然降水培育植物治沙的技术,其中乔木树种深栽旱作及野生荒漠灌木引种驯化工作已取得成功。”

    在离县城11公里的察汗乌苏路段,我们看到公路两边黄沙漫布,但黄沙上却生长着青杨、新疆杨等乔木。县林业局调查规划队队长费东红说,这个仅有150米的路段,上世纪90年代初期每年要用推土机推掉2300立方米沙。“后来从1995年开始启动柴达木高海拔沙地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基地项目,在这里探索出乔木树种深栽旱作造林技术,从1998年开始就再没用推土机推过沙了,因为沙子已经固定住了。”

    这种技术1997年探索成功,现已在海西州推广2.6万亩。主要是利用此处沙地表面干旱,但数十厘米的深处是湿沙的特点,植树时将青杨白柳等树苗深插1米以上,这样既能让树更有效地吸收水分,又能更深地固定沙丘。

    “再耐旱的植物也要水,目前我们是先易后难。年降水100毫米以上的东部地区推广旱作造林已经差不多了,宜林面积只剩一两万亩。现在是封育为主,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在离县城不远的青冈滩,费东红指着大片稀疏矮小的灌木丛说,“这是我们培植的白刺。这些乡土荒漠灌木可以在降水较少的地区生长,引种驯化工作2002年开始,2004年取得成功,现在正在推广。”

    深栽造林一亩成本约600元,灌木引种一亩成本约250元,封育一亩成本约70元,都兰现在是大封育、小治理,因为封育的成本最低,见效也快。万玛加说,“都兰现在总体来说,已经遏制住沙进人退趋势,进入了人沙相持阶段。”

    格尔木:河川汇处是绿洲

    从都兰往西到格尔木,一路植被明显从密到疏,从高到矮,从有到无。进入格尔木辖区,寸草不生的戈壁荒滩比比皆是。

    4月7日下午到格尔木时,路上我们碰见一群村民分扛着政府发下的红沙柳树苗,预备翌日植树。现场一名林业局的技术员告诉我们,今年格尔木一共要栽50万株红沙柳。

    格尔木植树要比都兰困难,因降雨量太少,年均42毫米,蒸发量却达3000毫米以上,没有旱作造林的条件。“格尔木市辖区面积近12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市,但大部分都是不毛之地,九成人口集中在市区。”市委书记杜捷说,“在格尔木,种棵树比养个孩子还难。”

    “格尔木”因格尔木河流经境内、支流纵横而得名。天然林矮小稀少,集中在河流两岸和径流沟处。而人工造林,即使是造红柳等耐旱灌木林,都需要引河水灌溉,一年要灌10次以上,且生长慢、成活率低。

    在距市区约50公里的胡杨林省级自然保护区,我们看到金黄的沙丘上,疏落地生长着胡杨和红柳等树木。保护区管理站站长祈德林说,“红柳的根一点就着,从前是当地农民的燃料,挖开一个沙柳包,能拖出几卡车的柳根当燃料,有些农民的院墙都是用沙柳垒成。后来政府严禁采伐,农民的燃料就用煤、天然气、沼气和太阳能代替,自然植被得到保护。"

    格尔木的大部分地区是采取封禁封育措施来恢复植被,以利防沙治沙。但在城市周边以及绿洲农田的周边,还是要采取灌溉方式造防护林。这种方式需水量大,造林面积受限制,所以目前格尔木正在尝试节水灌溉造林。市环保和林业局局长朱晓茹说:“我们现在采取3种方式,滴灌、喷灌和暗管。大概能比漫灌节水80%。前几年的滴灌试验,因为这里水矿化度高,管眼被堵住而失败。今年在城市东出口拿出500亩作滴灌造林试验,堵眼的问题,我们用软化剂应该可以解决,但这里土地盐碱度高,滴灌后会有什么影响,造林能不能成功,还需观测。”

    朱晓茹说,“人家雨水大的地方插根扁担长棵树,我们这里种棵树一不小心可能就成扁担了。西部地区造林难,成本高,滴灌造林成本更高,希望政策上对西部造林给予倾斜措施。”

    德令哈:枸杞菊芋满陌头

    4月9日,我们从格尔木北上至大柴旦,再东行至德令哈,这是此行的第三站。

    德令哈是囊括整个柴达木盆地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这里的治沙,有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已经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枸杞等沙产业。与单纯的植树造林和封禁封育相比,沙产业的发展可以将造林治沙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形成不虞资金短缺的良性循环。

    在市郊西南16公里处,一条乡村公路的尽头,是药材种植基地。这里本是撂荒40年之久的沙化地,现在却成为既治了沙又挣了钱的枸杞林。目前已种植枸杞6000亩、菊芋4000亩,年产值达384万元。我们参观基地时,基地总经理铁顺龙正在组织附近农户到地里补栽枸杞苗。他说,基地从1999年开始种植枸杞,今年采果面积预计可达4000亩。“一亩地成本要花500多元,第三年起进入丰果期,一年能收入约3000元。我们今年还要开发8000亩荒地,一半种枸杞,一半种菊芋。”

    在基地补苗的柯鲁柯镇平原村55岁村民杜胜兰说,“这里的工钱一直在增加,前年每天15元,去年20元,今年25元,我不用出远门,就骑自行车来这打工,一年能挣四五千元。”

    枸杞是多种药材的原料。柴达木高科技药业公司办公室主任马华锋说:“公司现在生产的所有药材里都含有枸杞成分,但用量不大,绝大部分枸杞还是以干果的形式卖出。目前公司在建一条年产15万吨、产值约2000万元的枸杞多糖软胶囊生产线,建成后一年能消耗15万吨枸杞干果。另一种药材菊芋的深加工也在计划中,加工厂建成后年产值将达2亿元。"

    记者一路走下来,发现都兰、格尔木、德令哈3地的治沙方式各有特色,同时又在互相学习。都兰的深栽旱作,德令哈也在试行。德令哈的枸杞成功后,都兰和格尔木也在试栽。

    但柴达木盆地的治沙工作依然任重道远。这里钾、钠、锂、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资源的开发带来人口的压力,人口的压力带来环境的压力。50多年前,这里只有两三万人口,如今已达40余万。上世纪90年代,这里的沙漠面积年均增加两三百万亩,形势严峻。通过采取退耕还草还林和封禁封育为主的多种措施,目前盆地内沙漠扩张的趋势已得到遏制,青海省林业局造林处处长李文说,“2000年以后开始好转,土地沙漠化年逆转率达2.7%。尤其值得高兴的是,过去这里地方财政薄弱,治沙完全靠国家投入,现在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去年德令哈和格尔木都各投了1000多万元用于治沙,虽然因财力有限投得不多,但也是很好的一个转变。”

    虽然柴达木盆地治沙目前已进入人沙相持阶段,但柴达木盆地沙漠地高天寒,植被脆弱,条件较好容易治理的地方都差不多先治了,今后的治沙将会越来越难,成本也将越来越高。如何巩固住已有的治沙成果,还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