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惠风和畅,又值“两会”召开。日前,铁道部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就过去五年铁路改革发展成就、铁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铁路未来发展展望及铁路对“两会”代表委员和提案的处理情况等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记者:今年又逢换届年。每当这时,人们总是要对过去的五年进行一番回顾,请问铁路部门五年来都取得了哪些成绩?
王勇平:五年来,铁路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快速扩充运输能力、快速提升技术装备水平为主线,全面深入推进和谐铁路建设,取得了历史性进步。
一是以青藏铁路建成通车为代表的铁路建设硕果累累。这五年,是我国铁路建设规模最大、技术标准最高、成就最为显著的五年。2006年7月1日,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提前一年投入运营。青藏铁路建设期间,铁路部门在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攻关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青藏铁路通车运营以来,运行安全平稳,对青藏两省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拉动作用。与此同时,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大能力通道和新客站建设以及既有线改造全面有序推进,成效显著。五年间,全国铁路完成基本建设投资5220亿元,比上一个五年增加2348亿元,增长82%;共投产新线6140多公里、复线2808公里、电气化铁路6529公里。
二是技术装备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过去的五年,是我国铁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技术创新成果最为丰厚、现代化进程加快推进的五年。我们立足自主创新,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让国外铁路先进技术落地生根,成功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技术、大功率电力和内燃机车技术,实现了“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总体要求,全部拿到核心技术,实现了最低价格引进,达到了国产化目标。自主研制的载重70吨通用货车、80吨煤炭专用货车、100吨矿石和钢铁专用货车批量投入运行,成为担当运输任务的主力车型。
三是既有线提速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五年间,我们成功实施了两次大面积提速,使铁路运输能力提升50%以上。2004年通过第五次大提速,我国铁路时速160公里提速技术更加成熟和完善。2007年第六次大提速,我国铁路全面掌握了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线路的设计、施工、养护维修等成套技术,进入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先进行列;在主要干线大量开行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和谐号”动车组列车,标志着中国铁路成功跨入高速时代。提速在改变铁路面貌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时空观念,促进了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省会城市之间,以及大的中心城市之间列车运行时间,比1997年第一次大面积提速前普遍压缩了一半,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四是运输效率大为提高。我们通过实施撤销铁路分局、大规模调整运输生产力布局等重大改革措施,实现了铁路管理体制创新,运输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客货运量大幅度增长。五年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由10.6亿人增长到13.6亿人,增加3亿人,五年的增量是改革开放以来前24年间增量的1.2倍;货物发送量由20.4亿吨增长到31.2亿吨,增加10.8亿吨,是前24年间增量的1.1倍。最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铁路以占世界铁路6%的营业里程完成了世界铁路25%的工作量,运输效率世界第一。
铁路发展是我们国家发展的一个缩影。铁路发展之所以能取得这些成绩,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和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各兄弟单位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在铁道部党组领导下广大铁路干部职工拼搏奉献的结果。
记者:在刚刚过去的这场雪灾中,铁路部门勇于担当,付出了艰苦的努力,确实功不可没,也让我们对铁路的地位作用和体制优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请您就此谈谈看法。
王勇平: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具有大能力、全天候、能耗低、占地少、污染小等优势,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这是对我国铁路的地位和性质的基本判断。通过这场雪灾,铁路的重要作用和自身优势更是为社会广泛认可。
抗灾中,在南方部分地区的民航机场和高速公路被迫数度关闭的情况下,铁路却未曾完全中断。即使在电网坍塌和供电中断最严重的京广铁路南段,最困难的时候,通过人工信号和内燃机车牵引,列车仍然在运行,并且通过启动应急预案迅速恢复了运输能力。其他地区的铁路虽然也遭遇了大雪,造成部分列车晚点,但整体运输情况是基本正常的。铁路部门克服雨雪冰冻灾害的影响,全路动员,紧急部署,精心组织,全力以赴打好疏运滞留旅客和抢运电煤等重点物资运输的攻坚战,在两条战线上都取得了胜利,为全国抗灾救灾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铁路高度集中统一指挥体制优势的突出表现。实践证明,在我国铁路仍处于国民经济发展“瓶颈”制约状况时,这种体制能够迅速整合有限的运输资源,集中力量打攻坚战是有生命力的。
记者: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曾几次提到铁路工作,我们希望了解一下,今后一段时期铁路部门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王勇平: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铁路工作高度重视、十分关心、大力支持。今年两会,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铁路,在肯定过去五年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建设取得长足进展、一批重大工程相继建成或顺利推进时,总理专门提及,青藏铁路提前一年建成通车、京沪高速铁路等重点项目陆续开工,五年来新增铁路营运里程6100公里等铁路建设成就;在讲到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时,他强调,要着力解决新能源汽车、高速轨道交通等一大批重大关键技术。同时,总理在报告中还指出,要积极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电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和保障能力。总理催人奋进的报告特别是对铁路工作的充分肯定,给铁路200万干部职工以巨大的鼓舞,让我们对国家发展、对铁路今后工作充满信心。
认真学习温总理的工作报告,我们深感做好铁路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当前铁路发展正处在极为难得的黄金机遇期。在新的发展阶段,铁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将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按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以“运能充足、装备先进、安全可靠、管理科学、节能环保、服务优质、内部和谐”为重点,努力开创和谐铁路建设新局面。
具体来说,就是要加快推进大规模铁路建设,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和《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确保到2010年,发达完善的铁路网初具规模,到2020年铁路网总规模达到12万公里以上;要加快推进技术装备现代化,广泛运用先进动车组和大功率机车,开发适合我国特点的高速动车组和大功率机车系列产品,加快机车车辆更新换代,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信息化、数字化铁路,使技术装备全面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要不断提高运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运力资源配置高效,经营管理科学,服务质量优良,实现安全发展、节约发展和清洁发展,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居世界领先水平。
记者:每逢两会,代表和委员都会对铁路工作提出一些建议和提案,我们想了解一下铁路部门对这些建议和提案是如何处理的?
王勇平:铁路部门感谢并欢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铁路工作加强监督,多提建议。铁路部门对做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高度重视。五年来,铁道部对所有的建议、提案,做到了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受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肯定和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有关部门的好评。据我了解,十届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十届会议期间,铁道部共承办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和提案1047件,答复率为100%。
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代表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心声,曾针对加快铁路建设、提供运力支持、提高客货服务质量、深化铁路改革等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提出过一大批高质量的建议和提案。铁道部有关部门认真做好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注重提高办理效率和办理质量,力争让每一名代表、委员满意。比如说,加快铁路建设、扩大路网能力,是代表、委员们最为关心的问题,铁道部承办的建议、提案中有70%涉及这方面内容。为充分落实好这些建议和提案,铁道部部长刘志军亲自带领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到31个省市自治区现场调研,与地方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共商加快铁路建设大计,签订加快铁路建设的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全力确保铁路建设规划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在认真处理好代表、委员们的建议和提案的同时,铁路部门还制定完善了一系列日常接受监督的有效机制,通过定期邀请各级代表、委员深入铁路一线视察工作,建立专门机构、设立举报和监督电话、及时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等多种方式,确保监督渠道畅通、问题和建议处理及时。我们真诚欢迎代表、委员们和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地通过这些健全完善的监督渠道和有效途径,向我们反映问题、发表意见,以利于我们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