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遏制土地荒漠化 科学发展看治沙>> 科学发展看治沙
 
科学发展看治沙:黄河沿岸治沙记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6月14日   来源:林业局

(一)

    正午,炙热的太阳光直射着乌兰布和沙漠。

    在内蒙古自治区磴口县三利农场里,隆隆作响的水泵不断地从一口深水井中将地下水抽出来。用头巾和面纱将头部包裹得严严实实,仅露着眼睛的造林队员正手持水管,将沙地冲出一个个小坑,然后将一种名为梭梭树的树苗栽进去,最后将周围的沙子压实。

    像这样专门在沙漠中搞绿化的造林队在磴口县随处可见。磴口县位于乌兰布和沙漠的东北部,全县面积68%以上都是沙漠。黄河流经于此,形成了河套平原灌区,是全县的主要经济来源。而伴随着西北风移动而来的乌兰布和沙漠,是黄河以及河套灌区最大的威胁。

    近几年,在治理乌兰布和沙漠的过程中,磴口人渐渐地发现,沙漠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危害。

    专业造林队正在压沙障。

    不起眼的梭梭树,是人们用来固定沙丘的。偶然的机会,人们发现许多梭梭树的根部长出了被称为“沙漠人参”的苁蓉,这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苍凉的乌兰布和沙漠顿时热闹了起来,人们发现沙漠是有经济价值的,沙漠淘金也不再是梦想。

    据中国林科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主任王志刚介绍,乌兰布和沙漠紧靠黄河,地下水资源非常丰富,适合很多荒漠植被的生长,目前仅磴口县查明的种子植物就有53科160属302种。他认为,其中很多都有经济价值,只要开发得当,完全可以改变磴口县的产业结构。

    1998年,在外打拼多年的民营企业家杨林回到家乡磴口,承包了3万亩沙漠,将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进去。

    修路,种树,打井,拉电。当然还进行着梭梭树嫁接苁蓉的实验,连续几年实验都不太成功,每亩的产量很低,经济效益不高。“我也曾想过放弃,但在沙漠中长大的磴口人有一种信念,一种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下去的信念。”杨林说,“今年我请了全国最有名的专家,再有十几天就知道今年的实验结果了。”

    被杨林拉着,记者去了他的“沙漠农场”。

    杨林在一棵梭梭树的根部动手掏起了沙子,没几下,他便收获了一块足有30厘米长的苁蓉。“不错!真不错!”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二)

    张立胜,黄河岸边巴颜高勒镇沙拉毛道村的村民,祖祖辈辈都生活在乌兰布和沙漠里。随着西北风而来的沙丘一次次将他的房子埋掉,30年来他被沙子撵得搬了两次家。

    记者看到张立胜的时候,他正忙着在老房子旁边盖新房。在他家院子周围几百亩的沙地中,已经栽满了梭梭树、花棒、沙枣、红柳等灌木。他房子后面一个足有10米高的沙丘已经被这些灌木牢牢地固定住。

    “沙子不往东走了,我敢花钱请人盖房子了。”张立胜说,“县里给我家打了一口井,又给我发了很多树苗,还支持我养了200多只羊。我种的沙枣树,不仅挡住了沙子,每年还能靠它赚五六千元钱。”

    如今在磴口县,因为沙漠边缘流动的沙丘都被固定住了,像张立胜这样被沙子撵着跑的老百姓也都能够安定下来。“搞产业化治沙,也给我们带来了不菲的经济收益,2005年产值就有4350万元。”磴口县林业局副局长韩慧茂说。

    如今磴口县按照自己摸索出来的“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沙产业理论,在抓好乌兰布和沙漠治理的同时,正在大力扶持造纸业、药材业、灌木加工业等六大产业,力争更大地发挥治沙产业的经济效益。

(三)

    离开磴口县,朝着阴山的方向,记者驱车向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的杭锦后旗驶去。一路上映入眼帘的满是身材高挑的新疆杨和小美旱杨,他们就像守卫城堡的卫士一样,庄严地矗立着。远处深入沙漠中的梭梭、花棒等灌木更像是在沙场上拼杀着的勇士,不让沙漠再向东走。

    杭锦后旗和磴口县同归巴彦淖尔市管辖,巴彦淖尔市林业局副局长张学军告诉记者,“随着国家6大林业工程的启动,杭锦后旗和磴口县人民抓紧历史机遇,用近10年的时间,在黄河西岸、乌兰布和沙漠东部建起了一条长191公里,平均宽500米的大型防风固沙骨干林区,形成了带、网、片、乔、灌、草结合的绿色防风固沙林带,有效阻止了沙漠东进。”

    杭锦后旗的民建林场创建于上世纪60年代,这里出了个远近闻名的治沙模范牛二旦。如今,虽然牛二旦老人已经去世,但他创造的“撵沙腾地、腾地造林、引林入沙、以林固沙”的治沙经验却流传了下来,在更多的地方得到应用。民建林场繁育的苹果梨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林场的农民家家都致了富。

