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概况 国家机构 政府机构 法律法规 政务公开 政务互动 政府建设 工作动态 人事任免 新闻发布 网上服务
文 字 
[主持人]感谢张主任,也感谢网友的积极参与。 [2006-03-21 17:02:16]
[张维庆]我给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者说几句类似人生格言的话:人生苦短,大梦如烟,生命有限,事业无限,为了基本国策,我们走在一起。相逢是缘,相知是甜,成就事业,完美人生,不在权力的大小,不在职位的高低,不在财富的多少,也不在华而不实的虚名。岗位虽然平凡,但平凡孕育着伟大的人格力量。生活虽然朴实,但朴实展现大写的人生。事业看似平淡,但平淡洗涤崇高的精神世界。交往没有浮华,但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将跨越时空。相处很少索取,但纯真的友谊铸就了永恒的真诚。人生匆匆,岁月悠悠,让我们珍视生命,孜孜以求,甘于奉献,不断创新,使短暂生命留下无悔记忆,让知足微笑伴随不朽魂灵!! [2006-03-21 16:59:38]
[张维庆]因为时间关系,大家提了几百个问题,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我只能回答几十个问题,所以向网民表示歉意,也感谢大家对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热情关注和参与。有些网民可能是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者,借此机会,我想跟大家说几句话。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经过3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现在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的阶段。在这个新的阶段,我们必须以高昂的精神状态、乐观的心理和情操来面对我们迎来的机遇和挑战。 [2006-03-21 16:57:42]
[主持人]非常感谢张主任回答了这么多的网友问题。希望您再次作客中国政府网,和网友紧密接触。 [2006-03-21 16:57:39]
[张维庆]一票否决制度我们必须坚持。因为计划生育工作确实难度很大。如果这个单位不认真履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尽到抓紧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的应有责任,法律法规规定了,你就要承担你不负责任带来的后果,所以否决你是应该的,有什么委屈的?你抓好不就不委屈了。 [2006-03-21 16:56:32]
[网友]都说计划生育存在一票否决,但是真正到了一票否决的时刻,这些单位表示不理解,对计划生育工作表示怨言,难道现在计划生育不是全社会的事情了吗? [2006-03-21 16:55:44]
[张维庆]讲得很有道理,因为终点预测不可能那么准,特别是二三十年、四五十年之后是个什么状况,这个预测只能供参考。但是我们确实是坐在可持续发展的列车上,人口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的关系,都体现了一个可持续性。人口问题解决了,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关键和首要的因素。 [2006-03-21 16:51:54]
[网友]联合国人口司司长曾经说,全国人口在同一列车上,我们不知道终点在哪里,但是我们知道未来的方向,那就是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请问您有何见解? [2006-03-21 16:51:24]
[张维庆]这位网友提得很好。我们国家的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从2004年才开始,2005年结出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两个最高决策机关对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的成果给予了较高评价,作了充分肯定。贾庆林主席请我到全国政协会议上去讲。他就说:我听了这么多的战略研究报告,感觉两个研究报告最好,第一个是科学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第二个就是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研究的成果一些主要的东西都体现在这次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纲要中,我希望大家把这个纲要认真地读一读,如果有条件的,我们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也将会公开发表,你对照一下,就可以看出中央对这个报告的重视。 [2006-03-21 16:49:48]
[网友]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成果陆续问世,这是历史上不曾见到的好事。可是,这些成果怎样运用才能更有效果?请问,国家在这个方面是否有所考虑?是否能出台一些制度加以约束? [2006-03-21 16:49:02]
[张维庆]没有这么严重,现在各个部门都在举报,对于违法行为,大家举报这是一件好事,促进大家增强法律意识有什么不好。举报是公民的权利,你违反了,人家监督你、举报你,包括我张维庆,也要接受大家的监督,有什么不可以?怎么就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怎么就影响了和谐社会呢?和谐社会就是违法了不让举报、不接受别人的监督?那就更不和谐了。 [2006-03-21 16:47:51]
