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报告解读
 
为什么要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3月19日   来源:国研室

    财政政策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2005年我国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以来,对加强和改善政府宏观调控,增强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协调性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国内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显现,财政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因素有所增大。但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以及产业和消费结构升级等要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面和基本条件没有改变。统筹考虑调整经济结构、改善民生、加强薄弱环节、推动体制改革等经济社会各方面因素,有必要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一、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需要。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偏快,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持续高位运行,物价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继续适当减少中央财政赤字和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进一步调整中央政府投资结构,有助于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避免经济出现大的起落。同时,2008年我国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大,国际输入型通胀因素增加,美国次级房贷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尚难以准确估计,国内宏观调控政策效应逐步显现,部分行业增速放缓。因此,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保留一定规模的财政赤字,有利于保持宏观调控的政策操作空间,更好地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与力度,以增强宏观调控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当前我国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增长方式粗放问题比较突出,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出口与投资拉动的格局没有改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目前,我国消费率在50%左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三次产业发展不平衡,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工业特别是高能耗的重工业比重偏大,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39.1%。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因此,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需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的关系,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支持自主创新,推进节能减排,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大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完成上述任务,需要财政加大投入。实施"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稳健财政政策,着力发挥财政在促进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三、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是加快改善民生的需要。近年来我国虽然在解决民生问题方面迈出重要步伐,实现了历史性跨跃,但社保、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社会保障仍然存在着覆盖面小、统筹层次低、制度不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失衡等问题。社会教育需求与教育资源供给矛盾比较突出,城乡、区域和学校间教育发展差距仍然比较明显。医疗卫生方面,"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普遍存在。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房地产市场秩序混乱,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依然突出。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有助于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民生问题的支持,优先保障发展教育,促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目标。

    四、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是支持和推动体制改革的需要。从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看,影响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相当突出,改革攻坚的任务依然繁重,应革未革、应兴未兴的领域不少,要办的事情很多。按照《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推动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加快金融体制改革,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等。推进这些改革,都需要财政支付改革成本,需要"增量"财力作为保障。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将有力地推动各项改革,加快制度和体制创新,为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五、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是保证国家预算稳定性的需要。近年来财政增收较多,主要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反映,也有一些属于一次性和特殊性收入。从2008年情况看,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为财政收入增长奠定基础,但减收增支因素较多,今年实行新的企业所得税法,推进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降率翘尾等,都将直接减少财政收入。2007年有的一次性增收因素,2008年也将会减少或者不存在;而加强"三农"、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进一步改善民生,都需要财政继续加大支出力度,有些财政支出项目还是法律和制度规定必须增长的刚性支出。总体上看,2008年全国财政收入将继续保持增长,但增幅可能明显下降,财政支出压力增大。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坚持"统筹兼顾、增收节支、留有余地"的原则,在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内,保留一定的财政赤字是必要的,对国家全局和长远发展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