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 辉煌60年
 
从9万元到712亿元——内蒙古财政辉煌60年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7月26日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编者按:内蒙古财政已经走过60年的风雨。60年来,内蒙古财政从战争年代的筹措资金支援前线、保障后勤供给,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保政权运转、支持工农业,一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财政大发展,从“吃饭财政”到“建设财政”,再到“公共财政”,无不凝聚着各个时期内蒙古财政人的心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财政真正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这样一个飞跃,为内蒙古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为内蒙古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支持。

    中国财经报将开设“内蒙古财政辉煌60年”栏目并刊发系列报道,从多个方面反映内蒙古财政的发展变化和所取得的成就,以此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暨内蒙古财政60岁“生日”!

    712亿比9万大多少倍?原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在财政工作过30年、曾任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长的包文发老人面对记者的这个问题,笑着说:“这个我也一下算不出来。”事后记者算了一下,是79万多倍!

    从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的1947年全区财政收入9万元,到2006年全区财政总收入712.98亿元,79万倍这个数字的背后,映射出的是60年来内蒙古全体财政人创造出的辉煌!

    从“可钱吃面”到“公共财政”

    现年67岁的包文发,蒙古族,1964年8月他从辽宁财政学院财政系毕业后,直接分配到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亲历了内蒙古财政40多年的发展变化。

    “1964年时的内蒙古财政是个典型的‘吃饭财政’,用我们家乡话来讲,就是‘可钱吃面’。那时实行的是区对盟市‘定收定支定补助’,年初预算一定下来,就没有人来要钱了,因为想要也没有了。”回首往事,包文发老人的话语中透出一股历史的沧桑感。

    “内蒙古财政60年的发展,是一个极不平凡的过程,从‘吃饭财政’到‘建设财政’,再到‘公共财政’,真正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谈起内蒙古财政60年的发展历程,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长王玉明感慨万千,他对记者历数60年财政收入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1947—1960年是快速发展时期。那时全区财政收入由1947年成立时的9万元增加到1960年的8.99亿元。

    1961—1977年进入低水平徘徊时期。由于种种原因,经济建设停滞不前,全区年财政收入长期徘徊在3亿元左右。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是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时期。在1978—1983年间,全区国民经济经过调整改善、整顿、提高,开始走向稳步发展阶段,财政收入由1979年的4.5亿元增加到1983年的7亿元。

    从1984年起,自治区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度增长。1985年全区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1993年突破50亿元大关,1997年突破100亿元大关,2002—2006年,全区财政收入连续突破200亿、300亿、500亿和700亿元大关。

    回顾自治区财政发展历程,实现第一个百亿元用了近50年,而从300亿元到500亿元,500亿元到700亿元,分别只用了1年时间。“这就为公共财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的发展,大大得益于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王玉明向记者提供了几个数字:“十五”期间,中央财政紧密结合内蒙古作为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逐步加大了对内蒙古自治区的政策扶持和财力补助力度,累计向内蒙古拨付补助资金(不含国债转贷资金)1188.8亿元,占同期一般预算支出总额的68.9%;而“十五”之前的1994年至2000年间,中央财政累计补助内蒙古财政627.93亿元。

    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工业经济的发展为我们包头市财政的发展奠定了强大而坚实的基础。对于在包头的中央、区属和地方企业,市财政一直以来都是坚持既抓大又抓小,通过各种形式给予必要的扶持。”有着30年财政工作经历的包头市财政局长朝格图一见面,就向记者亮出了他的观点。

    包头钢铁公司是包头市财政的财源支柱企业,2006年包头市财政收入达130.1亿元,而包钢平均提供了市财政五分之一的税收。为了支持包钢的发展,包头市财政给予了不遗余力的支持。“十五”以来,包头市每年投入包钢的技改资金约6000万元。

    “内蒙古各级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从最初的直接投资(企业)到近年来的间接扶持,从未间断,是与时俱进的。”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副厅长常军政给记者介绍说,全国解放后,进入经济恢复时期,在国家财政的统一组织下,内蒙古自治区通过财政资金的再分配,在重点支持恢复和发展农业、畜牧业、林业和水利事业,推动了工业建设步伐。

    近年来,内蒙古财政着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信息、旅游等新型产业发展,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国企改造方面,2001年至2005年累计投入企业挖潜改造资金83.6亿元,科技三项费用15.8亿元,支持国企改制、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以及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等。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01年至2005年累计投入397.4亿元,重点支持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骨干河道整治、节水灌溉、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市政、环保、国土资源开发整治和生态建设项目。

    关注民生办实事

    1080元,对普通人家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对于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胡尔勒镇哈日珠日河嘎查(村)的杨金海一家3口来说,有了这1080元的农村低保补助,一年的口粮钱就有了着落。

    今年已经80多岁的杨金海和老伴身体都不是很好,家里现在的20亩地,大部分租了出去,还有一小部分自己种上了绿豆和玉米。冬天农闲时,年近花甲的儿媳妇去大庆油田打零工能赚点钱。

