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世界期刊大会>> 最新报道
 
5月10日李东东副署长做客人民网“传媒沙龙”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5月14日   来源:新闻出版总署

    (1)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即将在北京召开,您认为此次大会对中国期刊界有何重要意义?

    世界期刊大会素有“期刊界的奥运会”之称,每两年举办一次。今年5月13日至15日,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将在北京举办,这是大会继1997年在日本举办之后第二次在亚洲国家举办。本次世界期刊大会在北京举办,对增加国际期刊界对中国新闻出版业的了解、进一步发展中外期刊业的合作与交流,将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时,也使我们有机会借鉴和学习国际期刊出版业的先进经验,有机会在与国际同业交流中表达我们对于中国、亚洲以及全球期刊出版发展趋势的认识;有助于我国期刊工作者更有准备地迈向国际期刊舞台,接触国际期刊出版的大环境,了解和参与国际期刊市场的合作与竞争。此外,本次大会也是2008年奥运会前夕北京市大型的国际会议之一,因此也是进行北京奥运宣传、树立我国国家形象的大好时机。北京的种种新变化和迎接奥运的新气象,将通过与会的媒体界人士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于宣传中国、宣传北京,树立中国的良好国际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2)将有哪些重量级嘉宾前来参会?

    大会举办期间,来自全球的1000多位期刊出版业精英将汇聚一堂,把脉世界期刊业发展态势,共同探讨期刊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中国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将在会议期间接见部分国际传媒界、期刊界知名人士,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同志将出席大会闭幕晚宴,国务委员陈至立、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将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将作主题发言。国际期刊联盟(FIPP)主席及首席执行官唐纳德·库墨菲尔德等嘉宾也将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3)从您的介绍中看得出,这次大会有许多国外传媒界、期刊界的资深人士参加,请介绍一下他们的情况。

    本次大会还邀请了众多国际知名的传媒界人士进行演讲和发言,包括:美国IDG国际数据集团创始人麦戈文,美国国家地理协会副总裁特瑞斯·阿德逊,美国赫斯特国际期刊集团总裁乔治·格林,法国桦榭媒体集团总裁奎洛特,日本小学馆总裁相贺昌宏,日本讲谈社副总裁野间省身等。

    (4)会议的主题是什么?还将就哪些问题展开讨论?

    本次大会以“杂志丰富你的世界”为主题,会议议题将主要围绕“传统期刊出版的数字化发展战略”、“商业与专业期刊:从传统出版业向多媒体的转变”、“提高期刊广告在整体广告中的份额”、“期刊从传统出版向媒体服务的转型”、“期刊高效发行的战略布局”、“发展中国家的期刊市场”、“期刊读者阅读品味和阅读习惯的变化”等诸多期刊业发展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

    (5)请介绍一下世界期刊联盟的相关情况。

    国际期刊联盟成立于1925年,简称FIPP,是在20世纪初期刊出版业日渐发展繁荣的条件下,世界期刊业界自发组合成的非政治性、非赢利性国际期刊行业组织。国际期刊联盟吸收各国国家期刊协会、大型期刊出版公司等为会员,现有国家期刊协会规格的会员约40个,大型期刊出版公司会员90余个,其会员单位所代表的期刊超过全世界期刊的半数以上。是期刊行业中最有代表性、影响最为广泛的国际行业组织,其成员涵盖了当今世界最主要的期刊出版商和国家/地区性组织。由其主办的世界期刊大会是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期刊行业盛会,每届大会都吸引近千位国际期刊出版业精英人士参与,对加强全球期刊业交流,促进各国各地区期刊业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期刊协会于2000年10月以惟一代表中国的全国期刊行业组织身份加入该联盟,2004年中国期刊协会被推选为国际期刊联盟董事会成员。

    (6)作为本届大会的主办单位之一,新闻出版总署做了哪些工作保证大会的顺利召开?

