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策法规解读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1月20日   来源:新华社

军事专家:“中国永远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

    新华社北京1月20日电(记者白瑞雪、王经国、郝亚琳)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这一贯穿中国国防和军队发展历程的主题,在20日发布的《200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中再次得到重申。

    新白皮书说,中国把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发展利益和保护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努力建设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新白皮书还指出,中国实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在战略上坚持防御、自卫和后发制人的原则;第二炮兵遵守国家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贯彻自卫防御核战略。

    国防政策是各国国防白皮书的核心内容。中国政府自1998年以来发布的6部国防白皮书,先后对中国防御性国防政策的制定依据、具体内容等进行了阐述。

    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陈舟说,防御性的国防政策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防御性国防政策符合中国的发展战略和外交政策,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世界发展潮流,也与中国爱好和平的文化传统和近代饱受列强侵略的历史遭遇密切相关。”陈舟说,“中国一贯主张用非军事手段解决争端、慎重对待战争和战略上后发制人。”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以“巩固国防、反对侵略、争取和平”为核心的国防政策,到新世纪新阶段以“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等6点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政策,60年来,中国国防政策历经调整,但战略防御始终是其基本原则。

    随着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国家利益不断延伸,中国国防开始在更大空间范围内维护国家利益。

    陈舟说,中国国防政策的防御性,并不会因为国家利益的拓展而有丝毫改变。

    “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国家利益的发展,不是来自对外扩张和霸权战争,而是和平发展、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自然结果。”陈舟说,“因此,我们决不能重蹈历史上西方大国武力崛起、对外扩张的老路,而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战略上的防御、自卫和后发制人。”

    陈舟同时指出,后发制人不是软弱无能,而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我们毫不隐瞒建设强大现代化国防的战略意图和决心,同时向世界庄严宣示,中国永远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中国的军队现代化不会威胁任何国家,中国军队在担负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重任的同时,将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更大贡献。”陈舟说。

国防白皮书阐述中国核导弹力量的具体任务

    新华社北京1月20日电(记者白瑞雪、李惠子、王经国)中国政府20日发表的《200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第一次公开阐述了核导弹部队担负任务的具体内容。

    新白皮书说,第二炮兵遵守国家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贯彻自卫防御核战略,严格执行中央军委命令,以保证国家免受外来核攻击为基本使命。第二炮兵所属导弹核武器,平时不瞄准任何国家;在国家受到核威胁时,核导弹部队将提升戒备状态,做好核反击准备,慑止敌人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在国家遭受核袭击时,使用导弹核武器,独立或联合其他军种核力量,对敌实施坚决反击。

    1964年,中国在成功进行第一次核试验后,即宣布核武器的“不首先使用”原则。2006年发布的国防白皮书中,这一原则成为中国核战略的重要内容。

    新白皮书首次对核导弹部队在“平时、国家受到核威胁、国家遭受核袭击”三种状态下的应对方式进行了详细阐述,体现了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战备状态、作战原则和行动程序。

    第二炮兵司令部军研部研究员宁凌认为,这些阐述说明,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围绕贯彻国家自卫防御核战略的中心任务,既有维护世界和平、不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安全构成威胁的诚意,也有完成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的能力。

    “第二炮兵不以任何其他国家作为核攻击的假想敌,第二炮兵的导弹核武器不瞄准任何其他国家,第二炮兵的导弹核武器不在其他任何国家进行部署。”宁凌说,“第二炮兵从未向其他任何国家发出过要使用导弹核武器的威胁。”

    1966年正式成立的第二炮兵是中央军委直接掌握使用的战略部队,是中国实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

    新白皮书说,创建第二炮兵,是新中国为应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维护国家安全,被迫做出的历史性选择。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二炮已形成核常兼备、固液并存、射程衔接、战斗部种类配套的武器装备体系,具备陆基战略核反击能力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能力。

    新白皮书还公布了第二炮兵的指挥体制。新白皮书说,第二炮兵作战指挥权高度集中,实行中央军委、第二炮兵、导弹基地、导弹旅的指挥体制,部队行动必须极端严格、极端准确地按照中央军委的命令执行。

中国首次公布30年国防费数据

    新华社北京1月20日电(记者李惠子、王经国、常璐)在历部国防白皮书对中国国防费增长原因、预算编制程序和使用情况进行介绍的基础上,20日发表的《200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首次公布了30年来国防费变化的基本数据。

    新白皮书对改革开放30年来国防费投入的三个10年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比较分析,阐述了国防费增长与GDP、国家财政支出增长之间的内在关联。

