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专题
 
关注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制"还留守孩子一个"家"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09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记者朱薇、田刚、孙洪磊)解决好“留守孩子”的教育管理难问题,不仅是解决教育断代问题,更关系着新农村建设的未来,这已成为全社会共识。在今年两会上,长期关注农村留守孩子问题的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刘明华带来“代理家长制”建议,为解决这一问题献计。

    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人数近2000万人,而且还有增长的趋势,其中70%是父母双双外出务工。农民工输出大市重庆约有“留守孩子”186万名,约占全市农村儿童总量的56.4%,占全国“留守孩子”总量的9.3%,问题比较突出。农村“留守孩子”教育管理难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农村教育中的突出问题。

    刘明华代表介绍说,“代理家长制”是通过基层组织建立起的由关心留守孩子的热心人组成关爱队伍,与“留守孩子”建立起学习、生活上的帮扶关系,由此解决家长长期不在家造成的亲情缺失、学习生活无人关照而形成的一系列问题。

    刘明华代表认为,“代理家长”具有义务监护人的性质,这是目前解决留守孩子问题最充满人性关怀、最因地制宜、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重庆市南川区已经在这方面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即将在重庆市全面推广,建议全国也能加以推广。”

    “代理家长的监护能力将影响到被监护儿童的人生,建立代理家长准入退出机制、‘留守、代理’跟踪机制等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刘明华代表说。

    刘明华代表建议,应加大对外出打工的家长、代理家长以及相关工作者的培训,并将此培训经费列为教育财政的专项预算,并联合民政、教育、妇联、共青团以及社区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相关链接
· 尤全喜代表:莫让农村留守儿童变成“新型文盲”
· “工业也要算亩产值”——一位西部代表的发展观
· 甘道明:以破釜沉舟的决心推进节能减排和环保
· 代表倡议民营企业家为构建和谐社会勇担社会责任
· 人大代表说:"农牧民安居工程正在改变西藏的面貌"
· 互动•促进•发展:人大代表热议区域经济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