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专题
 
南存辉代表:跨国大公司从学习偶像变成维权对象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15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15日电(记者 张乐)“20年前,施耐德还是我们学习的偶像。谁都不会想到,20年后的今天,他们竟然成了我们维权的对象!”

    近段时间,全国人大代表南存辉一手创办的正泰集团把国际著名的电气制造企业、跨国公司施耐德告上了法庭,称对方生产的一种断路器侵犯了正泰的专利权。“事实上,一些外国企业甚至某些跨国公司侵犯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的事件时有发生。自主创新提升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实力。”

    南存辉代表说,法国施耐德公司曾多次侵犯正泰的知识产权。1988年,正泰注册“CHINT”商标后,施耐德于1999年在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巴西等十几个国家用“SCHINT”进行恶意抢注。2004年以来,施耐德电气(天津)有限公司生产的C65小型断路器又侵犯了正泰的专利权。

    “并不总是中国的企业学习别人,你强大了,自然是别人学习甚至仿冒的对象!”在南存辉代表看来,企业要参与国际竞争,关键在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们面对的不仅是制造能力之争,而是制造权力之争。”

    2006年,正泰集团通过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引进和扩大了与GE、凯玛等跨国公司的合作,分别在上海、嘉兴、杭州等地投资建立了高压电力配套设备、工业自动化产业和太阳能产业基地,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实施多年的鼓励创新政策日渐成效:高压成套设备被专家评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出口欧盟的燃气表在全国首家获得EEC国际权威认证、全集成新一代自动化系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项殊荣被一家民营企业捧得,实属不易。

    截至去年底,正泰集团共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国内专利技术证书200多项,领衔和参与制订国际标准30多项,真正成为国际电气行业标准的制订者。而在1984年,正泰集团还不过是浙江温州一家前店后厂式的小作坊,注册资金是东拼西凑借来的5万元。

    如今,正泰集团的企业总资产已达到23亿元。去年,集团共完成生产销售总额180亿元,同比增长32%。进出口总额6亿美元,出口增长60%以上,连续5年名列全国低压电器行业第一名,国际同行第三名。

    “自主创新让我们有能力‘走出去’,在国际市场上和跨国大企业一较高下。”目前,正泰在国外建立了5家分公司和30多家销售总代理,产品畅销美国、欧洲、俄罗斯、巴西、东南亚、中东、非洲等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上打响中国人自己的民族品牌,南存辉代表为此感到很骄傲。

 
 
 相关链接
· 代表委员议政录:采用自主创新技术实现减排目标
· 人大代表李晓方:学术评价无监督自主创新受抑制
· 代表委员畅谈“又好又快”:自主创新 产业升级
· 人大代表:政府采购应优先考虑国货以促自主创新
· 河南政协主席王全书:完善科研单位自主创新机制
· 孙丕恕代表建议政府采购向民族自主创新品牌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