    为筹备好这次大会,中央有关部委、北京市及国际期刊联盟的代表共同组成了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组委会。国务委员陈至立担任大会组委会主任,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与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国际期刊联盟执行主席库墨菲尔德担任组委会副主任,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与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北京市副市长孙安民共同担任秘书长。同时,根据组委会安排和责任分工,新闻出版总署各有关部门均指定了主管领导和联络员,专门负责与大会组委会联络,做好有关大会保障的相关工作,以确保大会圆满顺利召开。

    目前,新闻出版总署、北京市、中国期刊协会共召开三方办公联席会议近20次,沟通情况,研究工作,提出解决具体问题的办法。为及时了解会议筹备工作进程,落实各项工作措施,今年2月27日、28日,新闻出版总署专门召开署务会议,听取了会议筹备工作的汇报,进一步明确了各有关部门的责任与具体任务;3月13日、23日,4月3日、11日、19日,新闻出版总署先后5次召开大会筹备工作内部协调会,总署各有关部门根据大会筹备工作需要和各自职能分工进入到实质性工作中去,并就大会筹备工作进行讨论研究,及时做出相应部署。

    目前,大会的筹备工作进展顺利。我们将协同各方力量,全力以赴,把大会筹备好,把会议开成功、开圆满。

    (7)作为首次在我国召开的国际期刊盛会,主办方如何体现此次会议的中国特色?

    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是我国期刊界首次举办大规模国际盛会,为了彰显会议的中国特色,我们在会议的组织策划上做了许多努力:比如,在会标的设计上,我们选择了长城这一最具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的形象作为大会的标识;我们还选择了颐和园作为大会欢迎晚宴的场地,让与会者充分领略中国民族园林的湖光山色;选择了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作为大会闭幕晚宴的场地,同时配合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演出;我们还安排了参观长城、十三陵、故宫、天坛等名胜古迹的自选活动,让与会者感受中国的政治中心与中国醉人的民族文化;根据部分外国与会者的要求,作为北京大会会后的一次附加自选活动,我们特别安排了上海之旅,让与会代表从另一个角度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8)请您介绍一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期刊业发生了哪些变化,目前现状如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期刊业发生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量增长,品种丰富

    我国期刊的数量从1978年到2007年的30年间,由930种迅速增长到了9468种,而且品种不断丰富,期刊种类涉及到各学科、各领域,极大地满足了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求和人民群众的阅读需求。

    2、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办刊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期刊事业发展迅猛,在事业发展、办刊实践中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办刊人才,他们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期刊事业发展的道路,勇于开拓创新,认真总结经验,努力学习国内外优秀期刊的办刊经验,在多年的办刊实践中创造了良好的业绩。

    3、办刊经验趋于成熟,出现一批品牌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期刊数量增长迅速,在期刊事业发展中,期刊工作者不断总结经验,学习国内外期刊界先进的办刊模式,结合刊物的实际办刊,出现许多成功的范例,涌现出一批品牌期刊,成为我国期刊的领军队伍,其中有代表国家学术研究最高水平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期刊群、中国科学院期刊群、中华医学会期刊群等;有以突出民族特色,弘扬中华文明为己任的《收藏》、《红楼梦研究》、《文史哲》等;有面向广大读者,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方式启迪读者心灵,传播健康思想的《读者》、《故事会》、《青年文摘》等;有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中国国家地理》、《家庭医生》、《电脑爱好者》等;有走向世界,面向全球华人,旨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女友》、《东方娃娃》、《咬文嚼字》等。在这些优秀期刊的带动作用下,我国期刊事业正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4、改革创新促进了发展

    随着文化领域、出版发行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入,期刊界人士的改革、创新意识不断增强,从期刊出版单位的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到期刊出版定位、开拓新的读者市场等等方面,期刊界都有不俗的表现。很多期刊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善于把握机遇,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如《特别关注》杂志创刊五年,发行量迅速增长到了两百多万册。

    5、期刊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

    我国期刊事业的发展给期刊研究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期刊研究成果从少到多,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出版发表了一批期刊研究方面的专著和大量的学术文章,这些研究成果又反过来起到了指导我国期刊业科学发展的作用。

    (9)目前中国期刊业与国际期刊业还存在哪些差距?原因是什么?

