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2009年春节专题>> 灾区群众过春节
 
甘肃陇南灾区春节见闻:新居缀新春 新村好事多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1月25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甘肃武都1月25日电(记者 王艳明、陈俊、连振祥)冷空气过后的贺家坪村,阳光明媚,空气清新,新居连着新居,远处望去,十分显眼。

    贺家坪村位于陇南市武都区桔柑乡政府南4公里的半山上,腊月二十九,记者进村时,村头的大喇叭正在叮嘱大家搞好卫生,房前屋后已经收拾得干干净净,年轻的妇女们正忙着洗洗涮涮,到处挂满了刚洗过的衣服、被单等。

    “日子富不富,过年先要把污垢洗干净。”王买平的媳妇新烫了头发,显得很精神,正在门前洗衣服,在王买平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他家的新居。

    “沙发是新买的,要4000多元,现在三间主房已经收拾得差不多,开春后,再建个厨房、厕所、沼气池,也就停当了。”王买平说。

    王买平的三间新房亮亮堂堂,墙上贴着白色瓷砖,屋檐下也挂上了大红灯笼,年味正在这个农家升腾。

    如果不细读“家园重建如心意,宅第生辉谢党恩”的新对联,听主人详细介绍紧张忙碌的重建经历,从表面上很难看出这个家庭曾经受过大灾。

    王买平同全村118户人家一道,经历了难忘的“5·12”,地震给他们造成的阴影至今还未完全散去,在各方的关心和支援下,家园重建还在继续。

    “全村118户重建户的房屋主体都已经完工,10多户已经搬进了新居,其他的过完年后,等门窗安好,墙壁一粉刷,都能陆续搬进去。”贺家坪村村委会主任潘春平说。

    与王买平相比,王东林家不但修好了三间主房,还建起了厨房,砌好了灶台,各种家当收拾得一应俱全,门口还放着未打开包装的几件家具。

    “正月初八要给儿子娶媳妇,这是新买的衣柜和床,办喜事的烟、酒都准备好了,就等着好日子了。”提起给儿子娶媳妇,王东林一脸笑容。

    搬新居,娶新人,过新春,在贺家坪村,“三喜临门”的还不止王东林一家。在村边小路上,记者碰到了背着一背篓碗碟的韩小平,家里刚办完喜事,他正忙着去邻村还东西,喜悦同样挂在脸上。

    “不光我们家的娃,腊月二十六,村里一天就娶了三个媳妇,不要说遭灾之年,往年都没这么多,真是不容易。”韩小平告诉记者,房修好了,儿媳妇也娶进了门,过完年后,一家三口人就可以安心地外出打工挣钱了。

    在贺家坪村,搬进新居的人家喜气洋洋,暂时未搬入新居仍住在帐篷里的群众,也衣食无忧,心情不错。

    “最近接连领到了取暖补助、生活补助、粮食直补资金款等,这些对我们来年的重建和生产生活都很重要。”在自己的帐篷前,潘关峰给记者聊了他年后的打算:“先把房修好,搬入新居后就外出打工。”

    “光棉被每家就发了三床,还有米、面、油等,有了政府的关心,年完全可以安安稳稳、和和谐谐地过去。” 贺家坪村党支部书记潘小林说。

    “5·12”大地震中,陇南成了甘肃省的重灾区,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下,在社会各界的帮扶下,灾后重建十分顺利。截至2008年12月底,已经有10万户受灾群众的新居竣工,很多群众可以在新房里过冬和过年。

    像贺家坪村一样,连日来,记者在康县豆家坪村、武都区的蒿坪村,都看到一排排新居拔地而起,成了新春佳节中最美的景色。新居人家好事不断,春节前后,有娶媳妇的、嫁闺女的、办满月宴的,欢喜挂在了脸上,幸福装进了心里,大灾过后,生活依然能够多姿多彩。  

当地人感觉是"暖冬"—记者夜宿灾区"叉叉房"纪实

    新华社汶川1月25日电(记者 海明威)灾区百姓,尤其高寒山区农村百姓在自建过渡房(当地土称“叉叉房”)内过冬保暖到底有没有问题?24日晚,记者选择了海拔2000米的汶川县龙溪乡龙溪村一户居民的“叉叉房”内过夜。

    正值新一轮冷空气来袭,入夜9时的龙溪村已是一片寂静,气温已经降至大约零下10摄氏度。这个村由于在地震中毁损惨重,目前96户人家中约90户人家都住在自建的简易过渡房内。

