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专题
 
青海海东地委书记王小青:让农民踏上富裕新台阶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11日   来源:青海日报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突出了人民群众关注和期盼解决的重点问题。” 3月10日,正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海东地委书记王小青接受青海日报记者的专访时,着重谈到了“三农”工作和民生问题。

    王小青说,去年,海东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在旱灾较重的情况下,农民持续增收,人均纯收入达到2315元,较上年相比,与青海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到了43元,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全区农民外出打工挣回了15亿元,是财政收入的5倍。同时,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明显加快,农村社会更加稳定。

    海东作为青海主要农业区,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报告》精神,王小青告诉记者,他就是想让海东的农民群众进一步踏上富裕的新台阶。

    近两年来,王小青走遍了区内所有乡镇和70%的村庄,每年中有半年多的时间深入到农村基层调研,了解了农村亟待解决的问题。他告诉记者,如今,广大农民认为农业生产过程中最犯愁的是“三缺”:缺资金、缺技术、缺市场。相当数量的农民认为,农业科技进村入户严重不足,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严重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在具体的工作中,一是采取多种途径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力度和深度;二是建立稳定有效的长期支农机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农村经济组织,促进农村“生产发展”;三是建立长期有效的“农民工就业和创业”机制,积极放活农民,不断加大农民劳动技能培训,优化农村金融体系,健全医疗保障体系,促进农民“生活宽裕”;四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启动农村文化建设工程、整治农村社会不良风气、加强农村信息化发展,促进农村“乡风文明”;五是开展农村清洁能源工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农村生态厕所改造工程,促进农村“村容整洁”;六是加强基层管理干部的素质与能力、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促进农村“管理民主。同时,要立足城乡统筹,着力发展工业经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加大整村推进、产业扶贫、转移扶贫的力度,努力实现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

    经过广泛调研、总结、思考,在本次大会上,王小青带来了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在退耕还林还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增加农民的搬迁补助;推进金融改革,加大金融支农的力度,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条件;全面建立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政策资助体系;建议国家帮助我省发展设施农业和脱毒马铃薯、油菜制种业等良种工程等多项建议。

    最后,王小青充满深情地说:“做农村工作,一定要对农民充满感情,有感情才能深入了解情况,有感情才能有办法,有感情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作者:乔睿 洛桑才让) 

 
 
 相关链接
· 代表呼吁尽快实施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和治理规划
· 吴官正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
· 青海采取有效措施有效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 青海少数民族学龄儿童平均入学率已达9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