    新白皮书说,从1978年到1987年,随着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国防建设处于低投入和维持性状态,国防费年平均增长3.5%,国防费占GDP和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从1978年的4.6%和14.96%下降到1987年的1.74%和9.27%。

    从1988年到1997年,为弥补国防基础建设的不足和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的需要,中国在经济不断增长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国防投入,国防费年平均增长14.5%,国防费占GDP和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继续下降。

    从1998年到2007年,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需要,中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国防费的稳步增长,国防费年平均增长15.9%。国防费占GDP的比重虽有所上升,但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总体上仍呈下降趋势。

    军事科学院研究员温冰说,系统比较30年来的国防费数据,更有利于外界理解中国国防费变化的轨迹,理解中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事实证明,中国坚持国防建设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国防投入始终保持了适度的规模。”温冰说。

    新白皮书指出,近两年增长的国防费主要用于改善官兵待遇、应对物价上涨和推进军事变革。

    中国国防费主要包括人员生活费、训练维持费和装备费。新白皮书以2007年为例,列出了这三项费用分别用于保障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和民兵的支出金额。

    “各项开支数字精确,一目了然。”温冰说,中国国防费开支是透明的,不存在所谓的“隐性军费”。

    1978年以来,中国政府每年向全国人大提交财政预算报告,并对外公布年度国防费预算总额。2007年起,中国开始参加联合国军费透明制度,每年向联合国提交军事开支报告。

    新白皮书同时指出,中国国防费总额、军人人均数额,仍低于世界一些主要大国的水平。

    2007年,中国年度国防费相当于美国的7.51%、英国的62.43%。军人人均数额是美国的4.49%、日本的11.3%、英国的5.31%。中国国防费仅占GDP的1.38%,美国占4.5%,英国占2.7%,法国占1.92%。  

陆军部队编成向小型化、模块化、多能化方向发展

    新华社北京1月20日电(记者王经国、白瑞雪)中国政府20日发表的《200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指出,人民解放军陆军部队逐步推进部队编成小型化、模块化、多能化方向发展。

    “确立这样的发展方向,根本上讲是为了使陆军部队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条件下一体化联合作战和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需要。”总参谋部军训和兵种部综合局副局长岳进翔说。

    根据任务多样、战场多变、对手多元的特点,近年来,陆军部队通过合理压缩军队、优化调整陆军部队编制结构,不断提高陆军部队灵活编组和独立作战能力。

    2006年国防白皮书说,陆军压缩规模,共减少编制员额13万余人,优化军兵种内部编成,撤销部分集团军及师、团,增大实行军——旅——营体制集团军的数量。

    刚刚发布的新白皮书指出,陆军部队实行集团军、师(旅)、团、营、连、排、班体制。加快发展航空兵、轻型机械化部队和信息对抗部队,重点加强战役战术导弹、地空导弹部队和特种作战部队建设,不断提高空地一体、远程机动、快速突击和特种作战能力。

    岳进翔说,优化部队编成结构,就是减少装备技术落后的一般部队,提高高新技术部队比例。

    近年来,优化陆军部队结构,推进部队向“小型化、模块化、多能化”转变,是世界各国军队共同的发展趋势。美国陆军作战部队推行以旅战斗队为基本作战单位的调整,俄罗斯陆军逐步从集团军——师体制向军——旅体制过渡。

    “随着人民解放军体制编制调整改革不断深化,陆军部队新型作战力量体系建设将迈出新的步伐。”岳进翔说。

    新白皮书说,陆军已由单一兵种发展成为诸兵种合成的现代陆军,成为既能独立遂行作战任务又能与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实施联合作战的强大军种。

中国海军坚持近海防御战略

    新华社北京1月20日电(记者白瑞雪、王经国、李惠子)中国政府20日发布的《200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表明,中国海军坚持近海防御战略。

    新白皮书说,海军按照近海防御战略的要求,坚持把信息化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和战略重点,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

    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李亚强说,近海防御是在近海防御敌人从海上发起的侵略,防止在近海海域发生危及国家安全的行为。这一战略决定了中国海军的主要作战区域为近海海域。

    “在这一战略框架下,我国海军的作战能力建设局限在近海防御的范围内。”李亚强说,继续发展岸防导弹,正是出于近海防御的需要。

    作为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军种和海上作战行动的主体力量,中国海军担负着保卫国家海上方向安全、领海主权和维护海洋权益等任务。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海军的主要任务是在近岸海域实施防御作战。80年代以来,海军实现了向近海防御的战略转变。

    新白皮书表明,海军在全面提高近海综合作战能力、战略威慑与反击能力的同时,逐步发展远海合作与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能力。

