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互动>> 建言议政
 
人民日报第十版发表评论员文章:创新须仗出群才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9月20日   来源:人民日报

    人才是国家综合国力中最关键的因素。新知识靠他们创造,新技术靠他们发明,新学科靠他们创建。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创新型科技人才是国家发展最宝贵的战略资源。

    时势造英雄,遵循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规律,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使用的“时势”,江山代有才人出的生动局面才会打开;英雄造时势,拥有一支规模宏大、德才兼备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才有保障。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成长是一个综合培养的过程。如果我们的中小学教育跳不出死板教条的灌输模式,跳不出被动应试的沉重桎梏;如果我们的高等教育满足于考证书、写论文的外在形式,重数量、轻质量,不注重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如果我们的社会重资历、轻能力,重名望、轻水平,片面强调学历教育而忽视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即使办学规模再大、教育投入再多,也很难培养出创新人才的雄厚后备梯队,即使学历再高、职称再高,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也难以真正提高。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教育体系的革新任重道远。

    创新意味着打破常规、另辟蹊径,对创新人才的任用也应如此。毋庸讳言,在我们的文化中,还残存着师道尊严、崇尚权威的印迹,新见解、新主张比较难于找到展示舞台。我们的选用人才机制,仍未完全脱离论资排辈的窠臼,有能力、有水平、有潜力的人尚未脱颖而出。我们的社会舆论,多少遗留着“成王败寇”的陈旧思想,棒杀探索者、捧杀成功者的事例时有所闻。不打破这些有碍公平竞争的条条框框,不改变这些有悖于人才成长规律的选拔机制,不努力创造出既嘉勉成功又宽容失败的舆论氛围,创新型人才就很难“冒尖”。

    激励机制是创新的发动机,评价体系是创新的方向盘。建立完善的激励和评价制度,对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这当中,保护知识产权、保障创新权益、改善工作生活条件等,属于共性的要求,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各行各业都应有不同的评价和激励人才的标准。在专业分工日益细化的今天,尤其需要探索针对不同类型、不同专业人才的分类评价和管理,避免“大拨轰”、“一刀切”。实践证明,只有符合专业发展规律的评价体系,才能真正做到公平公正、科学有效;只有既兼顾公平又因人制宜的激励机制,才会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内在积极性。

    必须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培养和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尤其是领军人才,一方面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合作,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和国际学术组织,在交流合作中实行开放式培养。另一方面,也要在科技人才队伍中大力开展形势教育、国情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他们了解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时代脉搏,自觉把实现自身价值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引导他们了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准确把握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主动把从事科学技术活动与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

    强国犹唤成城志,创新须仗出群才。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深刻认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大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推动大批高素质的创新科技人才在社会主义中国的沃土上茁壮成长。

 
 
 相关链接
· 9月14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文化建设的新起点
·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努力夺取防汛抗旱全面胜利
· 人民日报: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 人民日报评论员:谱写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篇章
· 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选好干部配好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