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专题
 
杨一奔委员建议国家抢救培养东巴文化传人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07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记者 熊争艳 吴晶)黄色的东巴纸,上面除了有工整的中英文,还有万马奔腾般的东巴文字——现在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

    这张名片的主人是丽江市副市长杨一奔委员。这位纳西族女子,21岁时才从被称为“口袋底”的丽江第一次来到省城昆明。而今,她带着“保护东巴文化”的提案,来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

    杨一奔委员说,东巴文化代表纳西族文化精髓,主要包括民族传统信仰,东巴祭司及其宗教、民俗礼仪,用纳西象形文字书写的东巴古籍文献,以及东巴祭司所掌握的绘画、工艺制作、音乐、舞蹈等传统技艺。

    “因为东巴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是口传心授,所以保护和传承东巴文化具有极大的难度,是一项罕见的浩大记忆工程。”她说。

    她建议国家抢救培养东巴文化传人,对现存几位年迈东巴所掌握的绘画、刻塑、编扎、音乐、舞蹈等技艺和所能主持的仪式进行系统的录音、录像并整理出版。她还希望通过外交渠道将流散于国外的东巴古籍文献进行复制、翻译整理或设法收归国内。

    每一次身着民族服装出现在会场,杨一奔委员都会成为记者追逐的热点。从农民、知青、工人到文化局长、副市长,甚至进行了环球之旅,创作超过百万字,这个女委员身上充满传奇色彩。

    “我不觉得自己成功,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而老天也很厚爱我。”杨一奔委员说。

    她说,纳西族的“春节”马上就要到了,她要与其他几位纳西族的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一起在北京度过。

 
 
 相关链接
· 我国研制成功少数民族文字识别系统
· 中国文字整理与规范研究中心在北京师范大学挂牌
· 中国各民族文字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