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扩大国内需求 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述评
 
“新华视点”:应对危机不能妨碍转变发展方式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12月21日   来源:新华社

应对危机不能妨碍转变发展方式
——对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

    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记者 宋振远)中国正站在改革开放第一个30年和第二个30年的历史节点上。

    胡锦涛总书记18日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指出,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情况下,要更加坚定地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应如何汲取改革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如何防止在应对危机中滑向单一投资扩张的老路?如何确保“十一五”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目标不落空?近日,“新华视点”记者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

    汲取“短期波动冲击发展战略”的历史教训

    记者:改革开放30年,中国GDP年均增长高达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坦言,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历史地看,为应对短期经济波动,曾多次转移我们中长期发展的注意力,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迟迟难以推动,影响到可持续发展。请您分析一下这方面的经验教训。

    卢中原: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闪耀着实事求是的思想光辉。讲话中多次强调了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事实上,早在“九五”计划(1996年至2000年)中,我国就提出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出这一目标主要是针对粗放式的高增长中,反复出现投资过热和低水平扩张严重等问题。

    当时,我国用同样的能源消耗所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仅相当于日本的五分之一、英国的三分之一和美国的二分之一,而且也低于印度的水平。

    虽然“九五”计划提出很多好的设想,但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九五”计划的执行。面对通货紧缩和经济降温的趋势,经济政策对刺激经济增长的关注超过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

    “十五”计划强调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效益和结构优化效益,重视资源的环境问题,相应也提出了一些环保指标,但是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这期间,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得一些长期呼吁的老问题更加突出: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调,部分行业盲目扩张、产能过剩,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能源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加剧,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相当粗放。

    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十一五”规划重新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明确要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通过自主创新和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保障,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认为,应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必须按科学发展观要求,认清短期波动和长远发展的关系,真正将“保增长”和“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

    经济下行并不仅是国际金融危机之过

    记者:有人将此轮国内经济下行归结于国际金融危机来袭,事实果真如此吗?

    卢中原:实事求是地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只是一方面。这一轮经济周期性回调也有内在的需求,即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经济周期的波动使它进入了回调期。此前,中国经济已连续6年保持高增长,世界罕见。

    正是周期性下行和国际金融危机两个力量的叠加,使此轮回调太猛了。为避免出现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导致的那种局面,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紧急出台4万亿元扩大内需的政策,加上带动各地的投资,总数应该有10万亿元之多。

    记者:近来有专家提出,4万亿元投资的投向仍多为基础设施等“传统项目”,担心会再次形成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您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卢中原:这正是我们所忧虑的。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技术进步、结构调整、体制改革和管理改善等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增大。但这是以过去经济增长粗放程度过高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方式远未实现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与世界先进国家水平甚至国际平均水平相比,差距仍然十分明显。

    据统计,中国工业部门每年多用能源约2.3亿吨标准煤。中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仅为30%,比世界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无论按照每千克石油当量产出的GDP,还是单位GDP排放的二氧化碳计算,目前中国的水平均比世界高收入国家低15%以上,比欧盟国家则低40%以上。

    在粗放的增长方式下,土地、淡水、矿产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越来越脆弱。因此,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能再回到粗放投资的老路上去。“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转变发展方式目标不能“悬空”,这是中国站在30年改革新起点上必须完成的战略任务,不能因短期的经济回调而轻易改变。

    如何防止“保增长”与“调结构”两张皮现象?

    记者:这次扩大内需的巨额投资计划,是应对短期波动的一种反周期政策,目的是防止经济下滑过猛,熨平经济波动周期。应当如何防止出现“保增长”和“调结构”两张皮现象?

    卢中原: 我们要警惕为了大力拉动经济增长、走出下滑通道,导致原本要淘汰的企业和落后生产工艺死而复生。一定要抓住当前经济周期性回调的绝好时机,促进结构优化、淘汰落后、体制创新和技术进步。

    最近,国际油价大幅度降低,现在燃油税改革已启动,接下来应以此为突破口,加快推动资源价格改革。

    关键领域改革不到位,粗放的经济增长就容易反弹。目前除了资源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急需改革外,还需加快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共财税体制、土地管理体制、技术创新机制等多方面的配套改革,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提供体制保障。

    “中国信心”来源于良好的中长期发展趋势

    记者:前一个时期,温家宝总理在多个场合强调,信心比黄金、货币还重要。您认为中国发展的信心来源于哪里?

