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专题
 
杨涛代表:公共财政安排首先应考虑人的“三权”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13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13日电(记者蔡玉高、张晓晶)全国人大代表杨涛建议,公共财政安排时,应首先考虑人的生存权、教育权和发展权。

    杨涛说,公共财政体系理性化的目标导向是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理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公共财政要充分体现公共财政的公平性,坚持以人为本,理顺公共财政的优先顺序,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

    公共财政要高度重视人的生存权。强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和救助体系建设。着力解决失地农民和失地居民、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集体企业困难职工、城市贫困居民、农村特困人口、离休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问题。加快建立农村村镇和城市社区新型医疗卫生体系。

    公共财政要平等对待人的教育权。要更好地解决农村学生九年义务教育问题。财政必须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无论是校舍建设、还是教师工资都要由财政承担。要充分保障城市贫困家庭和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的就学。坚持并进一步增加高等院校贫困学生的助学贷款。加快培养中小学优秀师资队伍,改善普通中小学设施和设备。

    公共财政要切实关注人的发展权。大力提高人力资本投入和科技、文化、全民健身等方面的投入。财政必须在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科技、文化、体育等发展上有所作为。

 
 
 相关链接
· 加快铁路干线建设成铁路系统人大代表热议的话题
· 几位全国人大代表履职感言:“忙忙碌碌一整年”
· 全国人大代表认真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 人大代表提出延长青藏高原退耕还林(草)补助年限
· 代表:降低农牧民享受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的年龄界限
· 八位全国人大代表谈履职:“永远不变的是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