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互动
 
玉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纪实:科学重建新家园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6月13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6月13日电(记者吴晶晶、顾瑞珍、胡浩)在青海玉树地震发生两个月之际,《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正式发布。

    为科学编制这一规划,中科院等部门紧急开展了玉树灾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工作,通过对自然地理条件、地质灾害与工程水文地质、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等进行综合评价,提出了适宜重建的地域范围,成为规划编制的重要基础和依据。

    紧急行动,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刻迎难而上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7.1级强烈地震让玉树这片三江源头的美丽土地紧紧揪住了全国人民的心。

    正在外地出差的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樊杰也第一时间获知了地震的消息。作为一名地理资源研究、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专家,樊杰不仅焦急地关注着灾情和救灾情况,更对灾区很快就将面临的恢复重建有着清醒的判断。

    他知道,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通常有两个重要前提,一个是灾害损失评估,另一个是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玉树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恢复重建中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评价尤为重要。

    2008年汶川地震后,中科院曾牵头完成了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工作,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当时,樊杰正是这项工作的专家组组长、项目首席科学家。

    樊杰第一时间拨通了地理资源所所长刘毅的电话。在电话中,他主动请缨,表示将时刻待命,只要国家需要,立刻就可以投入玉树灾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工作。

    灾情就是命令!事实上,地震当天,中科院就紧急启动了科技救灾工作。短短几天时间,地理资源所就围绕科技救灾和地震灾害评估等撰写了12份应急研究报告。樊杰等十余位专家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交了《关于青海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建议》,全面阐述了灾后重建规划需重点关注的问题,就灾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提出了具体政策建议。

    随着灾区恢复重建工作逐步提上日程,4月24日,国家决定,把玉树地震灾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工作再次交给中科院。这项工作由中科院牵头负责,地震局、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气象局和青海省等参加,要求于5月中旬完成评价报告。

    时间紧,任务重!中科院上下立即快速而高效地运作起来。25日,《玉树灾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工作方案》起草完成;26日,评价工作方案获得通过,成立了以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为组长、党组副书记方新为副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组建了地理资源所牵头,地质地球所、遥感所参加的项目组;27日,项目组召开会议,讨论评价工作的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评价工作正式展开。

    整个评价项目被分成了4大类指标和12个单项指标,包括水土资源、光热条件、生态脆弱性与重要性、地震地质、地质次生灾害、工程和水文地质、人口与城市化、畜牧业发展、旅游资源、基础设施建设等,并迅速分派给了具备相关技术力量的三个研究所。

    在此后的十余天时间里,由106名科技人员组成的应急研究团队进入了战斗状态,把全部精力投入了玉树灾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工作中。

    “接到这项任务,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再次担任项目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的樊杰回想起那段日子深有感触:“尤其我们很快又得到通知,提交成果的日期提前到了5月10日,这样留给大家工作的时间实际上只有10天左右。”

    尽管这样,项目组全体成员仍对完成好国家交予的任务充满信心,大家表示要以高度的责任心、认真的科学态度,争分夺秒,刻苦努力,为重建一个吉祥安康、美好和谐的新玉树,贡献自己的力量。

    夜以继日,竭尽全力完成好国家交予的神圣使命

    4月27日,项目启动的当晚,地理资源所所长刘毅即带领樊杰等项目组成员前往青海开展紧急调研。调研组在青海详细了解了玉树灾区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相关部门共同分析了面临的困难、需要解决的问题等,并围绕城镇重建、居民点选址、社会经济发展等,分别到有关部门收集资料。

    “玉树地处青藏高原、三江源头,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玉树灾区的恢复重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保证安全、保护生态。”刘毅说。

    一整天马不停蹄地走访调研后,调研组成员不顾辛劳,又连夜启程于29日凌晨返回北京,抓紧开展资料整理和分析评价工作。“这次对青海的紧急调研虽然时间很短,但我们非常有效地了解了灾区最新情况,进一步补充了资料。”刘毅说。

    此时,玉树灾区仍处在救援工作的紧要关头,时间和条件都不允许组织大批人员前去开展实地考察。尽管如此,凭借中科院在资源环境科学领域长期的研究积累,相关研究所在玉树地区良好的科考基础,以及在汶川地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工作中获取的经验,项目组对很好地完成任务仍是充满信心。

    “我们有长期的科学积累,有一支过硬的科研队伍,有充分的技术力量,对灾害应急评估工作也有较多经验。”刘毅介绍说,参加项目的很多科研人员曾经到玉树等高原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工作。“我们刚刚在那里完成了三江源生态保护、青海省和玉树州旅游规划这两个大的项目,可以说对灾区的情况有充分的了解。”

    “在做汶川地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时候我们走了很多弯路,这一次技术路线就比较熟悉了,大大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樊杰说。

    项目组同时与地震局、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气象局等单位开展了紧密的合作。“一些基础数据的采集和分析都是由各部门提供的,比如中国地震局提供地震烈度区划图,国土资源部负责排查灾区次生灾害,他们的最新资料数据都是第一时间提供给我们。同时我们也通过有机互动、研讨交流,让报告逐步修正完善。”樊杰说。

    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不同部门之间拧成了一股绳;参与项目的106名科研人员更是不计任何条件地投入工作。

    “大家平均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很多人那几天都是趁着计算机运转的间隙赶紧躺下休息一会儿。”樊杰说。

    为了科学高效地完成评价工作,大家团结合作,有的人把自己准备做论文的数据资料拿了出来,有的人放弃了其他更好的工作机会。由于各部门提供的数据都是动态调整的,有时候新的数据来了,把前面的工作都推翻了,大家没有任何怨言,抓紧时间重新开始。

    科学严谨,为编制重建规划发挥基础作用

    经过几天连续奋战,5月5日,各小组都按时提交了单项指标评价结果;8日中午,综合集成报告初步论证通过。

    5月8日下午,新鲜出炉的报告立即接受了来自各部门代表和专家的检验,并受到一致肯定。随后,项目组又加紧对评价方案和报告做最后的修改完善。

    10日,包含了30万字、87张图片、18张表格的研究报告按时提交至国家发展改革委。

    “评价报告得出了几个主要结论:一是提出了‘就地重建、局部避让’的整体评价,这是基于对当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基本判断,我们认为灾区局部破坏严重,整体破坏有限。二是对灾区分区域的发展方向作了评价和科学界定,主要分为生态保护区、适度重建区、综合发展区等三类。三是对重灾区、极重灾区适宜重建的地域范围进行了精细评价。”樊杰介绍说。

    5月14日,玉树地震发生一个月之际,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举行第15次会议,原则同意《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报告》,并认为这次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内容全面,基础扎实,方法科学,工作严谨。报告关于就地重建、局部避让、积极设防、科学规划的建议,关于全区总体保护、重点城镇建设、适度复合发展、各地特色分工的地域空间布局,以及生态保护区、适度重建区、综合发展区的划分等重要结论,比较符合实际,对编制好灾后重建规划具有重要价值。

    “能为玉树灾区做一些事,我们感到很欣慰。更加重要的是,国家十分重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宏观决策更加尊重客观规律,这是决策科学化水平提升的表现。”樊杰说。

 
 
 相关链接
· 玉树抗震救灾军地联合指挥中心工程竣工投入使用
· 中央财政下拨玉树灾后恢复重建专项资金30亿元
· 中石油建千万吨级大油气田力保玉树重建油气供应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