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专题
 
两会新华组稿:危机下农民的"钱袋子"能否再鼓些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3月03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记者 周英峰 于文静 毛晓梅)尽管遇到非常大的困难,2008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8%,比上年增加621元,连续5年增幅超过6%,为20多年来的首次。

    展望2009年,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外出务工遭遇“寒流”、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我国农民增收更加困难。在新形势下,如何让农民“钱袋子”再鼓些,事关扩大内需全局。

    惠民政策要落到实处

    在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下,我国粮食连续五年增产,去年粮食产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国内粮食供需偏紧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由于去年下半年全球性粮食供求形势缓和,加上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出现大幅回落。国际市场粮油价格下跌与国内粮食丰产同时出现,增加了国内粮价下行的压力。

    “不仅是粮食价格,生猪价格也下跌了不少。同时,农资价格仍处于高位。这些都对农民今年增收造成不利影响。”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副县长白凤芝说。

    针对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加大给农民增收带来的困难,我国政府近期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和科技服务的投入,加大对农业的各项直接补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水平,增加政府储备,合理调控进出口等。

    白凤芝代表认为,在新形势下增加农民收入,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必须落到实处。同时她建议,应进一步完善农村特别是偏远农村的基础设施,培植地方的优势产业,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增强他们自我发展的信心。

    农民工就业要加大扶持力度

    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农民工就业成为今年牵动政府和社会神经的焦点话题。

    云南省昭通市多是贫困山区,经济排全省第七位,人口位居全省第三,是云南主要的劳务输出地区。由于沿海一些企业停业或倒闭,不少在那些地方打工的农民纷纷返回昭通。

    “近几年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在其纯收入中约占40%,所以农民工就业数量的减少带来了农民收入增长的困难。”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最近指出。

    对此,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增公益性就业岗位,要尽量多使用农民工;采取以工代赈等方式引导农民参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农民工技能培训。

    “如何做好农民工的培训,如何做好农民工的转移就业,需要政府和社会认真研究。”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吕燕玲说。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广东亿达洲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秉记认为,中小企业是吸纳农民工就业的主渠道,让广大农民工有活干、有钱挣,必须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要提升农民抗风险能力

    我国是世界上受巨灾影响最为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近年来,巨灾发生频率和受损失程度呈不断上升态势。据统计,我国去年全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3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473%。

    当前,虽然北方冬麦区的严重旱情已出现重大转折,但云南西南部仍在遭受旱情的考验。白凤芝代表介绍,自去年11月以来,当地几乎没有有效降水,旱情预计还将持续到5月中旬。“这可能会使土地收益下降,进一步压缩农民增收的空间。”她说。

    自然灾害频发侵蚀着农民的“钱袋子”。统计显示,近十年来,我国平均每年约有3亿亩农作物受灾,2亿多农村人口受到灾害影响。在灾害面前,农民常常是“一次重灾,即刻致贫”,“一年受灾,三年难翻身”。

    全国政协委员吴焰说,为农业、农村、农民提供保险服务,增强农民的抗风险和灾后恢复能力,稳定农民对未来的预期,不失为稳定农民收入、保护好农民“钱袋子”的良策。

    2008年,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各类农作物5.32亿亩,参保农户9000万户次,为农民提供了2397.4亿元风险保障。据了解,今年政策性农业保险还将继续扩大覆盖面,增加承保险种。

 
 
 相关链接
· 朱雪芹代表表示:要高度重视农民工教育、培训
· 河南:代表委员帮助“推销”农民工寻找就业机会
· 农民工代表直面农民工"就业难、维权难、保障难"
· 两会特稿:关注农民工 何时享受“同城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