[网友]目前不少农村计生政策是“依靠群众,举报有奖”。这种举报制度也大大打击了群众和村干部之间的信任感,大大影响了群众间的感情和乡情,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2006-03-21 16:47:33]
[张维庆]至于说计划生育工作放松了,这是一些人的误解和错觉,我们计划生育工作没有放松。有些人说现在只奖不罚了,不是那么回事,我们奖励扶助,对计划生育工作是有利的,是老百姓拥护和欢迎的。这样做下去,只会有利于促进计划生育工作,不会起负面效应。至于不罚了,那是不可能的,中国这么大,法律法规规定的。所以奖励和处罚,两手都要硬。在一部分地方群众超生,就是因为有个别党员干部带头超生,管住党员干部,事情就好办。中国的老百姓是最善良、最朴实、也是最通情达理的,群众不怕政策严,就怕政策不公,领导干部做到了,老百姓跟着走。村看村、户看户,老百姓看党支部,老百姓看村干部。你能超,我为什么不能超?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2006-03-21 16:45:34]
[网友]人们总是有“农民超生最厉害”惯性思维,在一些地区,城市居民和干部超生问题也很严重。现在人口和计划生育问题不仅严重,而且危险!严了10多年,有人麻痹了,有人烦了。网友秦声音:现在感觉到计划生育工作放松了,放松的原因是现在只奖不罚了。 [2006-03-21 16:45:06]
[张维庆]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者也要适应新的情况、新的形势和新的问题,不断转变自己的工作思路,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不能固守过去的老办法、老框框、老经验,这是不行的。现在大家常说的话叫老办法不能用,确实不能用。侵犯群众合法权益的事就不能用,这是必须的。说硬办法不敢用,我认为只要法律法规规定的硬办法,法律就是强制性的,那你就大胆用,为什么不敢用?说软办法不顶用,我不这么看,“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说计划生育干部走进千家万户,说尽千言万语,历尽千辛万苦。老百姓是通情达理的,只要你说到他的心里去,帮助解决他的实际问题,我认为软办法很管用。我们是计划生育工作者,我们也要提高素质和能力。我有三条做人原则:第一,不怨天尤人,要有自信。第二,不妄自菲薄。第三,不随波逐流。做一个计划生育工作者,既然党和人民相信我们,把我们放在这个岗位,我们就要有不辱使命的责任感,去创新、去努力。 [2006-03-21 16:41:26]
[网友]公安部门的户口登记已严重制约人口计生工作的开展,现在上户口或办理一般证明都不用经过计生审核了。人口计生部门要想发挥好“人口”的职能,必须在户籍、婚姻登记、劳动保障等方面有参与权才能做好这项工作。 [2006-03-21 16:40:54]
[张维庆]应该说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是我们的重点,也是我们的难点。在局部地区,可能有这位网友说的状况。但是从全国大局来看,我认为这30多年来,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实现了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基本转变,有效地控制了农村人口的过快增长,为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生态环境的改善,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个判断是没有错误的。至于个别地方、少数地方存在的问题,什么时候都会有,局部地区、少数地方的问题不难解决,只要我们重视就能解决。 [2006-03-21 16:39:49]
[网友]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存在以下问题:乡村计生经费严重不足;技术服务机构人员少、规模小,而服务范围大,很难保证经常性开展工作;乡村人员待遇低,工作积极性不高;对模范的计生户在现在奖励的基础上还应提高奖励标准。 [2006-03-21 16:39:33]
[张维庆]我们通过各种方式正在逐步地解决这些问题。第一,奖励扶助力度比较小,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因为这件事情比较难,所以我在这里也要替我们基层的计划生育干部呼吁一下,为什么?因为我张维庆,我在政府当副省长的时候,门庭若市,求我的人很多,我手中的权力比较大,很多事情我可以马上作主。但是我到了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当主任,官升了一级,权力小了不少。很多大量的工作都需要去协调、争取和开发,才能够得到理解和支持。我品尝了当人口计生委主任的酸甜苦辣,不是我张维庆能力不行,是这个部门的权力和责任不能完全对等,要求我们的素质、要求我们的境界、要求我们的能力是特别高的,我要呼吁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既然把计划生育作为国家基本国策,我们要同心协力、齐抓共管,才能把这个事情做好。我给你算个帐,奖励扶助对农村的部分计划生育家庭,父母年满60岁,每年每人不低于600块钱的扶助金,就这一项政策缓解了150多万家庭的后顾之忧。老百姓得到政府发给他们的一点点扶助金,就高呼“共产党万岁”这个多年来久违的口号。中央财政拿了多少钱?4亿多。总数是8个亿。这么一点点钱,老百姓就感激,就喊“共产党万岁”,那这个钱为什么就不能多花一点儿在老百姓身上?工人、农民是我们国家执政的基础,给他们多花点钱,让他们拥护共产党,我们的执政地位不就巩固了吗? [2006-03-21 16:39:07]
[张维庆 ]我想这些网民相当一部分都是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者。我作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非常感谢他们在基层从事天下第一难的工作,为我国人口的有效控制、为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倾注的心血和努力,没有他们的心血和努力,我们少生不了4亿人口,我们国家也不会有今天,党和人民会永远铭记他们的功绩、铭记他们的奉献。第二,计划生育本来就是天下第一难,过去是天下第一难,今天和将来一段时间仍然是天下第一难,不过难的内容和难的程度有所差别而已。大家提出的这些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至少在一部分地区还是比较严重的。 [2006-03-21 16:35:03]
