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专题
 
五大问题成为落实城市廉租住房制度“拦路虎”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3月06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记者王圣志)“廉租住房房源严重不足、保障资金不足、保障机制基础不扎实、廉租住房管理存在漏洞、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的政绩观没有根本转变,这都成为落实城市廉租住房制度‘拦路虎’。”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工商联副主席何帮喜说。

    何帮喜认为,当前落实廉租住房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廉租房房源严重不足。近几年由政府财政投资建设的廉租住房项目少之又少,城市小户型房地产建设明显萎缩、供给短缺,城市政府难于收购到大量的小户型房源,政府廉租住房建设计划滞后。

    廉租住房保障资金不足。资料显示,2007年前11个月,各地投入廉租住房资金仅88.7亿元,一些财政困难地区在廉租住房方面根本没有投入。

    保障机制基础不扎实。虽然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已经设立了住房保障和公积金监督管理机构,但在地方,绝大多数城市住房保障机构不健全、人员未落实。同时,廉租住房相关数据不清。

    廉租住房管理存在漏洞。目前对廉租住房申请人员的审核工作虽然经过街道办事处、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民政部门等层层把关,但由于对虚报证明材料的申请人处罚较轻,出现了一些骗保现象。

    另外,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的政绩观没有根本转变。建设廉租住房需要投入大量的财政资金,而且会抑制商品房的价格上涨,这是一些依靠“出让土地”补贴财政的地方政府不认真落实廉租住房政策的原因。

    何帮喜建议,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公共服务意识,将廉租住房作为“民心工程”来抓;认真开展全国城镇房屋普查,摸清住房家底,掌握廉租住房和小户型房屋相关数据,以此制订廉租住房发展规划、确定保障水平和方式;中央和地方要加大对廉租住房的财政投入;加强对政府落实廉租住房保障工作的监督;不断扩大廉租住房保障范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在条件允许时,不断降低廉租住房申请标准,扩大保障范围,如把那些目前不符合廉租房政策标准,而又无力购买经济适用房的社会“夹心层”人群,纳入保障范围。 

 
 
 相关链接
· 文会国代表:尽快出台电信法 保障消费者权利
· 孙桂华代表:加快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步伐
· 乔汉荣代表:制定统一不动产登记制度配套物权法
· 张立勇代表:应关注中西部地区法官“短缺”现象
· 周晓光代表建议规范民间借贷避免再现“吴英案”
· 郑振涛代表:应加强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