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务互动>> 建言议政
 
专家建议申遗应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步规划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2月15日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2月15日电(记者顾瑞珍)我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20周年之际,我国的三位城市规划、文物保护和工艺美术专家近日联名致信京杭大运河沿岸18座城市(区)的市(区)长,呼吁用创新的思路,加快京杭大运河在申报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工作进程。

    这三位专家分别是90岁的著名城市规划建筑专家郑孝燮,82岁的著名文物古建筑保护专家罗哲文,以及正在四川主持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峨眉山金顶修复工程的铜建筑工艺美术专家、61岁的朱炳仁。

    罗哲文也是著名的长城保护专家,他认为,“如果将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价值、文化内涵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相加,足以与长城媲美。”

    据了解,我国已有31个项目名列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有3项口述和非物质遗产列入了名录。

    三位专家对目前大运河沿岸由于行政区划而产生的保护与发展规划不一致表示忧虑。他们建议,沿岸的18个主要城市(区)主管部门应将申报自然文化遗产与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在一起通盘考虑。专家们认为,只要方法正确,通过“申遗”,可有效地促进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郑孝燮说:“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京杭大运河的价值和风貌传承千万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断流’。与以往的文物景观不同,京杭大运河是一个流动的、活着的遗产。保护要考虑发展,发展中要涵括保护,这才是我们申遗的目的。”(完)

 
 
 相关链接
· 新疆木卡姆和蒙古族长调被宣布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 中国两项目入选联合国第三批“非物质遗产”
· 文化部举办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颁证仪式
· 首届“河南文化遗产日”本月启动
· 河南首届“文化遗产日”游人如潮
· 澳门历史城区等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获得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