    “现在我们平常吃、喝等基本生活花销都够用了,余点钱还能瞧个病。这都多亏了有农村低保。”说到动情处,杨金海不禁老泪纵横。“真得感谢政府,我对如今的生活还比较满意。”

    兴安盟有内蒙古的延安之称,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就是在现在的盟首府乌兰浩特召开的。

    “由于各种原因,兴安盟经济发展一直排在全区的后面,去年全盟的地方财政收入才4.5亿元。虽然财力非常困难,但这几年我们盟各级财政一直把关注民生、为老百姓办实事作为财政支出的重中之重。”兴安盟财政局长丛建华告诉记者,兴安盟从去年开始就实施了农村低保,将农业人口人年均收入不足625元、牧业人口人年均收入不足825元的特困群体纳入农村低保范围。自治区财政给兴安盟的农村低保补助人数是2.5万人,按每人年均220元补助。但鉴于盟里的实际情况,兴安盟各级财政拿钱多保了4000人,去年仅农村低保,盟、旗财政就投入520万元,按每人每年360元补助。今年兴安盟准备将农村低保范围扩大到5万人,按每人每年438元补助,为此全盟各级财政投入876万元。

    “我们兴安盟农牧民太苦了,财政部门不保他们还保谁?”丛建华动情地说。

    “一直以来,内蒙古各级财政部门将关注民生、服务社会作为财政工作的基本目标。投入大量的资金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实现了向公共财政的转变。”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副厅长云宗元说。

    为了给企业解除后顾之忧,确保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内蒙古各级财政投入大量资金。2001年至2005年全区社会保障和抚恤救济累计支出187亿元,落实支持再就业、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力度,及时足额发放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离退休职工养老金、抚恤和社会救济资金,提高基本养老金和城市低保标准,着力解决贫困群体和受灾群众的生活问题,积极推动农村牧区新型合作医疗试点等。

    财政部门将解决“三农”问题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推行农村牧区税费改革,全部免征了涉农涉牧三税,为此累计下拨转移支付补助资金85.2亿元,大力支持农村牧区综合配套改革。2005年又下拨补助资金2.88亿元,对撤乡并镇和分流人员给予补助。

    为稳定粮食生产,各级财政部门落实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三补贴”政策,2003年至2005年累计发放“三补贴”资金15.2亿元,2005年全区30个旗县纳入国家产粮大县奖励范围,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对农业综合开发和财政扶贫累计投入89.6亿元,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累计投入232.3亿元生态建设资金,促使全区生态环境出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良好局面。

    教育事关千秋万代。自治区成立60年以来,教育事业得到飞速的发展,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区教育支出由1947年的不足3万元,增加到2006年95.1亿元。经过60年的努力,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专业技术教育,从幼儿教育到成人教育,从全日制教育到业余、电视教育,都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到2006年全区已有小学4884所,在校学生156.4万人;中学及职业中学1673所,在校学生168.8万人;普通中专74所,在校学生14.5万人;普通高校36所(含民办4所),在校学生25.3万人,其中研究生9027人。一个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已在内蒙古大地形成。

    2005年9月26日11时48分,这一刻将永远载入内蒙古电力发展的史册——从内蒙古东西两个不同方向输送过来的两股220千伏电流,在刚刚落成的兴安盟突泉变电站交汇。至此,西起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东到满洲里口岸,跨越西北、华北、东北,总长约3700公里的内蒙古电力大通道全线合环,成功并网。这是内蒙古第一次建成贯通全区的统一电网。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电力建设逐步发展,先后建成了若干区域性电网。随着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的实施,自治区各地纷纷加快了发展步伐。然而,严重缺电仍然是制约部分地区尤其是东部盟市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因此,建设贯通全区的电力大通道,成为自治区经济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

    2005年初,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建设统一电网、实现安全互动、支持电源建设、促进东西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战略决策,即以一条贯穿全区的超高压输变电线路将原来分散在内蒙古各地的电网全部连接起来,使全区的电力资源可以统一调度,从而有效缓解自治区部分地区工业用电的紧张局面。内蒙古电力公司对实施东西联网工程做出了具体部署。3月,数千名电力建设者进驻冰封的锡林郭勒草原和兴安大地,拉开了东西大联网工程建设的帷幕。在当地党政机关及电力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仅用4个月时间,建设者们先后完成了高力罕、突泉、音德尔三个变电站和巴彦乌拉—高力罕—九连—突泉—乌兰哈达—音德尔的总长505公里五条输电线路,以零缺陷、高质量的优质工程,为电力大通道的全线贯通立下了汗马功劳。

    内蒙古电力大通道的全线贯通,不但为自治区电力融入“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大格局打下了坚实基础,而且对于自治区能源优势的转化、整合全区电力市场、区域之间乃至全国电网的互补和改善缺电地区的投资环境、加快招商引资、项目落地,都将发挥重要作用,为地区经济发展、自治区东西部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电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