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互动>> 建言议政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促进钢铁工业健康发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9月19日   来源:经济日报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原材料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取得长足发展,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和消费国,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钢铁工业在快速增长的同时,由于受体制和机制不完善的影响,粗放型发展特征非常明显,近两年来,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问题尤为凸显。其后果正在显现:产能过剩的矛盾十分突出、资源供给和环境容量难以支撑、低水平产能占比重过高、行业恶性竞争已经出现、产业集中度进一步下降等。上述问题,如不及时加以解决,资源、能源、运输和环境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并引发市场恶性竞争、国际贸易摩擦、企业亏损面扩大,一些企业将被迫停产,从而导致失业人数增加、银行呆坏账扩大等,我国钢铁工业就可能再次丧失由大到强转变的重要战略机遇。因此,钢铁工业要把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和加快结构调整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的重要举措。

    今年6月14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的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钢铁工业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加快结构调整的通知》。《通知》提出,要严格控制钢铁工业新增产能,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十一五”期间,淘汰约1亿吨落后炼铁能力,2007年前淘汰5500万吨落后炼钢能力,2006年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要取得实质性进展;钢铁工业布局不合理的局面得到改善,结合城市钢厂搬迁和淘汰落后产能,建成曹妃甸等沿海钢铁基地;产品结构调整取得进展,主要产品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2010年板带比达到50%;加快兼并重组,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形成2至3个3000万吨级、若干个千万吨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国内排名前10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的比例达到50%以上。

    钢铁工业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加快结构调整工作事关重大,是“十一五”期间钢铁工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在各项具体工作中必须切实把握好4项原则。一是坚持市场机制为主,严格执行环保、土地、信贷等法律法规。二是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坚持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整相结合,扶优与汰劣相结合,兼并重组与关停相结合,现有企业改造与搬迁相结合。三是注重平稳发展,防止大起大落,要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明显的成效,特别要避免出现因钢铁工业大的滑坡等不稳定因素,而影响和动摇结构调整正常进行的被动局面。四是注意标本兼治,建立长效机制,避免再度出现反弹。

    应当指出的是,宏观调控是完善和发挥市场机制,顺利实现钢铁工业优胜劣汰的必要措施。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坚持以市场机制为主,政策引导为辅;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注重平稳发展,防止大起大落;注意标本兼治,建立长效机制等原则,最大限度吸取地方、企业和部门意见,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淡化行政干预色彩,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成熟可行的措施,正积极稳妥地全面推进控制钢铁工业总量、淘汰落后、加快结构调整的各项工作。

    各地区要充分认识到钢铁行业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和结构调整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加强领导,责任到人,全面科学地制定出本地区5年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重点和进度。各地政府必须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严格控制钢铁工业生产能力,依法把违规项目停下来,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对有应淘汰装备的企业,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在能源、水、电供应、流动资金贷款、铁矿等资源配置以及项目审批等方面采取相应限制措施,促其尽快淘汰。同时,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认真解决淘汰落后、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做好人员安置,维护社会稳定。 我们还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早调整、主动调整比晚调整、被动调整对钢铁工业造成的损失少,对社会震动小,更有助于钢铁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目前,钢铁工业正处于结构调整有压力、发展有动力、宏观调控有政策的有利时机,各地区、各部门要紧紧抓住和利用好这一机遇,采取切实措施保证淘汰落后和结构调整的目标实现,促进钢铁工业持续健康发展,进而推动我国尽快由钢铁大国实现向钢铁强国的转变。(经济日报 评论员文章)

 
 
 相关链接
· 八部门发文要求钢铁工业控制总量、加快结构调整
· 关于钢铁工业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加快结构调整的通知
· 发展改革委将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 控制总量
· 发展改革委: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 回答记者提问
· 发展改革委:华北华东是钢铁工业淘汰落后的重点
· 贯彻落实产业发展政策 加快推动钢铁工业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