    自1980年首次走向远洋、1985年首次出国访问以来,中国海军出色完成了友好访问、非传统安全领域演习、多边海上联合军演等任务,足迹遍布全球30多个国家。

    “走出去开展远海活动,目的就是为了进行远海合作、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李亚强说。

    2008年12月,中国海军向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派出由3艘舰艇组成的编队,对中国航经这个海域的船舶和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运送人道主义物资的船舶实施护航。

    李亚强说,中国海军护航行动既符合《联合国宪章》和相关国际法,也是中国政府应国际社会要求、为履行国际责任而采取的行动,这一行动丝毫不改变中国海军近海防御的战略态势。

    组建于新中国诞生前夕的中国海军,将在3个多月后迎来第60个“生日”。

    新白皮书说,经过近60年建设,海军已初步发展成为一支多兵种合成、具有核常双重作战手段的现代海上作战力量。

中国公开阐述新时期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

    新华社北京1月20日电(记者白瑞雪、王经国、常璐)20日发表的《200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表明,近年来,中国形成了充实完善的新时期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这一方针内容包括:立足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注重遏制危机和战争,着力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坚持和发展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

    2002年发布的国防白皮书,首次系统表述了新时期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立足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注重遏制战争的爆发,坚持和发展人民战争思想。

    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陈舟认为,充实完善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仍然坚持防御、自卫和后发制人的原则,但在具体内容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从立足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转到立足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这样的定位更加清晰、明确,因为高技术战争的本质就是信息化,信息化战争已成为21世纪的主要战争形态。”陈舟说。

    同时,战略指导重心从遏制战争的爆发转向遏制危机和战争。将“遏制危机”置于“遏制战争”之前,显示了军事战略指导重心的前移。

    “遏制战争,首先要积极遏制和应对危机。”陈舟说,“现代战争虽然进程加快、时间缩短,但战前往往都有一个明显的危机爆发和升级阶段。危机处置得当,可以因化解而逐步转向和平;危机失控,则可能因升级而迅速走向战争。”

    陈舟说,中国的安全环境十分复杂,存在发生危机的现实可能。为实现遏制战争、维护和平的目的,军事战略必须前移战略指导重心,着眼于积极预防和化解危机,坚决慑止危机的爆发和升级。

    充实完善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还进一步明确了军队建设的任务和方向,即着力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并把国际安全合作和军事交流纳入军事战略。

    这一方针继续把坚持和发展人民战争思想作为中国军事战略的基础和本质。

    “中国的军事战略历来是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邓红洲说,在革命战争年代,人民军队以这一战略为指导,打败了国内外强大的敌人。新中国成立后,这一战略又在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的斗争中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指导军事力量建设和运用的根本战略思想。

    陈舟认为,在坚持战略上后发制人的同时,人民解放军还应坚持服从国家利益的大局观、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和开放合作的姿态。

公安边防部队成为维护边海防安全的重要力量

    新华社北京1月20日电(记者王经国、李惠子)中国政府20日发表的《200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指出,列入武警部队序列的公安边防部队,是国家部署在沿边沿海地区和口岸的一支武装执法力量。

    公安部边防局提供的资料表明,目前,我国陆地边界线长22000余公里,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公里。边海防地区主要由解放军边海防部队和公安边防部队共同负责管理。

    “公安边防部队组建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负责沿边沿海地区和海上治安管理、口岸边防检查及边民、渔船民管理。”公安部边防局政委傅宏裕说。

    新白皮书第一次公布了公安边防部队在全国各地的机构数字:公安边防部队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公安边防总队30个(北京未设),在边境和沿海地区(市、州、盟)设公安边防支队110个,在沿海地区设海警支队20个。在开放口岸设现役边防检查站207个,在边境沿海地区县(市、旗)设公安边防大队310个,在沿边沿海地区乡(镇、苏木)设边防派出所1691个,在边境主要通道、要道设边境检查站46个,在边境地区的重点地段、方向部署机动队113个。

    傅宏裕说,自2005年以来,公安边防部队深入推进爱民固边战略,积极开展打盗抢、抓逃犯、打黑除恶等专项斗争,大力整治偷渡、贩毒等沿边沿海地区突出治安问题,为地方经济稳步发展和地区安全稳定营造了良好的边境环境。

    新白皮书说,2007年以来,共查获偷渡人员4400人,缴获毒品3806千克,缉私案值6.2亿元,破获刑事案件19205起,查处治安案件60063起。

    傅宏裕说,为了进一步提升边海防管理水平,公安边防部队坚持以信息化建设带动警务改革,不断推出便民、利民措施。目前,网络已延伸到一线执法执勤单位,网上办案、视频监控、定位系统逐步推广;无线通信、有线通信和移动通信已成体系;检查站、点逐步装备一些先进的技术查验设备,大大提高了边防管理的质量和效益。

