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遏制土地荒漠化 科学发展看治沙>> 科学发展看治沙
 
科学发展看治沙:建起护卫京津的绿色屏障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6月14日   来源:经济日报

    新闻缘起:2000年春天,华北地区连续多次遭遇沙尘暴和浮尘天气,频率之高,范围之广,强度之大,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罕见,仅北京地区就连续遭受12次强沙尘和浮尘天气的袭击。同年4月6日,北京机场有史以来第一次因沙尘暴导致飞机延误,旅客大量滞留。这一情况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当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紧急启动,一场生态保卫战在浑善达克展开。

    今天,浑善达克治理得怎么样了?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进了这片世人关注的沙地。

    所到之处,我们看到,这里的生态已得到初步恢复,经过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几年来的实施,一道日益浓密的绿色屏障呈现在人们面前。

    围封转移,告别粗放型生产方式

    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林业局局长李连芳的带领下,记者一行驱车从锡林浩特市出发,沿207国道向南行进。汽车行驶到70多公里处,刚才还是一马平川的草原,逐渐被低缓起伏的沙丘所替代,“这就是浑善达克!”李连芳说。

    清明刚过,江南已是草长莺飞,春意盎然,而这里还看不到绿色,路边尚有没消融的冰。但是与想象中不同的是,公路两旁,目之所及,看不到多少裸露的沙土,榆树、红柳、黄柳、沙蒿等乔木、灌木一簇簇、一丛丛,把沙地覆盖得严严实实,各种沙生植物打成的网格状的沙障将流动、半流动的沙丘捆绑得服服帖帖。

    汽车行驶到92公里处,李连芳局长指着车窗外说,“2001年,盟直机关和市直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在这里开展义务造林,打响了锡盟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第一炮!”李连芳接着说,通过几年来的林草植被建设和严格的植被保护,锡盟浑善达克沙源治理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

    车继续前行,两个小时后,我们进入了浑善达克的腹地———正蓝旗。

    锡盟盟委宣传部部长田学臣对记者说,作为生态建设的有效手段,锡盟实施了以“围封禁牧、收缩转移、集约经营”为主要内容的“围封转移”战略,即在土地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将生态极端恶化地区的牧民转移到城镇周边。并将“两转双赢”(通过转变生产经营方式,转移部分农牧区人口,实现改善生态和农牧民增收双赢的目的)作为指导全盟发展的战略目标。为了保证移民“转得出,稳得住,富起来”,锡盟还在户籍、就业、子女入学、社保等方面制定了各种优惠政策,几年来,全盟已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农牧民5万多人。

    在正蓝旗桑根达来镇,记者见到了56岁的那木海,他是敖力克嘎查的牧民,也是锡盟实施“围封转移”战略以后生态移民的第一人。“不禁不行了!”回忆起移民前的情况,那木海说,“90%的草场都退化了,全嘎查90%是贫困户。”2001年1月,那木海卖掉了家里的130多头土种牛和500多只羊,从原来离镇上20多公里的牧区搬到了镇里的移民新村,“政府按政策中规定的每人补贴5000元的标准,给每户建了两间瓦房两间牲畜的棚圈,鼓励我们搞舍饲圈养,饲养良种牛,买良种牛每头牛给贷款12000元,我家现在养了20多头黑白花奶牛,一头黑白花的收入相当于50只羊,产奶量相当于15头土种牛,别看数量少了,可收入没减少。”

    退耕还林,农牧民成为治沙主体

    告别了那木海,我们继续前行,来到了浑善达克的南缘———多伦县。由于离北京最近,是浑善达克沙源进京的最后一道屏障,加之滦河上游————闪电河也在这里,还承担着为天津地区涵养水源的作用,因此,多伦县的生态区位十分重要。沙源治理工程启动以来,根据“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原则,全盟制定了“由外向内、由南向北”的治理布局,多伦县纳入了优先治理和重点治理的范围。

