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专题
 
代表委员评谢延信事迹:平凡人责任 社会和谐基础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06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记者姜雪丽、顾立林、刘羊旸)河南焦作煤矿工人谢延信在前妻去世后,无微不至地照顾她的双亲和智障弟弟的事迹,引起了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们的广泛反响。他们认为,谢延信的事迹给和谐社会建设带来启示——平凡人的责任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焦作市市长助理姚天恩说:“作为焦作人,我为家乡能涌现出这样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感到自豪。”

    虽然结婚后不久妻子就去世了,但谢延信仍然精心照顾瘫痪在床近18年的岳父,孝敬岳母,爱护妻子智障的弟弟,在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仍然坦然、乐观地面对。

    姚天恩说,谢延信的事迹在焦作地区家喻户晓。“大家都认为他的人品好,是个大好人。”

    他说,谢延信做的事很平凡,但平凡中包含着伟大。他坚持30多年孝敬照顾去世妻子的父母,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全国政协委员白虹光说,自己是从媒体上知道了谢延信的事迹。“谢延信让我想起了雷锋。雷锋是一名普通战士,谢延信是一名普通工人,但正是他们这种普通人给我们带来最真切的感动。

    白虹光说,谢延信是一个很有责任感的人,他把责任看得重如泰山。他提醒我们应该怎么做人,如果每个人都把这种对家庭的责任感扩大到对社会和工作,那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

    全国人大代表夏林认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应从构建和谐家庭做起。“如果每个家庭都和谐了,又何愁社会不和谐?”

    全国人大代表熊维政认为,“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孝道是道德修养的基本内涵,是维系家庭和谐的思想纽带。但不可否认,现在一些地方,传统的孝道受到了冲击。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有的对父母不管不问,有的甚至还打骂父母。

    熊维政说,谢延信能三十多年如一日照顾亡妻的三位亲人,在外人看来是不可能之举,但正是这种不可能之举感动了很多人。人们对谢延信的感动,也是对孝道传统回归的期盼,对新时代孝道精神的渴求。

    白虹光说,谢延信的事迹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复苏,他应该成为人们的楷模。

 
 
 相关链接
· 全国人大代表丛连彪:关注农民工"和谐家庭"问题
· 全国人大代表:不要把城里的垃圾推向农村和城郊
· 广州市市长张广宁:必须用抓经济的力度来抓环保
·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侧记:和谐的春天
· 曾庆红在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势头良好
· 贾庆林在参加北京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转变增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