聚焦新国防白皮书中的“第一次”

    新华社北京1月20日电(记者白瑞雪、王经国、熊争艳)《200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起草专家陈舟20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新白皮书以“变化、改革、开放”为关键词,集中反映了近两年来国际安全形势的新变化、国防政策的新内容以及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新发展,第一次公开了很多新的内容。

    第一次公开阐述的战略思想

    国防发展战略构想——新白皮书在《2006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阐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基础上,首次阐述了中国的国防发展战略构想。主要内容包括:推进国防和军队信息化、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

    新世纪新阶段军事战略方针的充实完善——新白皮书在《2002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首次对新时期积极防御军事战略进行介绍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充实完善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并将其主要内容概括为:立足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注重遏制危机和战争,着力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坚持和发展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

    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基本使命——“第二炮兵遵守国家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贯彻自卫防御核战略,严格执行中央军委命令,以保证国家免受外来核攻击为基本使命。”

    中国核导弹部队任务的具体内容——“第二炮兵所属导弹核武器,平时不瞄准任何国家;在国家受到核威胁时,核导弹部队将提升戒备状态,做好核反击准备,慑止敌人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在国家遭受核袭击时,使用导弹核武器,独立或联合其他军种核力量,对敌实施坚决反击。”

    第一次公开或第一次专章介绍的事实

    解放军军兵种发展——新白皮书第一次将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分别单独设章,从发展历程、体制编制和部队建设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军兵种发展情况。

    海军、空军、二炮预备役的专业——“海军预备役部队,主要由侦察、扫雷布雷、雷达观通等专业兵组成。空军预备役部队,主要由地空导弹兵、雷达兵等专业兵组成。第二炮兵预备役部队,主要由导弹专用保障和特种装备维修专业兵组成。”

    预备役的建制和编组情况——“预备役部队根据军队建制实行统一的编制,编有预备役师、旅、团,并建有相应的领导机关。主要按地域进行编组,以省建师、以地(州、市)建旅(团)或跨地(州、市)建师(旅)、跨县(市、区)建团。”

    海军舰队机关所在地——“海军下辖北海、东海、南海三个舰队。北海舰队机关位于山东青岛,东海舰队机关位于浙江宁波,南海舰队机关位于广东湛江。”

    第一次公开的数字

    30年来国防费变化的基本数据——从1978年到1987年,国防费年平均增长3.5%;从1988年到1997年,国防费年平均增长14.5%;从1998年到2007年,国防费年平均增长15.9%。

    公安边防部队的数量——“公安边防部队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公安边防总队30个(北京未设),在边境和沿海地区(市、州、盟)设公安边防支队110个,在沿海地区设海警支队20个。在开放口岸设现役边防检查站207个,在边境沿海地区县(市、旗)设公安边防大队310个,在沿边沿海地区乡(镇、苏木)设边防派出所1691个,在边境主要通道、要道设边境检查站46个,在边境地区的重点地段、方向部署机动队113个。”

    基干民兵规模——“‘十一五’期间,全国基干民兵规模将由1000万人减少到800万人。”

人民解放军推进军事训练转变提高战斗力水平

    新华社北京1月20日电(王经国、刘逢安)20日发表的《200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说,人民解放军积极推进军事训练转变,提高部队战斗力水平。

    新白皮书说,人民解放军坚持把军事训练作为推进部队全面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基本途径,改革训练内容、方法、管理和保障,科学构建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体系。

    新白皮书指出,加强信息化条件下战略战役指挥训练和部队训练,举行跨区域检验性对抗演练,进行整建制夜间训练,开展后勤、装备保障综合演练。重视加强反恐、维稳、处突、维和、抢险救灾等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

    “和平年代,军队战斗力生成的基本途径在于军事训练。只有抓好军事训练,才能实现人与武器的最佳结合,将各项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战斗力。”总参军训和兵种部合同战术训练局局长石忠武说。

    近年来,人民解放军坚持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部队,积极推动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不断推进军事训练创新发展、军事训练更加注重向信息化聚焦。

    信息主导、远程机动、体系对抗、全域战场……近两年来,人民解放军组织的一系列重大军事训练活动,无不突出信息化的主题。

    演习是军事训练的高级阶段,是生成、提高部队作战能力的最终环节。“把部队演习作为改革的切入点,将对军事训练整体创新起到牵引、辐射和渗透作用,为构建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训练科学体系提供实践依据。同时,可以把训练考核从零散的要素式检验变成部队整体作战能力的检验,从静态或单课目演练变为动态复杂条件下多课题的综合性演练。”石忠武说。

