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略合作伙伴高盛公司的协助下,工商银行研发出了以人民币为本金,内嵌多种外汇衍生产品的双币种结构性理财产品,并根据内嵌产品类型不同设计了分别同汇率、利率、商品、信用事件以及股票指数挂钩的五大类双币结构性理财产品。据悉,该套理财产品有望最近推出。
这项成果仅是工行与高盛自3月16日正式启动战略合作项目以来,在资金交易领域的合作进展成果之一。
工商银行新闻发言人透露,为全面落实双方战略合作的总体规划,该行与高盛共同制订了一个“7+1”合作计划。所谓“7”,就是双方成立了7个联合工作小组,负责合作项目的具体实施,它们分别是公司治理、风险管理、资金交易、资产管理、公司与投资银行、不良贷款管理、员工培训小组。此外的“+1”,则是由工行控股的香港上市银行工银亚洲,其将在发债及融资等方面与高盛在国内及国际市场上展开合作。
记者了解到,工商银行与高盛的项目合作非常具体,每个项目小组都确定了具体的合作目标和时间表。在公司治理领域,高盛正在帮助工行建立一套符合上市公司要求的信息披露系统,并在投资者关系管理方面给予工行帮助;同时,高盛还帮助工行建立一个对关联交易进行监控和管理的系统,从技术平台到制度政策方面给予帮助;在风险管理领域,高盛与工行正在共同对信贷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及职能分工进行研究,再造风险管理业务流程,设计一整套关于贷款组合风险管理的方法、模型和系统。
不过,这位发言人也表示,境外战略投资者的介入对于该行提升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无疑将起到重要和直接的作用,但毕竟再先进的管理模式也必须在一定的体系环境内才能正常运转,而中国的商业银行长期在这个体系内运作,积累了相当的经验。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的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目标导向应该不是“引资”而是“引智”,即由此学习和引进国际发达市场的银行先进服务理念、管理经验以及产品开发与维护的技术,以迅速提升中国银行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而并非迫于资本充足率达标压力而“引资”。(记者 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