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务互动>> 政策解读
 
京沪两地专家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六个坚持”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2月06日   来源:解放日报

    编者按: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如何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作出了重要部署。会议的“亮点”之一,就是深入分析了“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及取得的重要认识和经验,从加深理解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形成了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经验和启示,提出了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六个坚持”。这“六个坚持”,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在“十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尤其是最近两年多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成功实践中,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增强了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本领。“六个坚持”既是这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是指导“十一五”乃至今后一个较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带有规律性的基本要求和原则。为了帮助广大读者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本报约请京沪两地部分专家学者以问答的形式对“六个坚持”作了解读。

    为什么要把坚持又快又好发展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

    这是一条具有指导意义的经验和启示,它充分反映出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于市场经济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基本国情的正确认识和把握。

    又快又好发展是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一个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特殊时期。在这一时期,我们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双重任务:一是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着力培育现代市场体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二是要针对市场的缺陷或不足,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防止国民经济的大起大落,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无论是发育市场,还是宏观调控,目的都是要保持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又快又好发展。五年来,特别是两年多以来,针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如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过快、部分行业经济增长率过高、煤电油运全面趋紧等状况,中央没有采取以计划管制为主的“急刹车”办法,而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具体情况,运用市场参数,利用经济手段调节经济运行,既消除了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不健康因素,同时又保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

    又快又好发展也是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具体表现为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总体水平较低,而且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念,把促进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加快发展才能有效地化解体制转轨过程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和矛盾,如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农民收入低的问题、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等。党中央、国务院始终保持对基本国情的清醒认识,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不放松,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当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如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难循环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完全改变;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愈益突出;环境污染和破坏日益严峻;影响经济安全和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等。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了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科学发展不仅要求保持一个比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且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统筹城乡和区域经济发展,切实保护生态环境,要求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影响经济安全和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步和协调。

    市场经济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充满风险和变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在未来的发展中,必然还会出现更多难以预测的经济与社会风险。但不管遇到什么问题,我们都必须继续把坚持又快又好发展作为宏观调控和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教授赵振华)

    为什么要把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原则?

    这是我国在全面总结过去五年经济发展工作中得出的一条宝贵经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需要继续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重要原则和工作方法。

    第一、运用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调控不同行业、不同产业的发展问题。宏观调控不是经济的紧缩,更不是全面紧缩。过去两年中,我国出现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规模过大,一些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等问题。对此,中央没有简单采取“一刀切”的办法,而是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时机、节奏和力度,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在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同时,重视运用经济、法律等市场手段缓解微观经济运行中的矛盾。这不但消除了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为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体制环境,而且为我国经济工作寻找到一条宝贵的经验,提升了党中央把握宏观经济的能力和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第二、运用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协调地区发展,正确对待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差异性选择。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处于亟待发展的阶段。因此,没有中央政府的统一调控,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就很难避免大起大落,更谈不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但是,必须要承认差别的合理性,并鼓励因地制宜,体现各地的探索、创造精神。地区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现实国情。因此,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各地发展的实现方式和实现程度也应体现出地方特色。例如,在贫穷落后的地区,温饱问题还未根本解决(按照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占80%—90%以上),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硬要以发达地区、发达城市为标准,那是不现实的,反而会加重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整体发展链的中断,也就难以谈及国家层面的协调发展了。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地区的实际状况和特征,制订出符合地区特色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指导发展的政策。体现地区的差异性,还应该注重把握科学尺度和避免超越可承受能力,根据发展的态势适时进行动态调整。

    在实际工作中,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情况必然存在差异。因此,在未来五年的经济工作中,必须遵循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重要原则,因症施策,因地制宜,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王国平)

    如何认识坚持着重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是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式?

    评价一个国家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程度,有两个标准,一是市场在配置社会资源中发挥作用的程度,二是政府在多大程度上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前一个是衡量市场经济完善程度的标尺,后一个是衡量政府驾驭市场经济能力成熟程度的标尺。一个市场调节已经开始发挥作用的市场经济,必然要求有一个能够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来调控市场经济的政府。

    事实上,2003年以来我国实施的宏观调控措施,无论是在时机的选择方面,还是调控手段的选择方面,都反映了政府在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调控经济发展方式上的根本转变。这种根本性的转变为各级政府在“十一五”期间,特别是开局之年的经济调控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是准确及时地选择调控政策导入的时机,避免了经济调控政策的滞后效应。2003年,为了保护刚刚启动但还很脆弱的经济转型与增长,中央政府出台了8项经济政策,使这一年的经济增长成功地摆脱了“非典”的不利影响。而在2004年下半年经济开始出现过热的苗头时,中央政府启动的银行加息政策以及其他一系列市场管制措施,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一些地方和企业重复投资与盲目扩张的冲动。由于选择时机及时、准确,这些陆续出台的政策,在2005年第一季度开始发挥作用,也为今后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是能够有针对性地运用灵活的经济和法律政策,避免运用行政手段造成的“一刀切”。2004年下半年以来宏观调控打的是“组合拳”。在重点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的同时,也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特别注重发挥信贷、投资、价格等方面的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作用。“组合拳”的使用,通过“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原则,实现了该降的降、该保的保等多重调控目标,为今后几年经济发展打下了较为健康稳定的基础。

    三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了经济结构和总量调整的协调。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不仅面临着总量调控的任务,也面临着结构调整的难题。两年多来,中央政府针对“三农”问题、地区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能源短缺和生态等一系列经济增长遇到的结构性问题,出台了一系列配套的经济刺激性政策,实际效果将在“十一五”期间逐步显现。