    人民解放军同时重视训练基地复杂电磁环境模拟、控制、监测、评估系统等条件建设,以满足部队开展检验性、对抗性训练需求。

    “作为军事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组织开展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是推进军事训练转变的切入点,是提高我军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能力的有效途径。”石忠武说,从“确山―2006”实兵检验性演习,到“联合―2007”实兵演习,从2006年解放军首次远程机动作战演练到“砺兵―2008”实兵对抗演习……在我军近些年来组织的每一场演习中,导演部都将“复杂电磁环境”作为一个重要内容予以突出。

    “随着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的深入展开,人民解放军继续以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训练为抓手,大力加强针对性、实战化训练,不断提高部队遂行任务的能力。”石忠武说。

中国公开宣示国防发展战略构想

    新华社北京1月20日电(记者王经国、白瑞雪、李惠子)中国政府20日发布的《200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公开宣示了中国的国防发展战略构想。

    中国国防发展战略构想的主要内容包括:推进国防和军队信息化、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

    在2006年国防白皮书公布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新白皮书进一步阐述了国防发展战略的战略目标、基本方针、根本动力和发展道路。

    中国军事专家陈舟说,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国防发展战略主要是筹划和指导国防建设与发展全局的方略,是制定国防发展规划计划、选择发展模式、发展道路,控制发展进程、指导发展实施的依据。

    与同样作为国防政策重要组成部分的军事战略相比,国防发展战略更加侧重于国防和军队的建设与发展。

    新白皮书强调,以信息化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发展方向,立足国情军情,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陈舟说,在上个世纪50年代,我们讲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指机械化,进入90年代以来,信息化战争取代机械化战争成为必然趋势,未来我军的现代化主要体现为信息化。

    陈舟说,由于军队信息化建设刚刚开始,只有坚持以机械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主导,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通过走跨越式发展道路,才能不断推进军队信息化的加速发展。

    “战略意图的透明是最大程度的透明。”陈舟指出,新白皮书对外公布国防发展战略构想,体现了中国政府开放的力度和增信释疑的诚意。

人民解放军人才队伍建设迈出新步伐

    新华社北京1月20日电(记者王经国、李惠子)人民解放军自2007年以来共投入7亿元专项补助经费用于人才培训,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这是20日发表的《200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最新公布的数据。

    新白皮书说,人民解放军继续推进人才战略工程,完善人才培训体系,突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努力造就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2003年8月,中央军委制定实施了军队人才战略工程规划,提出力争经过一二十年的努力,拥有一支懂得信息化战争指挥和信息化军队建设的指挥军官队伍,一支善于对军队建设和作战问题出谋划策的参谋队伍,一支能够组织谋划武器装备创新发展和关键技术攻关的科学家队伍,一支精通高新武器装备性能的技术专家队伍,一支能够熟练掌握手中武器装备的士官队伍。

    “人才是建军治军之本,也是战争制胜的决定性因素。几场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让人们意识到,人才的价值往往比武器更重要。”总政治部干部部干部培训局负责人说,自2003年以来,总部先后安排35万人次干部入校培训,培养研究生近5万名,派遣军事留学生1700多名。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人民解放军注重加强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每年招收培养全日制研究生达1万余名,选送500名师、团、营职指挥军官到14所高中级指挥院校攻读军事学研究生,选送1800名专业技术干部到地方31所普通高校攻读研究生。

    2008年4月,中央军委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军队干部培训工作意见》,明确提出健全完善以逐级培训为主体、岗位培训为补充、培训与使用相一致的全程全员培训体系,形成院校教育与部队训练衔接、军事教育与依托国民教育并举、国内培养与国外培训结合的格局。

    新白皮书说,目前,全国开展国防生培养工作的普通高校已达117所。军队在全国遴选近1000所省市重点普通中学,建立国防生源基地。

    为了营造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军队还不断建立健全奖励激励机制。

    近年来,全军设立了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和科技创新群体奖等奖项。从2006年开始,设立全军优秀指挥军官、优秀参谋人才奖,每年奖励800名优秀指挥军官和参谋人才。2006年,解放军四总部联合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人才奖励规定》,设立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奖和奖励性津贴,个人奖金最高可达10万元。2007年,中央军委发布《军队吸引保留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规定》,重点吸引保留科技领军人才、学科拔尖人才和技术专家人才。

