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互动
 
党中央和国务院十分重视古籍保护工作 成效卓著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02日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7年3月2日下午15时,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

    [主持人]党中央和国务院十分重视古籍保护工作,建国以来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请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周和平]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心古籍保护工作。

    第一,收集保存大量的古籍,保护古籍的初步体系基本形成。中国的古籍过去除了藏在皇家、官家,多数是私藏。建国初期,政府费了很多力气收集各种形式的藏书,再存到图书馆、博物馆。一些志士仁人也把自己家藏的古籍捐给政府保管,比如捐给国家比较多的(郑振铎先生、周叔弢先生、陈垣先生、李一氓先生),很多著名的藏书家都把古籍捐给了国家。当时我们国家有很多藏书楼,像江南几大名楼:宁波天一阁,常熟的铁琴铜剑楼等著名藏书楼的古籍,当时有的还在楼里,有的已经流散到了民间。

    第二,出版、整理古籍,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对《永乐大典》、西夏文献等一系列大型古籍进行修复,使一批珍贵的古籍善本得到了保护。上世纪50年代还点校了《资治通鉴》等典籍,1958年国务院成立了古籍出版整理小组,一直到文革期间停止工作。文革不久又恢复了这个小组,出版、影印、翻译一批珍贵古籍。上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病中指示要团结图书馆的力量编辑古籍善本书目。1989年开始实施中华大典工程,将两万多种优秀古籍文献分成22个学科整理出版。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已经具备了比较规范的古籍修复技术。修复了上百万册古籍。

    新中国成立以前,在战争年代,我们党已经开始注重古籍的抢救和修护工作。著名的金代文献《中华大藏经》是佛教的一套典籍,曾经藏在山西省赵城县的广胜寺,应该说是非常珍贵的。日本侵略者占领山西之后,以各种借口到广胜寺,这时广胜寺的主持得到消息之后,向当时的八路军部队汇报。我们的部队派出地方武装来护送这批古籍,在战争非常艰苦的条件下,辗转很多地方。1949年4月,就调到当时的北平图书馆,也就是现在的国家图书馆。应该说新中国还没有成立之前,1949年5、6月份,当时华北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派修护人员对它进行修复,历时十几年时间,使这套古籍得到了完好的修复,成为整理中华大藏经重要的文献。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重视古籍、重视古籍文化一个典型的范例。

    第三,建立了古籍修复队伍。

    第四,最近几年,我们实施了一些重要的文化工程。1985年,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开始对全国古籍进行缩微复制。20多年来共拍摄善本3.2万种。2002年起,文化部财政部实施了中华再造善本工程,精选唐、宋、元时期的珍贵版本进行仿真影印,使珍贵稀有的善本“化身千百”,实现了“继绝存真,传本扬学”的目的。这样我们既保留了善本的文献价值,同时又保留了版本价值,使读者不但看到这本书,而且能够使用它。一期工程出了758种、8990册,这是新时期保护古籍工作一个成功的范例。这套书已经送到了100所大学。前两天中央财政出资,又颁赠给国家图书馆、省级图书馆各一套,使它发挥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这些工作对于保护古籍都是非常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