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互动
 
太湖巢湖水污染防治取得积极进展 但不可能"立竿见影"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4月30日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8年4月30日15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完善环保标准,推进环保工作”与网友在线交流。

    [网友 论坛常客]去年太湖等水域蓝藻大面积爆发,今年是否会重演去年的景象?在太湖、巢湖等湖泊治理上,政府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吴晓青]大家都很关心去年太湖蓝藻爆发之后的情况。根据近期我部组织专家初步分析的结果来看,太湖目前水质处于劣五类,营养状态为轻度至中度富营养状态,水体已形成“藻型生境条件”,意思就是藻类生长的条件、环境都具备了。劣五类就是地表水环境质量当中最差的。我们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一共是五类,一类水是最好的,五类水是最差的。一些主要污染物都超过了五类,我们就把它叫做劣五类。我们有一个水质标准,比如这个水里面氮磷、COD、悬浮物、重金属等很多指标。

    [主持人]哪些区域的水是比较好的?

    [吴晓青]远离城市的一些地方水质都比较好,比如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等,比如三江源、黄河源头,水质都是好的,都是属于一类水。我们国家有些湖泊水质也是比较好的,人为活动干扰比较少的地方,水质还是比较好的。但是一类水水质在我们国家已经很少了,不多。所以要敲响警钟。 

    刚才说到“藻型生境条件”已形成,这是污染长期积累形成的生态结果。太湖湖体内营养盐浓度长期全年在较高水平波动,即使完全切断外源污染,只要温度、水流、光照等条件适宜,蓝藻水华仍会大规模暴发。专家们认为这已经是一个常态,而非异常状态。这一现象即使在采取非常严格的治理措施的条件下,仍会延续三至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种状况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目前,南太湖问题比较突出。去年11月,浙江湖州市曾因为蓝藻水华影响了供水,今年1至3月,卫星遥感监测均发现该区域出现蓝藻水华。

    自无锡供水危机后,地方各级政府为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在太湖召开的湖泊污染防治座谈会的要求,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治污责任;二是加强立法,建立流域法规体系;三是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加强污染源监管;四是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污染治理力度;五是提高蓝藻水华应急处理能力,确保饮水安全。

    总的看来,太湖、巢湖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湖泊治理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蓝藻水华造成的不利影响,确保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两个确保”的要求。我部将继续高度关注太湖、巢湖流域蓝藻水华动态,督促地方继续落实各项措施,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每天都进行监测,通过人工监测、自动监测,包括卫星遥感监测。         

    点击进入本次访谈>>>>>>>>>>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