    目前,全军生长干部培养基本实现本科化;全军干部队伍中本科以上学历占74.1%,其中,研究生达到12.8%;全军作战军、师级班子平均年龄分别比1978年下降2.8岁和4.3岁,团以上领导班子成员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达到82.9%,本级培训率达到60%以上。50岁出头的大军区级干部、45岁左右的军级干部、40岁左右的师级干部……一大批年富力强、学历较高、经历丰富、具有开拓精神的优秀人才走上领导岗位,成为推动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骨干力量。

中国已派出官兵11063人次执行维和任务

    新华社北京1月20日电(记者王经国、白瑞雪)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到目前为止共派兵11063人次。这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日发表的《2008年中国的国防》中公布的最新数据。

    新白皮书说,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贯支持并积极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维和行动。人民解放军自1990年以来共参加18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官兵11063人次,有8名维和官兵在执行任务中牺牲。

    “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符合我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有利于推动地区稳定与世界和平,也有利于提高我军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隗延伟说。

    1990年4月,中国第一次向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派出了5名军事观察员,开始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1992年4月,中国向联合国柬埔寨临时权力机构派出了400人的工兵部队,主要担负道路维修、营房建设、机场维护等工程保障任务。这是中国军队首次派遣成建制非作战部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隗延伟说,截至2008年11月底,中国有1949名维和官兵在联合国9个维和任务区和联合国维和部执行任务,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之一。

    从有“世界火炉”之称的苏丹、疟疾肆虐的刚果(金),到战火纷飞的黎巴嫩,不论在哪个任务区,中国维和官兵始终以过硬的素质、出色的业绩,圆满完成联合国赋予的各项任务。他们扎实的作风和良好的风貌赢得了联合国机构、驻在国政府和当地民众的广泛赞誉。

    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提供的数据表明,18年来,中国派出的维和部队先后勘察、修筑道路7000多公里、桥梁200多座,接诊、收治病人4万多人次,运输人员、物资累计行程470多万公里,排除地雷等各种不明爆炸物7000多枚。

    “随着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将不断健全外派人员机制、加大对外派人员的外语、心理和各种技能培训,加强维和工作立法,以适应联合国维和职能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隗延伟说。

白皮书首次公布海空军二炮预备役部队专业

    新华社北京1月20日电(记者王经国、李惠子)20日发表的《200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中,首次公布了海空军二炮预备役部队的专业。

    “长期以来,预备役部队结构以陆军预备役为主体,预备役兵种也比较少,主要是步兵、炮兵和高射炮兵等。”军事科学院研究员温冰说,“为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需要,‘十五’以来,我们对预备役部队结构进行了调整,开始由支援陆军作战为主向支援三军一体化联合作战转变,由保障陆战场作战为主向保障陆海空电立体作战转变,初步形成了诸军兵种较为齐全的新格局。

    新白皮书指出,经过25年的建设与发展,预备役部队已成为由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预备役部(分)队组成的重要后备力量。陆军预备役部队主要由步兵、炮兵、高射炮兵、反坦克炮兵、坦克兵、工程兵、防化兵、通信兵、海防兵等兵种、专业兵组成。海军预备役部队主要由侦察、扫雷布雷、雷达观通等专业兵组成。空军预备役部队主要由地空导弹兵、雷达兵等专业兵组成。第二炮兵预备役部队主要由导弹专用保障和特种装备维修专业兵组成。

    温冰说,如今的预备役部队相关兵种和专业兵的编成更为科学,快速动员与遂行任务的能力明显提升。

    预备役制度历来是世界各国兵役制度的组成部分,预备役部队和人员在保障国家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许多国家不断加大预备役部队建设的力度,重点发展海、空军和技术兵种预备役部队,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纷纷在已有的海、空军和专业技术兵种预备役部队基础上继续加以调整和完善。

    作为中国国防的一支重要后备力量,预备役部队不仅是人民解放军实现打赢目标的得力助手和强大可靠的后备兵员,同时也是应付突发事件、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的突击力量。

    近两年,民兵预备役先后出动139万人次,参加了抗洪、抗震、抗冰雪、抗台风和灭火等救灾行动。在2008年的抗击冰雪灾害和汶川抗震救灾行动中,预备役人员发挥了重要作用。

    “事实表明,这支佩戴‘Y’字符号的部队已成为人民解放军建制序列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后备力量。”温冰说。

第三代飞机成为中国空军骨干装备

    新华社北京1月20日电(记者白瑞雪、王经国)20日发表的《200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说,中国空军基本形成以第三代飞机和地空导弹为骨干,以第二代改进型飞机和地空导弹为补充的主战武器装备体系。