    总之,在“十五”期间,我国的经济初步取得了稳定、协调的发展,其中的原因,除了市场经济自我调节能力的不断完善、市场竞争不断加强外,更重要的就是党和政府开始认识到管理经济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着重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调控市场经济能力的提高,将是各级政府在“十一五”开局之年的重要任务。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教授、博士张孝德)

    为什么要把坚持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总量平衡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其中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总量平衡被再一次明确提出并进行了阶段性细化。这一次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路,就是要把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着力点。而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是“十一五”期间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核心。为了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要有新的思路。

    一、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企业创新是推动国家不断创新的重要力量。新的发展阶段要注重完善产业政策,决策部门必须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要从过去的简单刺激生产、单纯考虑国内供求平衡向统筹国内产业发展转变。既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发展先进生产能力,又要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要在具体创新活动中,处理好不同技术来源之间的关系,要大量借助科研单位和高校的研发力量。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增收缓慢,一个重要原因是城乡分割,一、二、三产业脱节,农业链条短,附加值低。近几年各地的实践表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民增长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类型的产业化经营,是解决农民与企业利益联结机制的重要形式,能够让农民真正分享到农产品加工、销售增值的利益。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还有助于解决了以往农村调整种植结构带来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和粮食种植面积减少的矛盾,既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又可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三、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当前,国际收支状况成为我国对外交往中的一个突出难题,切实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是一项紧迫的任务。要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努力改善贸易不平衡状况。要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促进国内产业升级。要积极稳妥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互利互惠和共同发展。妥善处理贸易争端,积极改善贸易环境。

    四、发挥和提升比较优势。经验表明,如果我们发展的产业不符合比较优势,固然在开始时会出现投资拉动经济快速增长,但由于企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缺乏再生能力,需要靠政府的保护、补贴才能生存,效率会很低,随着可利用资源的枯竭,经济的增长更不能持续。当前,我国要素禀赋的特征是劳动力相对丰裕、相对便宜,资本相对稀缺、相对昂贵。我国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以及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劳动力比较集中的区段。发展这些产业,中国的经济竞争力会继续得到保持,资本则会从相对稀缺变成相对富余,劳动力也会从相对富余变成相对稀缺。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积极进行自主创新,努力谋求经济结构的竞争优势。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张占斌)

    为什么要把坚持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十一五”期间有关体制机制改革的内容进行了具体部署,这些具体的改革内容要在未来几年中努力得到实现。在“十一五”开局第一年的体制机制改革工作中,要重视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攻坚,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有所突破。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深化改革,将是今后推进体制改革基调之一。可能目前有些人对什么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有不同的解读,对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障碍也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大多数人从20多年经济体制转轨实践中看到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希望,并由此肯定了20多年来中国改革的基本取向和基本做法。这些基本做法正逐步通过制度法律化的方式加以坚持。因而当前的体制改革不再是对计划经济体制还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问题,更不是再回到过去或者推倒重来的问题,而是深化与完善的问题,并着手解决深层次矛盾的问题。当前的体制改革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即体制改革任务是消除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障碍,这是理解今后经济体制改革的一把钥匙。

    以科学发展观作为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着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将是重点之一。事实上,通过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这个任务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进行。当时的任务是大大减少用行政手段直接干预经济活动的政府行为,解决政企不分、政府办事效率低和官僚主义弊病等问题。改革的主要做法是,政府机构大幅减少,人员分流,根据市场经济需要重新划分政府机构职能,在政府内部引进竞争机制,推行责任目标考核制度等等。其结果是,政府学会了利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调控经济,国企改制使得政企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和规范,管理效率大幅提升,尤其是地方政府更加勤政。可是从中也发现,有些做法比如干部绩效考核制度虽然提升了政府管理效能,但并不一定导致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有些做法对一些公共产品实行政事合一的管理,却加剧了社会不公平;有些做法还在沿袭以“物”为本的规范和制度。所以,今后一段时间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当注入新的涵义。

    2006年作为新的五年规划时期开局的第一年,首先应当大力推进经过深思熟虑的改革方案,从中获得改革经验和社会信任后,再启动更难的改革。所以,明年的体制改革要从社会关注度最高、讨论最充分、改革已经取得一定经验、内部共识初步形成的领域和环节开始。

    (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教授刘瑞)

    如何理解把坚持维护群众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既是我们党近年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得出的宝贵经验和启示,也是明年乃至整个“十一五”期间发展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与要求。

    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事实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作为硬道理,但面对当前中国发展出现的阶段性特征,我们更要意识到,为人民利益而发展是硬道理中的硬道理。这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经济总量也越来越大,但是,在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推动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是有机统一的,两者缺一不可。

    牢牢把握维护群众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个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求我们必须理顺分配关系,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公正。收入分配问题是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群体之间、社会成员之间在财富的分配和占有方面客观上是存在差别的,要支持并保护那些依靠劳动和创造先富起来的群体;但更需要重点关注的是,一定要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成果。这是因为,没有起码的公平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效率,更不可能有持久的发展。

    牢牢把握维护群众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个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求我们必须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发展的重点。就业是民生之本,保障是安定之基,这两者都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因此,一定要完善城镇职工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切实维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下大力气、用真感情解决体制转轨遗留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和重组改制关闭破产企业的职工安置问题。

    牢牢把握维护群众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个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求我们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方面的需求。经济发展了,人民群众的需求自然也会“水涨船高”,变得更加全面、丰富和多元。因此,一方面要继续保持经济的迅速攀升,另一方面要相应地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例如,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大力推进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等,这些都是维护群众利益的具体表现。

    只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精神,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就一定能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辛鸣)

 
 
 相关链接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胡锦涛温家宝作重要讲话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迈出科学发展新步伐
· 上海市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