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13日电(记者田雨、崔清新)“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法院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的案件审判质量不高,裁判不公;有的案件办案周期长,超过法定审理期限;有的案件执行不力,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及时保障。”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13日向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时坦言人民法院工作存在的缺憾。
不少代表和委员表示,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不邀功,不诿过,不掩饰,不仅实事求是地总结了最高人民法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二十余万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一年来的工作成绩,还深刻指出了人民法院工作存在的问题。
肖扬在报告中还重点对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一些法官的司法能力和水平与承担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依法维护社会稳定,妥善化解矛盾纠纷,调节经济关系,实现案结事了的水平不高;
——有的法官缺乏职业道德,审判作风差,司法行为不规范,偏听偏信,主观断案;
——极少数法官和法院领导干部徇私舞弊,贪赃枉法,造成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
——另外,大部分东部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基层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中西部基层法院办案经费短缺问题依然较为严重。
肖扬表示,对于以上问题和困难,最高人民法院负有指导不够、监督不力、协管不到位的责任。
“这充分体现了最高人民法院既不护短也不推卸责任的胸怀,体现了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全国人大代表江必新说。
对于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肖扬在报告中承诺:“我们必须紧紧依靠党的坚强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支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