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 经验建议
 
刘鸿儒:陕西省农业普查工作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1月01日   来源:统计局网站-陕西省统计局

    在2006年初召开的全省各市(区)农业普查办公室主任会议上,陕西省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鸿儒同志针对陕西省当前农业普查工作进展情况指出,农业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要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要求精神圆满完成这次普查任务,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随着农村改革进程的加快和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农村各种经济要素日趋活跃,普查对象、范围、环境日益复杂化,给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

    一是取消农业税使政府对农村从事生产活动的制约作用减弱,普查对象对普查工作的配合积极性降低。

    二是各县(市、区)财政困难成为影响农业普查进程的重要因素。我省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省份,多年以来全省大部分县(区)的财政支大于收,依靠中央和上级财政转移性支付来弥补赤字。去年以来,农业税的减免使大部分县(市、区)本来就困难的财政越发捉襟见肘,农业普查经费的落实必然会受到较大地影响。

    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农民的流动性加大。近年来我省外出务工农民逐年增多,农村人口流动性的增大增加了基层普查工作量和工作难度,给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四是从事农村生产经营活动的群体日益多元化。近年来,由于农村政策的重大调整,农业生产经营效益相对提高,城市部分职工、企业纷纷赴农村承包耕地、荒山,参与农村畜牧养殖,兴办农业企业。各种涉农企业日趋增多,经营主体多元化,经营规模逐渐增大,使从事农村生产经营活动的群体变得复杂,对农业普查方案的实施提出更高的要求。

    五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产业特色明显,对普查工作的灵活性要求提高。在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同时,我省农村各种特色产业优势日趋明显。关中重点突出粮食、畜禽养殖和水果产业;陕北以生态建设为主,实施封山育林,改善生态,根据资源丰富和地域辽阔优势,突出抓小杂粮、苹果和红枣产业,发展养殖业;陕南大力发展粮食、中药材、瘦肉型猪、茶叶等产业。各地生产区域特色化,要求各地农业普查工作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区别对待,对普查的灵活性、针对性提出更高要求。

    六是各种大型普查工作交织,对农业普查的前期准备工作影响较大。目前经济普查还未结束,经济普查的资料整理、数据发布和课题研究正在进行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1%人口抽样调查也处于关键时期,基层统计部门人力有限,只能在完成眼前的普查、调查任务的同时,统筹兼顾第二次农业普查的各项工作,农业普查的准备时间严重不足。

    七是第二次农业普查任务重、技术要求高。与第一次农业普查相比,第二次农业普查的各项准备工作主要集中在2006年,对基层的压力很大,必须采取得力措施、赶时间、赶进度,否则很可能仓促上阵,工作缺乏协调性。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顺利完成这次普查任务。同时,第二次农业普查正处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国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目标,这次普查在方案设计上将不同于第一次农业普查,许多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标设置更加详细;普查数据的录入全部实行光电技术;数据审核、处理要实现网上作业等,都是比第一次农业普查更先进、技术要求更高的方面,相应地我们要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操作人员准备和物质准备,对数据填报的精度要求也会更高。

    (陕西省统计局副局长 刘鸿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