    卢中原:观察一个经济体增长的潜力,不能光看短期需求回落。判断经济形势,要善于看中长期趋势。工业化中后期、城市化加速期、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等,世界上有几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有这么多潜力同时叠加在一起?

    中国的城市化率还不到2001年世界平均水平,工业化还处于中期,发展空间很大。过去我们很缺资本,现在则是如何用好巨额资本积累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中国劳动者素质有较大提高,可以带来新的人口红利。同时,中国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有力支撑了经济高增长。今后,经济增长后劲要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这方面潜力很大。

    需要强调的是,中国2008年比1998年的条件好得多,体制条件、开放型经济的完善程度已有很大转变。中国早已加入世贸组织,可以争取到更多回旋余地和休养生息时间。1998年中国外汇储备才1300亿美元,我们就承诺人民币不贬值;现在有2万亿美元的储备,可以更从容地应对金融海啸。

    记者: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大背景下,2008年中国发生了三件大事。抗震救灾,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检阅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举办奥运会,以一种海纳百川的姿态,展现了一个开放的中国。应对世界金融危机,以一种沉着应变的风范,体现了改革开放30年积累的雄厚实力。您认为,中国明年能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吗?

    卢中原:2008年中国发生的三件大事,预示在改革开放30年的新起点上,中国有信心直面挑战,转变发展方式,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到何时扭转经济下滑趋势,因为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我认为宁可把短期波动风险考虑充分些。但中国经济增长有强大的动能和潜力,如果应对得当,明年仍会保持可观的增长速度。

扩大投资绝不能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记者 周英峰、朱立毅)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会议同时强调,绝不能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这些重要论述,指明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任务,也对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政绩观提出了具体要求,说到了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加上国内经济生活中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在这样的形势下,立足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成为明年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国家近期连续出台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政策措施,目的就是要加快解决当前突出问题,推动明年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个别地方和部门为了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不顾实际,盲目决策,甚至大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由此导致的是,一些“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大肆扩张,生产能力出现过剩,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一些基础设施仓促建设,建成后或空置闲用,或质量低劣。这虽然一时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却也埋下了经济结构失衡、资源环境透支等苦果。

    保增长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善民生。总结以往的教训,一些干部之所以热衷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或是出于错误的“政绩观”,或是出于私利。无论是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还是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都不仅不能使百姓受益,甚至还要让群众背上沉重的负担。这虽然在表面上增加了当地经济的总量,却造成人力、物力、财力损失,并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经济需要平稳较快发展,民生需要有新改善。要实现这个目的,既要着力解决当前困难,更要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增强发展的后劲。无疑,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但不管面临的困难多大,绝不能重走“低效益总量扩张”的老路,更不能搞“形象工程”与“政绩工程”。

    近期,为避免出现新一轮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防“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国家宣布采取强力措施,特别是派出联合检查组分赴各省,全程监控资金使用,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在实现保增长目标的努力中,需要进一步健全监督机制,完善政绩考核体系,实施“阳光”决策;需要各级领导干部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妥善处理好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坚决避免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多做管长远的工作,多创造群众得实惠的政绩,既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又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

胡锦涛强调:抓紧做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各项工作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8日下午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提高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根本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我们要深刻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大力推动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不断赢得发展新优势、开创发展新局面。

李克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解决重点民生问题

    4月6日至8日,李克强在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省长李鸿忠等陪同下,先后到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孝感、武汉等地,走进大山深处,来到田间地头,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和农贸市场,同基层各族干部群众亲切交谈,着重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解决重点民生问题进行调研。他在考察中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内外形势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应对前进中的各种挑战和风险,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推进改革开放,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加强公共服务,着力解决重点民生问题,努力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述评:煤电供求矛盾再度警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朱立毅、刘铮、朱一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9日在分析煤炭电力运行情况时指出,今年一季度,虽然全国发用电量增速有所回落,但仍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煤炭供求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下一阶段,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大力推进结构调查,抑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

 
 
 相关链接
· 吴定富:保险业改革重在调整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