    相比于国际期刊业,我们与发达国家的期刊业还有较大的差距。中国以9468种期刊的总量、28.5亿册的总印数,堪称世界期刊大国,但远不是期刊强国。比如我们没有发达国家那样大规模的期刊集团,缺乏形成体系的期刊研究理论,缺少培养期刊从业人员的专业教育机构,学术期刊数量虽多但缺少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品牌刊物,生活类期刊数量不少但没有期发行量上千万的期刊,为数不少的期刊存在结构趋同、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形成我国期刊与发达国家期刊差距的主要原因,我想主要是我国期刊业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间,而发达国家已经有近200年的历史。中国期刊业的规模在短时间中迅速膨胀,期刊的品种、数量急剧增长,而科学的运作模式、合理的竞争机制、富有活力的经营管理方式等尚未形成,更缺乏足够的优秀的办刊人才。我们的期刊业将在学习和办刊实践中探索,在探索、创新中发展。这次在北京举办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就为我们向各国优秀期刊学习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作为行政管理部门,我们将通过政策引导、宏观调控等方式为不断提高我国期刊总体质量,发展繁荣我国期刊事业,缩小与发达国家期刊的差距创造条件。

    (10)如何看待目前中国期刊业在世界期刊市场中的地位?

    中国期刊业在世界期刊市场中处在一个尚待深度开发的地位,很多国际品牌期刊看好中国市场,希望到中国参与市场开发并占有自己的市场份额,对此,我们有清醒的认识。

    当然,我们首先希望中国本土期刊能够尽快做大做强,以积极、健康的精神品质和丰富、生动的内容,不断满足我国广大读者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也在未来发展和激烈竞争中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中国的期刊能够在不远的将来跻身于世界期刊之林,为增进中华民族与各国人民的沟通交流,为向世界展示、介绍中华文明和当代中国的发展,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11)新闻出版总署未来将采取哪些措施推动期刊业的健康发展?

    新闻出版总署成立二十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坚持依法行政,对全国新闻出版行业实施有效的行政管理。多年来,我们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通过有效的行政管理措施,规范期刊的出版行为,维护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推动我国期刊业健康发展,并通过各种激励机制促进期刊业的繁荣。我国9000多种期刊多年来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为科学技术研究,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巨大作用,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今后的期刊管理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增强为行业服务的意识,进一步加大管理工作的力度,按照期刊业发展的规律,制定和完善各项管理法规和规章,依法行政,科学决策,使我们的期刊管理工作能够遏制期刊出版、发行中的不规范、不和谐行为,能够有效地促进和激励优秀期刊进一步做强做大,以利于我国期刊业的繁荣和健康发展。

    (12)面对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冲击,传统期刊业自身应如何拓展发展空间?其未来发展趋势怎样?

    这个问题是全世界期刊业共同面对的问题。我认为:机遇与挑战总是同生共存的。传统期刊业要在创新中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增强竞争力。在现阶段,数字化和网络的发展为期刊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和机遇,中国的期刊杂志可以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找到新的发展之道。

    首先要始终坚持期刊内容的高质量。所有传媒技术都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为王”是传媒业永远的主题。在新的传播格局中,内容提供商将占据产业链的上游,高质量的内容将成为传媒业的动力之源。从《读者》、《家庭》、《知音》等刊物销量的节节攀升看来,内容高质量的中国期刊还有很大发展空间。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挖掘内容产品的文化内涵,并创新其表现形式,不断增强媒体在内容产品上的主导权和在传媒市场中的竞争力。

    其次要牢牢把握传媒技术创新。新技术给期刊等传统媒体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给媒体改变自我提供了机遇。面对网络出版等新媒体的挑战,传统期刊业应当积极应对,努力掌握、运用这些新型传播手段并为我所用,通过各种方式拓展发展空间,用自己的特色留住旧的读者,用创新的手段吸引新的读者。面对飞速发展的传播技术、显示技术和介质技术,传统媒体完全可以利用新技术进行产业升级,开辟新的盈利模式,获得更大市场空间。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采取果断措施,合理利用新兴技术,塑造未来传媒业的载体形态、发展方向和运营模式。现在,有不少期刊已经开发了自己的电子版、网络版,实现了网上订阅;同方、万方、维普等一些网络公司已经整合了我国绝大多数学术期刊的资源,实现了将学术期刊内容分类销售、按需供应的目标,方便了全国乃至全学术机构、研究人员的阅读、下载和使用。更多的期刊在积极加强与网络的合作,从内容的选用到运作模式的转换,都有了新的发展,许多期刊充分利用新型传播手段加强与作者、读者的互动,增强了刊物的社会影响力。

    我们相信,作为一种富有特色、具有自身优势的的媒体,我国期刊业与世界期刊业一样,会积极应对新型媒体的挑战,会在应对这种挑战中获得充分的发展。我们对中国期刊业的未来充满信心,也对世界期刊业光明的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