[主持人]很多网友都非常关心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有的就是基层工作人员,他们要求认可基层工作的成绩,反映基层工作的难度。我大致的总结了一下,他们认为目前基层计划生育工作存在以下困难:奖励的力度太弱;依法惩罚的力度不够;部门不配合;基层计划生育的管理与服务机构濒临倒闭;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经费奇缺;计划生育行政执法难;综合治理难度大;对人口计生干部待遇有待提高。并发出,“基层的计划生育工作真难啊!”的感慨。您怎么看? [2006-03-21 16:33:29]
[张维庆 ]这位网民提得有道理。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首先要看对象。第一,流动人口的主体有利于计划生育,因为他们要务工经商,要花精力去挣钱、养家糊口,还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去多生孩子,总体上是有利于计划生育的。第二,流动人口的主体——农民工,是产业工人的一部分,我们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不光是计划生育的问题,应该体现对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保护、对流动人口国民待遇,至少是务工经商这一部分人,应该对他们与当地的常住人口以国民待遇、市民待遇同等对待。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应该像这位网民说的,怎么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确实是需要我们改进的。 [2006-03-21 16:29:41]
[网友]关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现在的症结是管没有管到点子上,管理是一些有明确经济目的外出务工经商的人,而不是单纯以非法生育为目的的人,给市场经济的人财物自由流动制造了障碍.建议关键在生孕环节和居住环节加强监管和部门的协作。 [2006-03-21 16:28:42]
[张维庆]老龄化问题首先是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种表现和结果。建国初期,我们平均寿命不到40岁,现在平均寿命71岁。20世纪末,中国和世界一样,都跨入了老龄化的门槛。20世纪末跨入这个门槛,那60岁以上的老人和计划生育有什么关系?没有任何关系,70年代初才推行计划生育。所以进入老龄化阶段的老龄化人口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它并不是生育政策导致的。李光耀这个话在什么时候讲的,我还没有看到。但是这个和我国的生育政策,至少从进入老龄社会这一段没有关系。第二,老龄化的加速与严格的生育政策有关。就是从进入老龄社会以后,老龄化速度快了,这与生育政策是有关系的。解决老龄化问题是很大很大一篇文章,也希望这位网民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大家群策群力,来研究应对老龄化的措施。很多国家进入老龄社会的,他们没有我们这么严格的生育政策,也在向老龄化阶段迈进,这跟放开生育二胎有什么关系呢? [2006-03-21 16:25:49]
[主持人]有网友引用李光耀的话,认为中国人口老龄化是“严厉的一个孩子生育政策导致的结果。至今还没有一个国家是在致富以前就先老化的。”印度目前的平均年龄是26岁,中国却是33岁。认为只有放宽生育政策才是一种根除今后老龄化社会及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各种恶果的治本行为。 [2006-03-21 16:25:09]
[张维庆]总书记提出,让我们在“十一五”末,用5年左右的时间,遏制住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势头。要完成这个任务,从目前的状况来看,综合治理的力度还不够,在国务院的领导下,采取强有力措施,把升高的势头先遏制住,然后再谈逐步恢复正常。我在这里呼吁一下,呼吁我们的立法机关要重视,通过法律手段打击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和终止人工妊娠的行为,有这个尚方宝剑,有这个法律制裁,那有些人就不敢触这个高压线,没有这个高压线,他就不在乎。我希望立法机关和人大代表从关注中华民族未来素质的高度,通过对刑法的修改。 [2006-03-21 16:24:17]
[张维庆 ]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这位网友不是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者就是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热情志愿者。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现在国家人口计生委开展了“关爱女孩行动”,它不完全冲着出生人口性别比来的,还有其他问题要解决,但是它是重要目标之一。婚育新风进万家问题,倡导婚育文明新风,采取政治的、经济的、教育的、法律的综合手段,才能够把出生性别比的问题解决好。但是解决这个问题,难度很大,时间也绝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够奏效的。 [2006-03-21 16:21:42]