    牛二旦的孙子牛力,现任杭锦后旗林业局森林公安分局副局长。在与牛力一同前往乌兰布和沙漠边缘双庙镇继丰村的路上,记者目睹了王召林和曾林军两位护林员扑灭几株因焚烧秸秆引着红柳的情景。

    “现在全旗到处都有我们的森林公安和护林员在巡查,依法保护好树木是我们最大的职责!”牛力说。

(四)

    向东越过黄河,便来到了与杭锦后旗相邻的杭锦旗。杭锦旗属鄂尔多斯市管辖,地处库布齐沙漠地区。

    仅一河之隔,乍看那细细的沙子,你几乎分辨不出库布齐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的区别。但当地人都清楚,同样的西北风到了这里风力更大,形成的流动沙丘也比乌兰布和沙漠的更高大雄伟。

    从杭锦旗的锡尼镇出发,有一条远近闻名的“穿沙公路”,建于1998年,长115公里,其中穿越库布齐沙漠腹地50多公里。公路两旁栽满了红柳、花棒、沙米等植物。杭锦旗林业局副局长蒋有利挖出一棵刚栽好的杨树苗,树苗的根部插在一个盛满了水的饮料瓶里。他给记者介绍:“这是我们自己发明的容器盛水造林法,这一瓶子水,可供给小树一年需要的水量。这是当年修路时,我们琢磨出来的造林土办法。”蒋有利说,“穿沙公路建成后,不仅结束了库布齐沙漠阻碍杭锦旗交通的历史,公路两旁的绿化带更是有效地阻挡了沙丘的移动。”

    在穿沙公路的建设中,杭锦旗人形成了“不屈不挠、敢为人先、解放思想、艰苦奋斗”的“穿沙精神”,同时开启了沙漠治理的新思路。“穿沙公路的成功,使我们受到了启发,何不在沙漠中修路的基础上搞绿化,将库布齐沙漠切割成一个个小块呢?”蒋有利说。

    在总结穿沙公路治沙经验的基础上,鄂尔多斯市在库布齐沙漠地区实施了“南堵北围中间切割”的治沙方案,又称“锁边切割”治沙法。市林业局副总工程师吕荣介绍,“锁边”就是充分利用库布齐沙漠北缘的黄河阶梯、南侧丘陵梁地的宜林地进行植树造林,以绿化带作为屏障,防止其南移北扩。“切割”就是利用在沙漠中的穿沙公路及护路林、河川的防洪护岸林形成绿化带,把沙漠拦腰切断成若干块,分而围之。

    现在库布齐沙漠地区已有18条穿沙公路、10条“孔兑”(季节性河流),共28条绿带把库布齐沙漠牢固地封锁在原地,大大减轻了沙漠对农田、牧场和工农业生产的危害。从卫星上看库布齐沙漠,南北是两条绿化带,中间被切割成一个个镶着绿边的黄色小块,很像一个“格子地毯”。

(五)

    在库布齐沙漠周边,种沙柳的人不少。沙柳具有很好的固沙防风作用,同时又是很好的造纸原料。

    达拉特旗王爱召镇新民堡社员刘挨,在家门口沙地中种植了50亩沙柳,今年每亩将收获750公斤。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指导他种植沙柳的东达蒙古王纸业公司将以每吨180元的价格收购他家的沙柳。粗算一下,刘挨今年光靠种植沙柳就可收入6000多元。家门口的这堆沙子也能带来不小的收入,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在一家纸业公司的车间里,一端是被切割成碎块的沙柳枝,经过“连蒸热磨”的制浆工艺和一整套的自动控制造纸系统,另一端出来的是高强瓦楞纸和挂面箱板纸,而且整个过程实现零污染。

    目前这家公司的年生产能力为5万吨,可消耗沙柳10万吨,为当地农牧民带来直接经济收入3600多万元,公司自身的效益也相当可观。正是看到了效益,公司决定投资4亿元扩大生产规模,正在实施的一期工程可增加10万吨生产能力。

    “公司加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方式使周边地区沙柳原料基地的面积大幅增长。据介绍,该公司在库布齐沙漠进行的300万亩沙柳种植项目一期150万亩已经完成,二期也已经全面展开,整个项目完成后将使鄂尔多斯市3个旗县15个乡镇20万农牧民受益,人均增收1500元。

    此行的最后一站,记者来到达拉特旗树林召镇五股地村。上午10点多,村民王六生正在平整耕地。上世纪90年代初这里还是一片荒漠。他一家原本是准格尔旗南部山区的农民,后来加入沙漠移民的队伍,来到达拉特旗,在这里一干就是10多年,在他的努力下,沙地里长出了玉米,目前家里每年有6000多元的纯收入。

    王六生说,“我们不怕吃苦,你看这些沙子,都快变成可用地了。只要肯努力,沙地也能生出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