    记者选择了在37岁的陈仕学家过夜。陈大哥与妻子和三个女儿住在一起。晚9时,推开陈仕学家的木门,一家人正围坐在一个电子取暖器旁,看着电视。

    屋外寒气逼人,屋内温暖如春,真是冰火两重天,不由惊异于“叉叉房”的防风性能还是不错的。陈大哥扒拉着房屋的墙壁,向记者细数到,从内到外,分别由塑料布、草垫、木夹板、牛毛毡、棕垫、油布构成,因此防风、防雨性能不错。据他说,自从他家7月底修这个“叉叉房”以来,政府先后提供了两次材料(第二次发放为冬季加固加厚所用),并为每户发放了2000元建设资金,因此每家每户都有能力建起防风的“叉叉房”。

    陈大哥家的电子取暖器是自己买的。记者在其他受灾群众家看到,他们则大多使用炭盆或政府发放的暖炉取暖,效果也还不错。

    看电视、聊天一直持续到晚上11点半,陈大哥催促女儿们快去睡了。卧室就在小“客厅”(兼厨房)的里屋,整个“叉叉房”大约40平方米,卧室只有大约10平方米,两张床。陈大哥说,这样挤着睡觉就暖和了。

    女儿们开始整理起被子,每人两床棉被,床上铺的有毛毯,手摸进去,暖暖和和的。

    陈大哥告诉记者,入冬前,政府为他家发放了7床棉被、志愿者发放了1个电热毯,再加上自家购买的,过冬的卧具足够了。

    接近夜里12点,我们睡下了。可能是有点累,记者很快就入眠了。在寒意中醒来是清晨6时左右,觉得被子里很潮湿,脚有些发冷,只能蜷缩着睡觉,不过还是可以忍受。

    突然想起昨晚睡觉前陈大哥说的那句话:“我们山里人身体好,扛冻!对我们来说,这条件就是‘暖冬’了。”不由自嘲:可能我们城里来的人身体素质是差一些吧!

    清晨7点半,记者和陈大哥都起床了,他的女儿们还在熟睡。今天是除夕,很多活动等待着这几个小家伙,让她们多睡一会吧。  

灾区年集:依旧红似火

    新华社甘肃武都1月25日电(记者连振祥、陈俊、王艳明)春节前夕,记者在甘肃陇南灾区集贸市场上看到,各地市场货物供应充足,价格相对稳定,群众或采购过节年货,或储备重建物资,一派繁荣景象。作为仅次于四川的地震重灾区,震后的陇南春节年集,依然红红火火。

    赶集的藏族马队

    1月23日是武都区两水镇春节前的最后一次年集了,赶集的人格外多。两水镇是陇南灾区的一个大镇,位于白龙江畔,国道212线穿镇而过,沿道路形成了一个近两公里的集贸市场。记者看到,群众有的开着三轮车,有的背着背篼,有的骑着摩托车,前来采购年货,熙熙攘攘拥塞了道路。

    一队马队沿着市场道路中间“丁当”而来,两男五女藏族同胞穿着民族服装,牵着7匹马、驮着柴火前来赶集了。藏族小伙周卫星说:“我们要换些钱,准备自己的藏历新年了。”周卫星是武都区坪垭乡的藏民,一行7匹马都是他们村的。

    刚进市场不久,周卫星就被村民杨前进拦住商量价钱。记者看到,每匹马上驮着4捆柴火,每驮柴火周卫星要价57元,几经讨价还价,最后周卫星一行所牵7匹马上的柴火陆陆续续地都以50元的单价成交。

    数完票子,周卫星说:“这里的集市还和以前一样红火,虽然现在离藏历新年还有一个月,但汉族春节来了,我们也要赶这个热闹,卖了柴火,采购些年货,同乐同贺。”

    不涨价的辣椒面

    周卫星的柴火价格可以商量,但是在这个集市上的数千种货物中,有一种货物却是一口价,三年中它的价格一直没有变化过,这就是辣椒面。

    贾琴在两水镇市场上卖了4年辣椒面。她说,市场商品的价格都是变化的,唯有辣椒面三年里保持不变,每个辣椒面摊子都守这个价,这是行市价,不能乱的。贾琴说,不变的价格就是信誉。记者询问其他几个辣椒摊,果然都遵循着三年不变的承诺。

    从徽县江洛镇到成县小川镇,从武都两水镇到文县碧口镇,记者沿途经过的集贸市场,都显示出一种货物足、价格低的状态。很多货物摆到了主干道上,造成行车困难。在文县临江镇,马路市场塞车近一小时了,司机李宽却说,塞车虽然着急,但是看到灾后第一个春节,有这么多的货物可卖,他高兴。

    建材农资:价格在低谷,储存正当时

    村民蒲进存正在两水市场上买钢筋。他把钢筋统一切割成9米长,准备运回家。他家的重建工作因为天气变冷停下来了,而这次停工刚好给了他降低成本的机会,因为从11月份后,建材降价了。

