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专题
 
盛娅农代表:贫困地区发展必须依托交通条件改变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2月29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重庆2月29日电(记者 刘健)“提升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就是要构建以交通为主的枢纽门户,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实现特色经济大发展。”这是新当选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的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县人大主任盛娅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一段话。

    “区位边远,交通不便,是制约山区发展的普遍问题。”盛娅农坦言,重庆石柱县是典型的民族贫困地区,交通问题一直制约着经济发展。近年来,这个县确立了“抢抓发展战略机遇,建设渝东枢纽门户”的目标,全县公路通车和等级公路分别达到2645公里和1376公里,所辖32个乡镇实现了“一小时石柱”目标,今年,垫利高速公路石柱段将竣工通车,同时将开工沪蓉高速铁路和丰石高速公路建设,还有两条过境高速公路也列入了全市规划,石柱区位优势正在逐步显现。

    盛娅农认为,贫困地区的发展,必须依托于交通条件的改变,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主动走出去,扩大对外开放,延长产业链条,实现产业集群,这样才能惠及广大老百姓。

    在盛娅农眼里,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就是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规模种植户”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的价格决定机制为基础,真正达到业主与农民“双赢”的目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石柱县已有黄连、长毛兔、莼菜三个“全国第一”的特色产业,去年辣椒产业发展到18万亩,并荣获“中国辣椒之乡”称号,一批著名重庆火锅企业纷纷进驻投资建厂,石柱已被命名为重庆火锅原辅材料基地县。

    新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的盛娅农,感觉身上增添了更多的社会责任感。“作为一个贫困山区的县委书记,我和我的同事们一样,都有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紧迫感和输不起的责任感”,她说:“随着交通枢纽的建设,人们的观念和地区的产业形态,在发生着较大的变化。石柱是著名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的故乡,我相信,在党的十七大和全国人代会的指引下,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将越来越美好。”她将在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进一步加大统筹力度解决人口问题、加快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和加大对西部贫困地区输送人才的建议。

 
 
 相关链接
· 新当选人大代表金建忠:民生就是一把“钥匙”
· 人大代表徐强:高级技师关心青年工人成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