[网友]国家人口计生委开展的关爱女孩行动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但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动员与配合,而且需要努力上几十年的时间,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请问张主任对此有哪些设想? [2006-03-21 16:21:16]
[张维庆]这位网民提得问题非常好,你关注的这个问题我认为也非常重要。婚姻登记条例出台以后,在客观上造成了婚检的大幅度下降。所以卫生部门担忧,我们人口计划生育部门也担忧,许多专家学者、领导同志也担忧,就是出生缺陷会不会升高。所以我认为这位网民关心的事情是非常重要的。当然现在婚检大幅度下降,会不会导致出生缺陷升高,还在争论,我认为没有争论的必要,那肯定要升高,没有问题。因为源头上放开了,不去堵,那病毒、细菌肯定要乘虚而入。但是这个问题确实要引起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国务院的各位副总理、国务委员华建敏同志都高度重视,最近国务院就这个问题,专门有一个加强婚检的精神,当然完全恢复到过去一律强制性的,恐怕也很难。我们要通过多种方式,让绝大多数人参加婚检,在艾滋病高发地区,应该强制,如果不强制,那是不得了的事情。 [2006-03-21 16:18:07]
[网友]关于出生缺陷问题,国家对这一问题已经纳入“十一五”规划,建议尽早进入实施阶段,没有哪一个问题比这个问题更迫切,要知道一个残疾儿的出生,也就意味着新增了一个贫困家庭,尤其是农村。 [2006-03-21 16:15:25]
[张维庆]他讲得有一定道理。但是有一点他讲得不够全面。人口众多始终是中国面临的基本国情,这个不能够有丝毫的改变。为什么?中国用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1%的人口,这是基本的事实。中国人均只有1.4亩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你还能说人口众多不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吗?其他他说得都对。 [2006-03-21 16:12:34]
[网友]今天中国人口最大的问题不是人口过多,而是性别比例失衡和人口老龄化,而现行的一对夫妇只准生一胎的政策必将加剧这两个问题。科学的人口政策,应当同时考虑人口数量与人口结构的双目标优化,不是一味地减少人口数量而听任人口结构恶化。 [2006-03-21 16:12:07]
[张维庆]我认为应该。因为孩子是祖国的花朵,虽然他们父母违反了计划生育的政策,但是孩子是无辜的,孩子同样应该享受“两免一补”的政策。但是这里对计划生育的家庭,各级党委政府能不能够考虑,在普遍进行“两免一补”的基础上,再给他们一些优惠政策,体现一下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关心和厚爱。我想这是应该的。 [2006-03-21 16:10:48]
[网友]对于国家出台的对西部地区小学生实行“两免一补”的政策,是否将合法生育的孩子与违法生育的孩子区别对待呢,是否超生的孩子不应该享受这个政策呢? [2006-03-21 16:10:15]
[张维庆]农村的政策比城市稍微宽一点,主要是从农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状况和面临的困难,作出的符合他们未来发展要求的决策。现在农村和城市差距拉得这么大,收入差距是3.22:1,甚至是6:1,不管是多少比例,差距拉得越来越大。这种差距拉大以后,反过来指责农民愚昧、农民文化素质低,公道不公道?我们和农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本人也是农民出身的,无非是做了共和国的部长,怎么能把农民忘掉呢?当然从教育程度讲,城市条件肯定比相当一部分农村条件要好,这是事实。但我们首先要考虑一下农民群众的实际生活水平。现在城里人,你叫他去农村,你给他一万块钱,他都不去,他不愿意在山沟里受苦。你又不愿意,老百姓有实际困难又没有人去解决,你现在说他们素质低,不公道。 [2006-03-21 16:10:13]
[张维庆]这个问题可能是问得相当广泛的问题。领导干部在问,城市的知识层在问,包括大学生也在问,都认为好象我们的生育政策是一种逆淘汰。这个看法其实是不对的。我记得2001年我作客新华网就回答了这个问题,5年之后还有不少人在问这个问题,可见这个问题非常顽固。对中国农民怎么看,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现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首先是对中国农民怎么看、怎么认识?我认为中国农民素质不低。第一,他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由毛泽东同志领导,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建立了新中国。第二,中国农民是改革开放的主力军。1978年、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农民率先举起了改革的旗帜。安徽凤阳县农民举起改革的旗帜。经过短短三四年的努力,解决了中国的吃饭问题。继而揭开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一页。他素质低,能举改革的旗帜吗?第三,中国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中央提出要解决“三农”问题,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要实现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不依靠农民能实现吗?不把8亿农民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出来,能成功吗?所以中国农民素质不低。 [2006-03-21 16:06:10]