    “1吨钢材去年达到6500多元,现在受金融危机影响,价格下降到4000元左右,这样我的重建成本仅钢材就省下近5000元。加上水泥、沙子、工费等都下降了,能省近万元呢,这可不是小数字。”蒲进存说,因为担心开春后价格可能会涨,他打算年前把重建物资备齐了。

    “一袋磷肥200元,比去年最高时跌了近百元;1公斤地膜10元,跌了4元。”两水镇后村农业科技服务部负责人李某说,由于出口大幅下降,磷肥价格现在是去年以来最低的时候,春耕前可能还会降到每袋180元。

    看到磷肥价格比去年低了近50%,武都区坪垭乡村民王敏告诉记者,他打算预订7袋。王敏说,国家拉动内需见效后,农资价格说不定就涨了,现在是销售淡季,也是储存的好时机。

    记者了解到,2008年陇南灾区灾后重建中,共开工174299户,竣工106165户,2009年仍然有大批的重建工程开工,建材需求量仍然很大。王敏说,建材和农资价格上涨是难免的,早储存早主动,早储存多省钱。

梁平低保户的生活

    新华社重庆梁平1月25日电(记者曹曙光)1月24日,对于重庆市地震重灾区梁平县来说,是多年来比较冷的一天,最低气温2摄氏度。据介绍,往年最低气温通常在4摄氏度。由于当地冬季大都没有专门的取暖设备,所以室内和室外的温度差不多。在农村,随处可见上了点年纪的妇女手里拎着个竹篮子,里面放着一个小木炭火炉,用来取暖。

    这天下午,中央新闻采访团一行刚到梁平县,就直奔梁山镇的镇龙村,采访一家住在农村的城市低保户。据介绍,这户人家在汶川大地震发生时,5间房屋全部倒塌,好在没有人员伤亡,3个月后就搬进了新居。

    驱车来到一座新盖的二层小楼前,随行的当地干部说:“到了,就是这家。”

    记者心中顿生疑问:这是低保户吗?听了这家主人和村干部的介绍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这家的主人是个52岁的妇女,名叫蒋光玉,家里有儿子、儿媳和一个孙子。

    这是一个很令人同情的妇女。十多年前,有工作的丈夫与她离婚,她家仅有的1亩地也被征用了,每月给她60元补偿。现在她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每月有150元生活费。儿子、儿媳带着孩子在县城打工,每月能收入2000元左右。

    汶川大地震给这个原本不幸的家庭带来了更大的不幸。然而,在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关爱下,她家的日子比以前过得要好。

    她家原来的房屋倒塌后,没了住处,邻居女主人孙树华就诚邀她到自己家里住,并且把她家从废墟中挖出来的家当也全部搬入。

    要盖新房,大量的建筑材料需要有堆放的地方,邻居刘德顺就将自家的3分菜地全部毁掉,无偿提供给她家用。

    为了少花钱多办事,党员干部及群众20多人无偿帮工。仅用了3个月时间,就建成了一座总面积达240平方米的小楼,共花了8万多元。

    “这么多钱从哪里来?”记者问。

    蒋光玉说:“政府补助了13000元,亲戚朋友赞助了几千元,自家又借了几万元。”

    记者在她家看到,楼上楼下各有大小两个厨房和两个卫生间。记者不解地问她为什么要这么设计。村党支部书记田秉陶抢先说:“县里在村附近建设了一个工业园区,是打算以后能将楼上的房间出租给两户人家,所以才这么设计。”看来这个谋生的点子是大家帮她合计的。

    小楼是盖起来了,但是记者在她家看到,除了4个卫生间简单贴了瓷砖外,其他房间还都没有装修,家当既少又极其简陋,最值钱的要算那台21英寸电视机了。偌大的楼房里只有客厅中放着一个像小板凳一样大小的蜂窝煤炉子,来了客人后大门又敞开,室温与室外也没什么两样。他们憧憬的美好生活在以后,眼下能过好春节吗?

    蒋光玉兴奋地说:“没问题。春节前,县政府给了我家2床棉被、20斤猪肉、20斤菜油、10斤白糖。镇党委书记还给了我300元钱。”

    据介绍,截止到2009年1月22日,按照1月份实际保障人数,重庆市共向196.73万名城乡困难群众发放中央和市级一次性生活补助32318.3万元(中央一次性生活补助25308.93万元,市级送温暖7009.38万元),人均发放164元。另据不完全统计,春节前夕,重庆市有关方面还为地震灾区群众送去棉被8万多床,棉衣28500件,大米326吨。

    采访结束时,中央新闻采访团一行将1000元慰问金交到蒋光玉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