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记者高风、刘云伶、熊争艳)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关心安全生产的代表委员呼吁,要加大事故查处工作力度,在依纪依法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员责任的同时,要对那些因玩忽职守、失职渎职、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等腐败行为酿成事故的政府有关部门相关人员,进行严肃惩处。
“畸形的发展观、政绩观是事故频发的温床。为此,各级政府一定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全国政协委员彭磷基直言不讳地指出。
彭磷基委员认为,在一些地方,“官出数字、数字出官”“报喜不报忧”的顽疾依然存在,此风不刹就会为安全事故发生埋下隐患。拿频繁发生的安全事故来说,国家的法律、法规在一些地方负责人眼中就是一纸空文。有些地方干部直接参与办厂办矿,或者收受贿赂,上下勾结,充当保护伞,致使一些非法业主有恃无恐,甚至公开对抗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专家指出,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对官员问责力度的加大,去年全国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比前年明显下降。但由于巨大利润所在,总有少数官员铤而走险,或者存在侥幸心理,导致事故的发生。
苏晓云委员说,防范安全事故是一个综合系统,涉及多个部门,只有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意识,通过政府的统一领导、统一协调才能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从而提高应对能力。
作为安全生产领域的权威专家,张宝明委员提醒各级地方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到,安全事故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对重大安全事故的处理一定要做到“四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得不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教训不吸取不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