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遏制土地荒漠化 科学发展看治沙>> 科学发展看治沙
 
科学发展看治沙:揭开腾格里沙漠的面纱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6月14日   来源:林业局

王 玲 许 凌 

    暮春三月,雨后初晴,清新的空气中透着特有的湿润和泥土芬芳,刚刚被细雨滋润过的西北大地洁净而舒展。但辽阔悠远的戈壁滩上还是不见一点儿绿色。记者从银川启程,走近宁夏西南部的腾格里沙漠,期待一睹大漠的壮丽、雄浑、苍凉和神秘,感受“锁”住流沙的一道道绿色屏障蕴含的巨大威力,了解曾一直以“走”为上策的沙漠边缘居民如今的生活状态。   

    险遭吞噬的中卫城

    腾格里沙漠东抵贺兰山、南越长城,西至雅布赖山,纵横宁夏、甘肃、内蒙古3省区,总面积约4.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四大沙漠。宁夏中卫市地处腾格里沙漠东南前缘,是我们此行的第一站。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中卫被称为“西风口”,是我国的三大风口之一,也是历史上风沙灾害最为险恶的一个地区。

    打开中国地图,可以清晰地看到:在祁连山脉与贺兰山脉的交会处,是一处宽约数十公里的缺口,其状如同一个巨大的漏斗。这个缺口的西北方向,有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罗布泊沙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受大气环流和西伯利亚强冷空气的影响,这一带成为世界四大沙尘暴生成区之一。频繁发生的强沙尘暴在这个“漏斗”的出口处迸发出巨大能量,跨过滚滚东流的黄河,横扫黄土高原,波及华北、华东地区。

    一直生活在沙漠边缘的王汉武老人,退休前是包兰铁路银川工务段固沙林场总工程师。他回忆说,以前中卫隔三差五就起风,三四五月的风最多,大风能把人刮跑。沙尘暴一来就天昏地暗的,正在路上走的人得赶紧趴下,前面黑咕隆咚的,什么也看不见,一般要趴上两三个小时,等风沙过去以后才能起身行路。

    上世纪50年代,腾格里沙漠的前缘借着西北风长驱直入,已逼近中卫城西5公里处。如果当时不开始防沙治沙,用不了10年中卫城就会被沙海吞没。为了保护家乡,顽强的中卫人民开始防沙治沙,与沙害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抗争。

    “当时人们扛着简陋的劳动工具,挑着水桶、端着脸盆,背着当地土生土长的杨、柳、榆、槐、沙枣等树木的幼苗,到沙漠边缘植树造林。短短几年时间,腾格里沙漠前缘的第一条人工林带形成了,那也是‘三北’沙漠地区最早建立起来的一条‘绿色长城’。”王汉武老人激动地告诉我们。

    从那以后,林业专家、生态学者与沙区的人民群众一起通过实践探索,不断加深对沙漠的认识,培育出花棒、柠条等旱生树种。在浩瀚起伏的沙海边缘,由各种耐旱沙生植物筑起的“绿色长城”越来越宽广,有效遏制了昔日肆虐的沙海“黄龙”。

    “如今腾格里沙漠已退到了距离中卫城区10多公里以外了。”中卫市农牧林业局林业科科长郭建华说,经过几十年坚持不懈的治理和综合开发利用,已经治理的沙地植被覆盖率由过去的不足1%提高到30%,植物由25种增加到470种。截至2006年底,中卫的林地面积已达到130.6万亩,风速5米/秒及以上的风沙天气由过去的每年300天减少到现在的122天。   

    沙坡头的变迁

    要了解腾格里沙漠的防沙治沙,就不能不到沙坡头。听老人们说,沙坡头有个绰号“魔鬼城堡”。

    中卫城西20多公里处就是因治沙成果卓越而闻名世界的沙坡头。破解治沙难题的“麦草方格固沙法”在这里诞生,创造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我国第一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在这里穿越,“五带一体”防风固沙体系,保证了穿越沙漠铁路大动脉的畅通无阻。

    在王汉武老人眼中,以前的沙坡头是“天上没有鸟,地上没有草,不见土质好,光听狂风叫”的地方。腾格里沙漠流沙区在这里的最高点达1500米,多为高大垄状和新月形移动沙丘,风起沙移,严重威胁铁路、农田和村庄的安全。

