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互动
 
各级财政大力支持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建设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12月26日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7年12月26日15时,财政部社会保障司副司长由明春和余功斌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财政支持完善社保制度,妥善安排困难群众生活”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

    [主持人]有人说,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护线和安全网,网友“和谐社会”: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建设情况如何?国家在社会救助制度建设方面有什么政策规定?财政部门在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由明春]在社会保障这几大块里,社会救助是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最后一道安全网。这几年,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从制度内容来看,主要有这样几项。第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三,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第四,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制度。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的比较早,现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每年维持在2200多万人。这个制度本身的运行也比较成熟,城市低保被国外媒体认为是中国运行最好的生活保障制度之一。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今年刚刚建立,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今年,国务院要求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求已经建立这项制度的地区规范制度,没有建立制度的地区必须今年建成。低保资金怎么样能够公平、公开、公正的分配下去,用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身上,这也是我们下一步或者今后应该加强的重点工作。

    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国务院去年颁布了新修订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对五保供养工作进行了重新修订,目的是更加规范、更加有效。也明确了政府、集体和社会三方面的责任。

    城乡自然灾害救助制度已经运行多年,但是也有不少问题。比如说各级政府职责、财权划分问题,还有资金安全问题等,还有就是救助标准也要随着生活水平和物价的提高进行适当调整。这几年,财政部会同民政部已经三次提高了救灾补助标准,让灾区群众能够分享到社会发展的成果。 

    关于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农村医疗救助从2003年就开始,到去年年底,所有有农业人口的县都建立了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实行的相对晚一些,从2005年开始试点,到今年9月份,覆盖面在86%左右,还没有实现全覆盖。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是配合新农合,对于参加新农合有困难的农村居民,可以帮助他缴费。患大病,超过自费能力的部分,要从农村医疗救助里拿一部分钱帮助他。城市医疗救助制度也是帮助困难的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同时对于大病自费负担不起的,要从救助资金里拿一部分。对于这几项制度,财政部门主要是积极配合民政有关部门来建立完善有关制度,除此以外,财政的职能主要是体现在支持制度建立,安排资金投入。对于这几项社会救助制度,各级财政投入力度都在逐年增加,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补助力度也是逐年加大。

    除此,还有一项制度,就是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和这些制度相配套的,还有对贫困家庭的住房、教育等专项救助制度。这些制度构成了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基本框架。发挥财政职能,还有一点,就是加强各项社会救助资金管理,就是怎么样做到资金专款专用,真正用到救助对象的身上,提高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在这方面我们也出台了很多管理制度,促进各项救助制度的开展。用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中央财政今年安排了160亿,用于农村低保制度的补助是30亿,怎么样分配这个资金?我们为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在分配时采用因素法,选取有关因素,再设定每个因素所占的权重,最后按照一定的系数,经过严格计算得出分配数额。

    比如各地困难程度都是不一样的,我们部里专门有一个转移支付系数来体现各地财力困难程度。还比如说地方贫困人口的人数,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另外,我们还有一个工作成效系数,就是首先看地方政府投入多不多,不是说你投入多了我就少拿钱,而是你投入多了我还鼓励你。工作成效系数里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管理水平怎么样,使不使用动态管理,有劳动能力的人是不是鼓励他就业,而不是享受低保;资金管理方面有没有出现挤占挪用问题等。再有就是资金使用的进度,就是给你补助的资金是不是能够及时安排下去。通过这些因素来分配160个亿和30个亿,做到大家都是公平的。这些数据都来自国家统计局和有关统计年报,不用地方给我报人数,尽可能减少人为方面的因素,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这个钱是用在老百姓身上的,一定要花好,不能出问题,这也是救命钱。             

    >>>>>>>>>>>点击进入本次访谈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