    新白皮书说,按照攻防兼备的战略要求,空军发展新型战斗机、防空反导武器、指挥自动化系统等装备。陆续装备一批较先进的信息化装备和空空、空地精确制导弹药,改进现役装备电子信息系统,完善情报预警、指挥控制和通信基础网络。

    《2006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在首次阐述空军军种战略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空军着眼于建设一支攻防兼备的信息化空中作战力量,减少作战飞机总量,重点发展新型战斗机、防空反导武器,加强指挥控制系统建设。

    新白皮书进一步指出,中国空军基本形成以第三代飞机和地空导弹为骨干,以第二代改进型飞机和地空导弹为补充的主战武器装备体系。

    2008年11月举行的珠海航展,部分地为此做出了注解。

    有“空中猎鹰”之称的歼―10、我国自行研制的空中加油机轰油―6、“拳头战机”歼―8D、新一代超音速战斗轰炸机歼轰―7、“全能王”直―8直升机、“空中骑士”直―9直升机……在珠海开幕的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一系列中国战机成为最大的亮点。

    “近年来,我们的空中装备在国产化、系列化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空军司令部军理部研究员孙秀和举例说,就操控性、机动性等单机性能而言,歼―10战斗机丝毫不亚于国外第三代战斗机。

    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全天候超音速多用途战斗机,歼-10实现了中国战机从第二代向第三代的跨越。

    新白皮书同时指出,提高侦察预警、空中打击、防空反导和战略投送能力,努力建设一支现代化的战略空军。

    “空军是我军的战略军种,这四种能力则是我们初步具备、并且正在继续提高的战略能力。”孙秀和说,在未来一个阶段,提高核心战略能力、建设现代化战略空军,仍将是中国空军的建设目标。

    经过近60年建设,成立于1949年11月的中国空军已初步发展成为一支多兵种组成的战略军种,具备了较强的防空和空中进攻作战能力,一定的远程精确打击和战略投送能力。

    “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对现实和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孙秀和说。

中国军队信息化建设进入全面发展的起始阶段

    新华社北京1月20日电(记者白瑞雪、李惠子、郝亚琳)中国政府20日发表的《200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指出,中国军队信息化建设进入全面发展的起始阶段。

    新白皮书说,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指挥自动化建设,现已从分领域建设为主转为跨领域综合集成为主,总体上正处于信息化全面发展的起始阶段。

    军事科学院研究员林治远认为,这个判断反映了军队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一方面,信息化建设已从分散、个别的领域进入全面、总体建设。林治远说,近年来,世界信息技术呈加速发展趋势,中国军队通过多年建设具备了一定基础,在单项领域取得了一些进步,现在要以信息为基础牵动军队的整体建设。

    新白皮书指出,近年来,以指挥信息系统为重点的军事信息系统建设取得成效,主战武器系统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信息化支撑环境得到改善。

    “如果说上个世纪80年代刚提信息化的时候,人们对信息化还有很多模糊认识,今天,信息化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获得了全军官兵的认同。”林治远说。

    林治远认为,另一方面,中国军队与一些信息化建设水平先进的外国军队相比还有差距,水平还比较低。

    “我们仍然处于机械化尚未完成、信息化刚刚起步的阶段,必须以高度的紧迫感加速发展,抓住历史性的机遇,赶上世界新兴发展潮流。”林治远说。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努力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5年后,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

    不同于美国等西方国家军队先机械化后数字化的发展道路,中国军队在历经骡马化、摩托化、半机械化发展之后,选择以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的方式,开始了新的现代化进程。

    “机械化是信息化的基础,信息化又能够带动机械化。我们要以信息化主导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林治远说。

    新白皮书还明确给出了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时间节点,即2010年前打下坚实基础,2020年前基本实现机械化并使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目标。

中国国防白皮书10年回顾

    新华社北京1月20日电(记者王经国、白瑞雪、熊争艳)20日发表的《200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是中国政府自1998年以来发表的第6部国防白皮书。作为公开阐释中国国防政策的权威政府文告,中国的国防白皮书始终贯穿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的主线,紧扣国防和军队的发展实际,越来越务实、开放。

    199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

    背景:1997年,中美宣布致力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中国积极推动多极化趋势发展,先后与俄罗斯、法国、东盟等建立了关系。

    关键词:合作。约2.4万字的全文中,“合作”一词出现了48次。强调合作与发展,是这部白皮书的鲜明特点。

    亮点:创造了第一个完整的既同国际接轨又有中国特色的国防白皮书体系框架,沿用至今;第一次对中国的国防政策进行系统阐述,明确表达了新安全观的思想;第一次在国防白皮书中对台海形势做出判断,重申“中国政府努力谋求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的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第一次在安全形势的判断中突出了“经济安全”。