[主持人]您刚才谈到生育政策当中有一点,对农村和城市还是有区别的,很多网友对这个有看法?而且认为城市很多人素质比较高,对孩子教育好一些。在农村各个方面的水平都会有一些跟城市没法比的地方。在这种前提下,让农村生的更多,让城市生的更少,会不会造成人口素质的差别? [2006-03-21 16:05:16]
[张维庆]对少数领导干部和富人、名人有没有生育的特权?没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现在确实有少数领导干部、党员干部,有少数富人、名人违反法律法规进行生育。他们同样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党纪的处理。这个没有什么特权可讲的。但是由于我们现在的管理不到位、工作力度不到位,加上其他错综复杂的原因,所以使老百姓感觉到他们有特权,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2006-03-21 16:03:56]
[网友]在生育上,应享受同等的生育政策。许多名人、明星、私企老板都生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孩子(一夫一妻所生),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否存在特权或黑洞? [2006-03-21 16:03:24]
[张维庆]当然有时间表。到21世纪30年代中期零增长时,到那时候再放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人口变化是周期性比较长的东西,肯定有时间表。但是这个时间表我现在不能说,由我们的专家认真研究,改革还在不断发展,有不同的历史阶段,我们人口也一样。 [2006-03-21 16:00:50]
[网友]请问:中国有没有一个放开人口控制的时间表? [2006-03-21 16:00:08]
[张维庆]但是这个问题我讲了,我又担心少数人炒作,说张维庆说了,未来什么时候又要调政策。这个政策是一个阶段性政策,不是永远不变的政策,但是现阶段我们必须稳定,稳定必须坚持“四个不动摇”。第一,坚持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第二,坚持稳定基层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和队伍不动摇。第三,坚持创新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不动摇。第四,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动摇。这是最重要的。如果做到这“四个坚持”,我们度过了生育高峰,化解了生育风险,未来的适当时候,由中央审时度势,作出决策。 [2006-03-21 15:59:48]
[张维庆]刚才我说过,第一,中国现行的生育政策不是一胎政策。第二,中国现行的生育政策是一个阶段性的政策,不是一劳永逸的政策。第三,中国的现行生育政策发展到一定阶段,要根据当时的形势变化,由中央来决策是否作出生育政策的调整。至于什么时候,那是中央决策的问题。我现在只能说,“十一五”期间,面对第四次生育高峰,我们必须保持生育政策的基本稳定,这不影响我们在未来适当时候,根据中国人口发展规律、人口与资源环境变动的关系,以及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适时、适度的,在总体稳定的条件下调整生育政策。 [2006-03-21 15:56:40]
[网友]怀疑一胎政策是否过时,从提高人口质量、防止老龄化及避免一胎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的角度,强烈建议改进“一胎制的计划生育”国策。 [2006-03-21 15:55:43]
[张维庆] 我国的生育政策,大家不要老说是一胎政策,这是美国少数反华势力给我们戴上的帽子。我们的生育政策不是一胎政策。在城市大家以为好象是一胎政策,但是城市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可以生两个孩子,怎么就是一胎呢?在农村,京津沪渝以及江苏、四川,这些地方是一个孩子的政策,但是边远山区也是允许生两个的。还有青海、宁夏、云南、新疆和海南,生育政策定的就是一对夫妇可以生两个孩子。像新疆牧区是“234”的政策。新疆少数民族还有生4个孩子的政策。像西藏,农民和牧民就是自由生育,自由选择,没有生育数量的限制。我们国家这么大,生育政策是一种多样化的政策,不是一胎政策。我希望大家再不要受美国少数人的影响,对我们的政策作出曲解。我们现在的政策不是一胎政策,是从实际情况出发,被大多数群众接受的、符合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政策。 [2006-03-21 15:55:43]
[张维庆]生育政策是个比较敏感的问题,一度时期,网上讨论的也比较热烈。实际上对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者造成很大的压力。说政策要变了,政策要调整了,现在计划生育抓得不紧了,要放松了。舆论这么一造,老百姓生育观念和生育政策本来就有比较大的差距,再这么一放风,很多领导干部都问我,“计划生育政策是不是要调整了?”实际上在局部地区已经导致了人口生育水平的反弹,但还没有造成全局性、大面积性的影响。所以我非常担心这件事情。 [2006-03-21 15:51:07]
[主持人]请张主任介绍一下我们国家生育政策的主要内容。 [2006-03-21 15:50:25]
[张维庆]其实我刚才已经讲了,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第一,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问题。第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问题,有效地进行出生缺陷的干预。第三,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问题。现在出生性别比比较高,现在大家普遍认为是119—121之间,如果这个长期持续居高不下的话,那造成的婚姻挤压问题也是不可低估的。第四,流动人口的合理、有序流动和根据功能区域的划分,有计划的迁移。第五,人口老龄化问题。 [2006-03-21 15:48:41]
