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13日电(记者季明)尽管目前重型汽车只占我国汽车产销量的十分之一,但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却已经成为主要的机动车污染源。为此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环保局局长张全呼吁,尽快提高我国重型汽车尾气排放控制技术水平,淘汰那些道路上的“移动烟囱”。
张全代表说,以上海为例,去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238万辆,其中重型车约占8%;但是重型车的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的排放量却分别占到全市机动车排放总量的65%和82%。一辆重型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分别相当于全市机动车平均排放水平的8倍和10倍。去年在上海道路随机抽检的机动车中,38%的重型汽车尾气排放超过国家排放标准。
我国现行的重型车排放标准仅仅比欧洲国家晚7年,相当于欧洲2000年的标准水平,但为何重型汽车的污染状况如此严重呢?张全代表说,我国重型汽车的整体制造技术水平落后,在发动机排放控制环节没有采取系统的技术手段改善排放,为了应对国家排放标准的不断严格,有些企业只是采取一些末端强化的手段,无法起到长效保证排放控制的作用。
再加上重型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多数存在超载超重现象,车辆养护跟不上,使用的油品质量较差等原因,我国在用重型车辆的排放状况远远差于欧洲。张全代表说:“进口重型卡车运行80万公里以上仍不会冒黑烟,而国内有些企业生产的重型汽车使用1年后就开始黑烟滚滚,说明发动机制造技术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张全代表建议,重型汽车应该纳入我国污染控制的重要工作日程。在重型汽车污染控制的各个环节中,首要的工作是要提高重型汽车发动机排放控制的技术和质量水平,增强发动机排放控制的耐久性;其次是加强重型汽车日常的运行维护,制定有效的法律制度,确保将在用车排放控制作为运营管理的前提条件,只有这样,重型汽车严重污染环境的现象才能逐步得到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