    沙坡头的一个著名景点“沙坡鸣钟”,就源于一个悲凉的传说:很久以前在沙坡头有一座繁华的城市,由于紧靠着丝绸之路,使这里日益富庶热闹。在这座城市中有一口大钟,每当有灾祸降临时,这口大钟就会自鸣不止,提醒人们赶快逃命。可有一天狂风大作,风沙漫天,一连刮了七天七夜,等一切恢复平静时,城市已被深埋在沙丘下,男女老少无一幸免。大钟也自鸣了七天七夜,可是它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拯救人们的生命了。最后它也无奈地被流沙吞没,和那座城市一样成了世代流传的传说。

    包兰铁路穿越腾格里沙漠时,以沙坡头坡度最大,风沙最猛烈。1958年包兰铁路通车初期,尚无行之有效的固沙措施。经过几代治沙人努力,包兰铁路两侧时常威胁铁路安全的肆虐黄沙还是被驯服了。

    如今,站在沙坡头地势稍高处极目远眺,一条条乔灌草结合的防风固沙林带,沿着包兰铁路两边向远方伸展;沙丘上大面积的麦草方格,像一张张巨网,固定了连绵起伏的流动沙丘;生长在麦草格里的沙生植物,在暖暖的春风吹拂中透出绿意。

    与我们同行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局科技宣传处副处长习和生自豪地说,“翠笼沙岭”已成为沙坡头一景。沙坡头治沙成果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不仅在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区的治沙实践中得到推广,而且为世界许多国家的沙漠治理提供了借鉴。   

    阻挡“沙魔”的明珠

    沿着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向北,我们要去看看被当地人精心保护的“璀璨明珠”————滨河沙漠湿地。听习和生说,这些湿地可不简单,它们为荒漠化土地的治理提供了水源,在防止沙漠侵蚀、减缓沙尘暴、防止农牧区土地沙化、维护农牧业生产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当地老百姓把这种利用湿地阻挡“沙魔”的治沙方法称为“水治”。

    汽车在被称为“沙漠大道”的沙土路上颠簸前行。不知什么时候,一大片湛蓝的水面开始映入我们的眼帘。

    眼前的景色,使我们难以相信这是在腾格里沙漠范围之内。潺潺细流从沙丘下缓缓渗出,汇集成盈盈清池;丛丛沙柳、红柳、花棒等沙生灌木遍布湖泊周围,显出旺盛的生命力,远处是一群群白色的水鸟。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有防止风沙、降解污染、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中卫与腾格里沙漠交错边缘的湿地区域面积约8321公顷,其中2/3的湿地保护比较好。

    负责湿地保护的中卫市林场场长马学峰告诉我们,中卫保护湿地的主要方法是人工辅助自然植被恢复,阻止流沙侵袭湖泊;围堰蓄水,拦截沙漠地区渗漏水,扩大湖泊蓄水量;在灌溉季节,通过控水闸的控制作用,增加水在湿地的滞留时间;营造和保护生境岛,为鸟类提供觅食和栖息场所,有效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修建补水设施,在干旱季节沙漠渗漏减少、地下水位降低时及时补水,维持湿地水量平衡。“通过人工补水,有效维持湿地水量稳定,既保护了湿地,也保证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沙漠地区的生态保护与建设中,中卫还坚持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首先加强湿地边缘保护,造林种草、营造防护林带,阻止沙漠前移;同时退养还湖,退田还泽,连通湖泊;延伸湿地保护范围,采取扎设草方格沙障,栽种灌草植被,围栏封育等措施,对湿地保护区周边3万多公顷的沙地进行了综合治理。

    以水克沙,加强沙漠边缘湿地保护,让湿地带动周边生态状况改善,在中卫已经收到了良好的成效。马学峰告诉我们,通过保护湿地,不仅阻止腾格里沙漠向城区前移,减少了土地沙化,而且沙漠边缘4000多公顷的沙化土地绝大部分也已变成了湿地。

    远远望去,那一汪汪清水正像撒落在黄色沙地上的美丽珍珠。只要用心呵护,相信这些璀璨的明珠一定能成为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永恒的独特风景!(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