[网友]请问“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具体指哪些方面? [2006-03-21 15:47:49]
[张维庆]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既要稳定低生育水平,减少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又要重视人口素质的问题,要把人口压力变成人力资源的优势,变成人力资本的强势。又面临人口结构问题,包括出生人口性别比、老龄化的问题,这是中国必须面对的未来问题。如果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解决不好,老龄化问题应对不好,对中国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另外还有流动人口、迁移人口。现在中国流动人口群体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现在公布是1.5亿,跨省际的流动人口在4000—5000万之间。这么庞大的人口在省际间流动,如果处于无序状态,带来的问题也会相当大、相当多。还有人口与资源、环境问题。现在资源约束性我们看得很明显,石油、能源、水、耕地等压力,我们已经看得很清楚了。但是还有环境的压力,现在我们的环境是总体恶化、局部改善,如果人没有一个好的生态环境,一切都化为乌有。这些都要统筹考虑,我们要高度重视中国的人口安全问题,这是国家最基础的安全。 [2006-03-21 15:47:35]
[张维庆]人口安全概念是国家人口计生委提出的。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以后,我们冷静清晰地分析我国的人口形势,提出了人口安全的概念。简单地说,人口安全就是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区域、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条件下,由于人口问题可能引发的危机,能够得到避免或者化解,这就叫人口安全。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人口安全是属于人类安全的一个方面。人类安全首先是人口安全,也属于非传统安全观的一个方面。过去讲到安全都是外来的侵略、军事这些。现在叫非传统安全观,比如信息安全、粮食安全、人口安全等。为什么要提出人口安全的概念?因为我们现在面临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006-03-21 15:41:40]
[网友]现在很多媒体都在说人口安全问题,请问张主任,什么是人口安全,我国当前存在哪些人口安全问题? [2006-03-21 15:40:47]
[张维庆]忧在什么地方呢?这位网友说大家是不是都麻木了?我觉得没有麻木,只是我们要警惕忽视人口和计划生育的状况,要改变那种出大事、大重视、大解决,不出事、不重视、不解决,甚至是忽视的状况,那是我们的悲哀。 [2006-03-21 15:38:37]
[张维庆]我想这位网民可能是计划生育的工作者。感谢这位网友的提问。近几年“两会”对计划生育工作的议案和提案越来越少,对这个现象怎么看?从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来看叫有喜有忧。喜的是什么呢?过去计划生育作为天下第一难事,主要通过强有力的行政手段来搞计划生育工作。那时候把基层干部叫做“三要”,要粮、要钱、要命,那时候党群、干群关系比较紧张。因此在“两会”上对计划生育问题的反映比较多,也比较强烈。现在少了,说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工作方法转变了,基本上进入了正常健康发展的轨道,也说明我们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者对人民群众的管理和服务,特别是在服务中加强管理的做法,得到了群众的认可、支持,特别是奖励扶助政策、利益导向机制,进一步推动了这个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转变,这是我感到高兴的地方。 [2006-03-21 15:36:25]
[网友]人口问题其实真到了危险时刻了,可惜上至国务院、全国人大代表下至基层,人们都麻木了,今年没有听说多少人口或计划生育提案、议案就是明显的事例。一个可怕的事实:如今计划生育已演变为计生一个部门的事情了,不再是事关全局的一项工作了。 [2006-03-21 15:35:49]
[张维庆]谢谢这位叫月光花朵的网友,名字起得不错。实际上这个问题他说得不对,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和汉族是一样的。在一部分地区,中国的生育政策比较宽。什么原因呢?主要是生存的条件不同,比如说在山大沟深的贫困山区,人民群众有很多实际困难,生一个孩子的风险很大,死亡率又比较高,生存条件又比较恶劣。考虑到群众的实际困难,生育政策适当放宽了一点。这不仅仅是针对少数民族放宽了,汉族也一样。像中国的5个省,比如青海、宁夏、云南等,这些地方生存条件相对差一点,群众的实际困难相对多一点,孩子生下来的死亡率相对高一点,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那就需要适当的放宽生育政策。这个不光是针对少数民族放宽了,少数民族生存的地方大多数都在条件比较艰苦的山区和贫困地区,适当放宽一点有利于少数民族的发展,但是他们也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所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对少数民族繁荣、团结、发展和进步,绝对是有好处的,这是少数民族接受的。 [2006-03-21 15:32:29]