    据县林业局同志介绍,地貌类型和降水量决定了这里的生态建设适宜以林业措施为主,因此大力开展了以林为主、林草结合的生态建设。几年来,通过围封造林、退耕还林、飞播造林,这个由于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经济发展严重落后的贫困县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经济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站在多伦曾经沙化最严重的南沙梁极目远眺,昔日白茫茫的沙丘已经被各种灌木、乔木、草障“锁”住,同行的县林业局同志介绍,到了夏天,这里沙柳树影婆娑,湖水波光粼粼,秀丽的沙地景观远近闻名,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

    循着鸡鸣犬吠,我们走进了一个热闹的农家小院,这是多伦县周边移民村郭泉的家。和村里300多户村民差不多,郭泉住着政府给移民统一盖的瓦房,每天骑着摩托车到附近的地里干活儿,郭泉家里养了10多头良种牛,牛奶直接卖到伊利、蒙牛在村里建的奶站,一家三口一年有将近1万元的收入。可就在6年前,他的生活还是另一番模样:“种地要到20多里地外,因为是山坡地,农用机械没法用,只能用马拉犁,上午赶着小马车带着老婆孩子下地,太阳落山才能回来。那时候风比现在大,种子刚撒下就给‘大风收’了,只好再补种,年年种两茬,一亩地撒20多斤的籽,可收成只有七八十斤。”

    郭泉家的变化是从沙源治理工程启动后开始的,根据“退一还二”的政策,农民每退出一亩耕地,除了在自家的地里种树以外,另外再种一亩林地,树苗不用个人花钱,收益归个人,还能得到每亩160元的补贴。郭泉家原来的地现在种上了榆树、山杏、杨树、樟子松等混交林,“人进去都看不见!”郭泉高兴地说,“山杏今年就有收成,杨树也有二层楼高了,再有几年就成材,林间种的草还可以喂牲畜,现在收入比原来高了几倍!”

    县委宣传部的同志介绍,沙源治理工程启动以来仅林业一项就为全县农民人均增收1430元,农民真正成为了生态建设的主体和受益人,而且为林沙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现在,农民的种树热情特别高,荒山荒坡大家都抢着包!”

    1998年卫星监测显示,多伦县风蚀水蚀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9%。现在,通过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这里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林草综合盖度由30%提高到80%。

    生态修复,亟待建立补偿机制

    “生态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沙源工程的覆盖面毕竟有限,浑善达克北部的生态形势还很严峻!”锡盟生态建设办公室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北部的现状到底如何?记者再次从锡林浩特出发,驱车北上。

    与南下时的沿途景色不同,这里途经的是典型的荒漠草原,因而显得更加空旷、荒凉,植被也更稀疏,更多的是裸露的土层和砾石,同车的盟林业局副局长赵宏告诉记者,这些植物叫红沙、珍珠柴、矮叶锦鸡儿,都是荒漠草原特有的标志性植物。“这些地方的生态恶化还没得到遏制,如果进一步退化,就是戈壁,治理的难度和付出的代价将更大。”赵宏说,“事实上,如果这里得不到治理,我们沙源工程治理的成果也很难巩固。”

    我们到达了230公里外的目的地、浑善达克的北缘————苏尼特左旗,这里是以肉质鲜美而闻名的苏尼特牛、苏尼特羊的故乡,但是现在,丰饶的牧场正面对荒漠化的威胁,优质的牧草正在减少。

    旗委书记额尔敦毕力格用“两大、一小、一缺”概括了苏尼特左旗的基本情况:面积大————3.4万平方公里,风沙大———全年5级以上大风将近100天;经济总量小————2006年GDP为11亿元;缺水————境内没有地上河流,年均降水量仅100多毫米。

    额尔敦毕力格向记者介绍,浑善达克北缘现在只有13%被纳入治理的范围,而根据苏尼特左旗极端缺水、地广人稀的特点,以及土壤情况,不适合搞人工措施,应该实施整体移民,依靠草场的自然修复功能实现当地的生态重建,“我们现在需要解决的是,为这些世代从事传统畜牧业生产的牧民建立一个适宜的生态补偿机制,用优惠的政策吸引他们实现转移。”额尔敦毕力格说,“我们旗的财政收入‘十一五’末争取达到3个亿,增加的收入将主要用于教育和培训,提高牧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使他们逐渐适应新的生产生活方式。”(韩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