    《2000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

    背景:世纪之交的世界动荡不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科索沃战争,并制造了轰炸中国驻南联盟使馆事件;李登辉悍然抛出“两国论”的分裂主张,两岸关系骤然紧张;北约东扩和美日决定共同研制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等事件,也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构成了挑战。

    关键词:严峻。这部白皮书突出了安全形势的严峻性,强调“世界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天下还很不太平”。白皮书在国防政策部分中第一次专门论述了台湾问题,第一次用“严峻”形容台海局势,重申“三个如果”,强调“台湾独立”就意味着重新挑起战争,制造分裂就意味着不要两岸和平。

    亮点:在强调国际形势严峻的同时,积极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

    《2002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

    背景:震惊世界的“9·11”事件,让世界各国对非传统安全关注空前。同时,国家特别是大国间以反恐怖为主题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加强。

    关键词:协调。白皮书突出了国际关系缓和、协调与积极的一面。

    亮点:第一次提出作为国防政策根本依据的五点国家利益,第一次系统阐述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在介绍国防费时,增加了对国防费增长原因的具体说明,并提供了部队伙食费标准、工资和津贴增长率等数据;全面介绍了解放军、武警和民兵的构成,并特别介绍了陆海空军和二炮部队的情况,公布了航空兵团编制飞机的数量和飞机与飞行员机组的比例。

    《2004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

    背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几场高技术战争凸显出世界军事变革对国际安全的影响;2002年党的十六大上提出的军队要努力完成机械化与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给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带来了一系列变化。这些背景的叠加之下,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拉开帷幕。

    关键词:军事变革。白皮书第一次把“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单独作为一章,全面阐述了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基本方针原则。

    亮点:第一次在国防白皮书中论述“裁减军队员额20万”“加强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建设”“推进信息化建设”等新内容。

    《2006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

    背景:世界格局处于向多极化过渡的重要时期。一些发展中大国和区域集团实力增强,发展中国家整体力量上升。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国家间相互依存的利益关系逐步加深。传统安全领域的对话不断增多,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深入发展。各国更加重视通过国际协调合作和多边机制解决发展和安全问题。

    关键词:和平发展。白皮书充分体现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理念,指出“走和平发展道路,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已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

    亮点:首次提出国家安全战略思想;首次全面分析了中国的安全环境;首次公布了陆军、海军、空军和二炮军兵种发展的主要战略思想以及中国的核战略;首次以独立章节介绍了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边防海防情况。

2008年世界部分国家国防白皮书

    新华社北京1月20日电(记者王经国、李惠子)中国政府20日发布《200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长期研究国防白皮书的学者潘孟华向新华社记者介绍了部分国家近期发布的国防白皮书。

    2008年7月31日,美国国防部发布了2008年版的《美国国防战略报告》。这份23页的文件分别阐述了战略环境的变化、新的国防战略框架、国防部实现战略目标的能力与方法以及对于主要风险的控制。作为指导美国国防安全与军事战略走向的纲领性文件,这份报告既是对布什政府第二任期内国防政策的总结和反思,也是对未来美国国防力量建设、发展和使用政策的指导,是规划制订未来美国涉及国家安全的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政策的最具权威的文件。

    2008年6月17日,法国政府发表了《国家安全与防务白皮书》,这是法国继1994年发表冷战后第一部国防白皮书以来出台的第二部国防白皮书。这部白皮书对冷战后尤其是21世纪的世界形势作出了新的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法国国家安全战略的5项功能,明确了法国的欧洲防务政策和北约政策,确定了法国国防建设的目标和具体做法。白皮书提出,法国将在6至7年内裁军5.4万人,在2020年前购入300架战斗机、一至两艘航空母舰、18艘大型驱逐舰及快速护卫舰、6艘攻击型核潜艇和4艘导弹核潜艇。

    英国在2008年公布了第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报告指出,英国面临着恐怖主义、核武器、全球动荡、国际犯罪、民间紧急事件、间谍等威胁。针对这些威胁,英国将实行更为透明的国家安全部门工作机制,通过增加英国特工部门拨款和工作人员人数来应对这些现实威胁。同时,英国将仿照二战防空队的做法,招募人员打造民防网络。

    日本每年9月都会出台防卫白皮书,对上一年度的全球军情进行总结,并阐述日本对周边安全环境的判断及日本的防卫政策。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度的防卫白皮书首次提到有必要为向海外派遣自卫队制定一般性法律。白皮书说,日本的“国际和平合作活动”目前都是通过制定特别措施法个别实现的。日本要发挥作为“和平合作国家”的作用,“制定向海外派遣自卫队的一般性法律是最理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