[主持人]有网友对汉族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下降表示担忧。认为现在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几乎完全是针对汉族人的,对少数民族基本不加限制,2005年末少数民族人口所占比例已经是9.44%,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继续实行,汉族人口比例还将下降,势必加剧少数民族地区分裂的进程。 [2006-03-21 15:31:46]
[张维庆]这个3.13,我分析不光是农村家庭的3.13,是全国平均水平。现在城市人口占到全国的36%左右,农村人口占到67%左右,最新数字,城市人口比这个数字还要多一点儿。全国平均下来大概3.2左右。这个估计过于乐观了,因为由多种因素统计的。比如单亲家庭没有算,现在城市里至少有六七百万大龄女青年不结婚的。还有人户分离的家庭。户口在这个地方我统计上了,但是人不在这个地方,那就没有统计。还有不生孩子的家庭,现在在城市里,很多年轻人不愿意要孩子,认为我要潇洒走一回,我要自由地生活,不愿意承担任何责任和负担,这些都要计算进去,平均下来是这么一个概念。所以不能简单地拿平均概念去解释复杂的家庭组合。 [2006-03-21 15:28:50]
[主持人]国家2005年末进行的人口普查,在平均每户人口只有3.13的情况下,能出现农民严重超生的问题吗? [2006-03-21 15:28:18]
[张维庆]人口的增长有自身的规律,就是经济发展的水平、教育文化的水平、人们自身素质的水平,加上各种环境影响的综合效应,体现在人口自身发展的规律上。所以这位网友说总和生育率达到1.8人口就不增长了,那不是事实,达到了1.8还要继续增长。按照现在的水平,每年出生在1600万人左右。按照中国目前的死亡率千分之六左右来计算,净增人口在800万左右。这是没有任何可以怀疑的地方。就是每年就要净增这么多人。因为我们有13亿人的基数,到什么时候才能实现零增长呢?根据我们预测,乐观的估计,在21世纪的30年代中期,有可能实现零增长。 [2006-03-21 15:26:27]
[网友]从78年开始,国家已经实行了28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城内基本上一对夫妇一个孩子,农村大部分也是一对夫妇两个孩子,按道理,现在的人口应当是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怎么还会出现新的人口出生高峰期? [2006-03-21 15:26:02]
[张维庆]对低生育水平担忧,不仅他担忧,我觉得他有忧国忧民的意识,我也担忧。我担忧什么呢?如果生育水平过低,将来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人口结构问题、人口素质问题,人口流动和迁移问题,人口老龄化的应对问题,以及人口自身存在的各方面问题。因为人口周期性调整的时间很长,一旦决策失误,带来的后果往往是不可逆的。所以我们在人口政策的决策上和人口形势的判断上,必须采取十分谨慎的态度,经过大量科学的调查、研究、分析,我们来确定应该怎么办,不应该怎么办。 [2006-03-21 15:23:26]
[张维庆]我不知道这位网民是不是对人口方面有特别的研究。我们确定总和生育率的数据是中国的人口学家参照联合国的数据和有关人口专家提供的数据,多种数据综合比较的结果。国家人口计生委和国家统计局对这个数字是非常谨慎的,没有科学性我们是不能随便确定的。根据大多数学者的意见,我们国家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应该在1.7—1.8之间,这是经过科学测算的数据,不是哪个人说的,更不是我个人说了算的数据。当然有个别专家认为中国生育率不是1.7—1.8,是1.5,当然这毕竟是个别人的观点。 [2006-03-21 15:19:27]
[主持人]有网友质疑目前的总和生育率为1.8过高,认为目前的总和生育率为1.3左右,并以日本为例,对目前过低的生育水平对未来的影响表示担忧。 [2006-03-21 15:18:45]
[张维庆]我们很理解老百姓的心愿,但是想一想,如果在生育高峰调整生育政策,那会带来什么后果呢?现在是一个半的政策,生育率是1.8。如果普遍可以生两个,那可能就是2.3、2.4,导致人口的反弹和回升,那对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产生更大的人口压力,对于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将会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尖锐,可持续发展的承载能力将受到极大地限制。 [2006-03-21 15:17:39]
[张维庆]第二,生育政策因为面临高峰不能调整,必须稳定,毫不动摇,这是“十一五”期间坚定不移的态度。现在因为调整生育政策在专家学者中间,在网民中间,在一部分官员中间,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议论。因为中国现在的生育水平已经降到1.8了,人口控制得不错,计划生育政策应该调整了。最典型的说法就是“奖一放二禁三”,就是提倡生两个孩子。当然,这种愿望符合大多数中国老百姓的要求,大多数老百姓希望生两个孩子,特别是一男一女,那不更好吗。 [2006-03-21 15:17:30]
[张维庆]这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13.7亿这个概念是我们国家人口计生委提出的。为什么提13.7亿呢?因为它面临着“十一五”时期的第四次生育高峰。根据专家预测,加上可能估计到目前工作的水平,以及瞒报、漏报的情况,我们想把目标定在13.7亿比较合适。但是现在中央“十一五”规划做了一个修正,把它改为13.6亿,就是把约束性的目标控制在13.6亿,我认为是一种从紧的要求,就是对计划生育工作,人口要控制得更好一点儿。我说这位网友不简单,他动脑子分析了中国的人口形势。 [2006-03-21 15:16:29]
[主持人]有位网友引了一篇文章。怀疑“十一五”期末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7亿(“十一五”规划为13.6亿)的目标过高,认为按照目前每年的净增人口数,2010年全国总人口不可能超过13.7亿,建议将生育政策调整为普遍生二胎。 [2006-03-21 15:16:03]
