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专题
 
人大代表呼吁:我国少数民族医药保护亟待加强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09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记者吴晶晶、周芙蓉)“大家现在都知道云南白药,其实我们云南还有很多少数民族医药都非常有特点,但是其中许多都面临着消亡的危险。”来自云南的全国人大代表李玛琳说。

    在少数民族代表众多的云南、贵州等代表团,少数民族医药的传承、保护、开发问题,引起了代表们的关注。据调查,我国民族药材品种有8000多种,其中藏药材资源有2436种,蒙药材有1342种,维药材600余种,苗药材500余种。我国各民族在用药上都有不少独特的方剂,在一些疑难病症的治疗方面颇具特色。

    “但是在一些少数民族,尤其是人口较少的民族,由于没有自己的文字,包括自己民族医药在内的独特的文化没有办法传承下来。”格桑顿珠代表说。“很多传统民族医药的药方是在家族内部口口相传的,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学,也就慢慢消亡了。”李玛琳代表说。她还表示,民族药开发周期长,要制定地方或者国家标准投入很大,政府应该站在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高度,有组织地开发民族医药,使少数民族医药宝库能够传承下去。

    我国的傣族、藏族等都有比较成熟的医药技术。据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科技厅厅长龙江介绍,少数民族医药的开发已经列入了云南高新技术自主创新工程的10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

    据介绍,“十一五”期间,国家也将对包括民族医药生产企业在内的民族特需商品生产企业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重点支持那些既是少数民族群众的特需品,又为普通消费者喜爱的民族药品生产企业。

 
 
 相关链接
· 药立波代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政府责无旁贷
· 赵林中代表:个别中小学“三化”现象令人担忧
· 贺大经委员提出:四方面对策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 代表委员议政录:汽车认证应革除多重认证弊端
· 林毅夫委员:发展地区性中小银行改善金融结构
· 委员:在黑龙江垦区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