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遏制土地荒漠化 科学发展看治沙>> 科学发展看治沙
 
科学发展看治沙:科尔沁与呼伦贝尔沙地采访记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6月14日   来源:经济日报

为了草原更美丽——科尔沁与呼伦贝尔沙地采访记

    刷拉,一株小草,从黄灿灿的流沙下探出了绿色的小脑袋。刷拉,刷拉,刷拉,无数小草,从沙地里钻出来。它们手牵着手,高昂着头,迎着远方吹来的狂风。这是一种奇妙的碰撞,最柔弱的小草和最狂躁的沙暴在那一刻形成一种较量。

    人们发现了这个规律。于是,在久已荒凉、了无生机的沙地里种下了一格格小草。当小草固守住流沙后,灌木、乔木也纷纷站稳了脚跟。渐渐地,绿色的生命覆盖了大地,久违的歌声再一次回荡在辽阔的草原上。4月里,记者来到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科尔沁沙地和呼伦贝尔沙地采访,一次次被脚下柔软而坚强的小草所感动,一次次被治沙人无悔与执著的精神所吸引。

    难能可贵的逆转

    记者此行的第一站,是位于科尔沁沙地腹部的通辽市。通辽市土地总面积为8989万亩,其中沙化土地达4086万亩,占科尔沁沙地总面积的52.7%,有些地方已经到了沙进人退,难以生存的境地。 通辽市林业局林业工作站站长柴永江介绍,从20世纪60年代起,通辽市痛下决心,开始了大规模防沙治沙行动。2003年,据中科院沙化土地分布遥感监测,科尔沁沙漠地在通辽境内治理速度快于沙化速度,从1989年到2003年的15年内,科尔沁沙地在通辽境内的沙化面积减少了1155万亩,在全国四大沙地中率先出现了总体逆转的趋势。

    在通辽市西南部的奈曼旗,当地的同志介绍说,全旗70%的土地都遭受了风沙的侵蚀,治沙采用的是分而治之的策略。针对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他们探索创造了适应当地需要的5种生态建设模式,包括网格状防护林体系、沙地小生态圈和家庭生态牧场等,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有效地阻止了沙化的蔓延。

    用修造生态公路的办法治理沙地,是奈曼旗治沙的具体措施之一。从奈曼旗府所在地大沁塔拉镇出发,我们踏上了一条颠簸的乡村公路。短短的31公里走了近2个小时,穿沙公路切割了集中奈曼旗70%流沙的老哈河南岸高大流动沙丘群,为周边几个苏木的居民出行带来了便利。

    记者穿行在老哈河沙区,只见喜鹊在沙地边的灌木中飞翔,丛丛簇簇的草儿在沙地里下起了“围棋”。生命在这个庞大的沙海中显得如此耀眼。

    营造小生态经济圈

    穿沙公路的彼端,是一个叫苇莲苏的村庄,在那里,我们拜访了一位53岁的村民李凤树。他家的小生态经济圈在当地很有名。

    小生态经济圈是通辽人首创的生态建设模式,这种集林农牧于一体,水、草、林、经、粮五配套的治理模式起源于庭院经济,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乱拱沙坨子开荒、破坏植被的生产方式。

    “您平时最得意什么?”记者问。

    “每天起来,看到我家四周不再是滚动的流沙,而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就感到这么多年没白干,心里美美的。”老李笑眯眯地说。

    20多年前,李凤树大胆承包了村里无人问津的1200亩荒沙地,在专家的指导下,他埋设网围栏、栽种乔灌草,挡住了风沙的侵袭,形成了小生态经济圈。如今,他在家周围,不仅养鸡养牛,修建小水利设施,还种上了经济作物,已经成材的树木更成了他家的“绿色银行”。尝到了甜头的老李治沙的积极性更高了,亲手种下五六十万株树,成为当地农牧民的榜样。

    在邻近的开鲁县,农牧民小生态经济圈建设也搞得有声有色。县林业局总工程师王臣高兴地告诉记者,他们不仅运用小生态经济圈的模式改善了农牧民的生活,还利用市场手段和科技创新推动生态建设,森林覆盖率每年以3%的速度上升,达到了24.6%,封沙育草工程使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20%提高到70%,全县境内沙地每年以近5万亩的速度递减。