[张维庆]从这个情况来看,我们说第四次生育高峰是在低生育水平条件下的一个小的高峰,和前三次不一样。但是这次小的高峰,可能就像经济学家谈的“蝴蝶效应”。所以我们不要小看这次小高峰。既然来了,我们就要应对,所以低生育水平在小高峰到来的时候要稳得住,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无论如何不能动摇。 [2006-03-21 15:15:08]
[张维庆]第二,80年代中期,中国的生育政策做了调整。1980年时我们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1984年到1987年,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中央对生育政策进行了调整,在农村允许生了一个女孩子的再生一个孩子,这个生育政策的调整,所增加的相当一批人也已经进入生育年龄,他们也要结婚,也要生孩子,这也会增加一部分。 [2006-03-21 15:14:43]
[张维庆]因为我国的低生育水平主要是在20世纪90年代实现的。到1990年、1991年的时候,我们总和生育率降到2.1、2.0。到20世纪末降到1.8。“十一五”时期面临着第四次生育高峰。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1962年以后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1987年以后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现在是第四次生育高峰。第四次生育高峰是由哪些因素组成的呢?第一,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女将近1亿人,这1亿人70年代到现在,大部分是二十到三十岁了,这部分人进入了生育旺盛期,就该结婚了,结婚就要生孩子,这是很自然的事情。这个数量是为数不少的。 [2006-03-21 15:14:08]
[网友]请您谈一谈为什么我国“十一五”期间还要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2006-03-21 15:07:15]
[张维庆]根据人口专家计算,到1998年底少生了三亿多人。如果算到2005年底,少生了4亿多人,这是计划生育的因素,不包括经济发展的因素、教育文化水平提高的因素,也不包括人民生活改善的因素,这些属于经济发展方面,就因为计划生育的因素,这样算下来就少生4亿多人。如果这4亿多人加进去,我们总体小康水平能实现吗?我看是实现不了的。至于说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走的是不同的发展道路。当然发达国家现在的生育率也比较低,20多个发达国家的生育率降到了1.6左右。但是它是经过一百多年的漫长历史实现的。如果中国要自然地降到这个水平,恐怕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历史将会更漫长。我们只用了30年的时间,就几乎达到了发达国家需要一百多年的时间才能完成的人口控制目标。所以我说这个成绩是必须肯定的。 [2006-03-21 15:04:49]
[张维庆]这个问题回答是非常肯定的。首先,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经过30多年的努力,应该说是改革开放的政策和卓有成效的计划生育工作,使中国实现了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什么中国的计划生育成就功不可没或者叫功德无量呢?因为中国70年代初的总和生育率是5.83,也就是说一对夫妇生育的孩子数将近6个孩子。我们现在是什么水平呢?是1.8。就是不到两个孩子。 [2006-03-21 15:03:37]
[网友]您认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真的与实行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有直接关系吗?如果是这样,那么为什么有一些国家没有实行这样的政策,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程度却仍然很快? [2006-03-21 15:02:11]
[张维庆]你好。 [2006-03-21 15:01:30]
[主持人]今天,中国政府网邀请到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张维庆同志,就以上话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欢迎您,张主任。 [2006-03-21 15:00:11]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进入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人口问题始终是影响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经过30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国有效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进入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十一五”时期,我国将迎来第四次出生人口高峰,与此同时,人口素质、结构、分布等方面的问题正在加速成为影响我国人口安全的重要因素,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入了“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2006-03-21 14:5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