    王臣说:“你来的不是时候,到了夏秋之际,一些重点治沙地区就能看到林茂、草多、粮丰、畜旺的喜人景象。”

    大草原上看治沙

    告别了科尔沁沙地,记者乘火车前往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

    4月的呼伦贝尔,依然银装素裹,火车呼啸着穿行在巍巍的大兴安岭上。记者与车厢里几位草原牧民交谈。牧民萨仁托娅说:“我家住在南屯,过去几十年都是赶着牛羊游牧为生,现在定居了,草却不好了,羊全卖了,就留了两头牛。”

    对面的包音图老汉接过话说:“现在的呼伦贝尔,不只是大草原、大森林、大水面,还是大沙地。”

    呼伦贝尔市林业局副局长鲁书泉告诉记者,“呼伦贝尔沙地是全国第四大沙地,从2004年全国第三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看,呼伦贝尔草原沙化土地面积达到130多万公顷,占牧区6旗市区土地总面积的15.6%。

    “但是,与我国其他沙地相比,我们这里降水量稍多,植被情况较好,只要稍加保护和治理,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鲁局长给了记者一颗“定心丸”,“我们已经行动起来,20多年来已累计投入6000多万元,因地制宜开展治沙行动,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科学治沙模式,相信在呼伦贝尔,终有一天,沙地会消失。”

    从海拉尔向北,记者来到了陈巴尔虎旗。在很多人的心中,这里有呼伦贝尔最美丽的草原,但现实是风沙已经走进了牧民的家园。

    走过几处牧民家,旗林业局副局长刘利民带着记者来到了一处治沙示范区。刘利民说:“这里首先用燕麦、碱草按照沙地水平等高线设置机械沙障,再在其间种下适合当地生长的小叶锦鸡儿草,等草长出来,就能形成生物沙障,实现自我更新繁衍,然后在沙带外围种下灌木,从而牢牢地把流沙固定住。”

    住在这个沙坨旁边的牧民包海军对沙地治理效果最有感触,他说,“你看,我家墙外的沙子都快上房顶了,幸亏治沙及时,沙尘比过去少多了。”

    绿色在延伸

    来到鄂温克族自治旗,令人不禁想起民歌《敖包相会》的美丽旋律。记者赶到这里,为的是与那些辛勤工作在第一线的治沙人“相会”。

    寒风瑟瑟,3月的一场大雪如今还没有完全消融,记者沿着牧民的收奶路来到了锡尼河西岸,举目四望,辽阔草原上铺满草方格,点缀着樟子松,植被有所恢复,令人欣喜。

    呼伦贝尔市林业局防沙治沙科科长金维林说:“与内蒙古西部相比,我们这儿处于亚寒带,植物生长周期长,十年树苗百年树木,发展沙产业不理想,但是我们的优势是空气湿度相对较大,依靠草种自我更新的能力,恢复草原植被。”

    设置沙障是呼伦贝尔沙地治理的有效办法,不过与陈巴尔虎旗设置人工机械沙障不同的是,鄂温克族自治旗主要采用的是生物沙障的措施。

    旗林业局局长尤木金指着地上的草方格说,“在鄂温克草原,生物沙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虽然由于资金短缺,本来按规划每亩地用2斤杨柴设置沙障,我们用1斤,再加上1.4元1斤的燕麦20斤,做成1米见方的草方格。两三年杨柴就能长起来,形成自我更新的能力,固定住流沙,再在山凹处按照自然分布规律种上乡土树种樟子松,为沙地盖上了‘绿伞’,100公里的沙带基本恢复了植被。”

    记者蹲下身,发现尽管草方格中间的浮沙被大风吹走,但是在四周被杨柴和燕麦的根系“抓”牢的地方,却比中间部位足足高了20厘米。草方格真的固定住了沙土。我相信,生命力旺盛的草儿终将会把整个草方格填满,直到填满草原。(敖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