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专题
 
唐成良代表:农民增收的关键在于算好土地增值帐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3月07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记者 刘东凯、向志强)“一亩地种两季,一年可得2000斤谷子,每斤1元,就是2000元,减掉成本最多1000元;而目前一亩地的出租价格也可以达到800元至1200元,出租土地后的农民作为雇工再回‘自家’田里劳动,每天还可以拿到50元左右的收入,这样一块土地就能得两份钱。”全国人大代表、广西贵港市市长唐成良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通过劳动去分红,才能真正解决土地的增值和劳动力的释放问题。”

    这位在基层工作了很多年的市长谈起农民的收入账来滔滔不绝。“现在农民普遍感觉光是刨土地没什么意义,贵港有300多万农民,其中90万人在外打工,凡是出去打工3年到5年后回来就可以盖房子,但是很多刨土地的一辈子都盖不起房子。”

    唐成良说,土地的收入太低,要提高农民收入,仅靠单家独户、农业技术改造是不行的。“全国耕地红线是18亿亩,平均下来全国每人一亩多一点土地,想通过这一亩多一点土地实现农民致富是不可能的。”

    “采取什么办法呢?就是要把土地集中起来。”

    唐成良说:“我国每个农民拥有的土地少,再怎么做就那么一点点,而美国等国家的农民却拥有大量可以耕作的土地,这才会显现机械化、规模化的效益。”他说,只有把土地集中起来,国家出台的农机补贴、机械化、水利投入等才有一个能产生较大效益的平台。

    他认为,现阶段农村的结构调整,要真正切实地落实到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土地有偿流转的方针上来。“当然真正实施起来有很多问题,比如,如何解决农民的思想,现在农民对于土地并没有物权的归属感。”唐成良说,我们必须坚持土地所有权的性质不改变,但土地的权益和收入模式应该有改变。

 
 
 相关链接
· 杨翠芳代表:新农村建设可扩大内需帮助农民增收
· 广西:三个千万亩行动计划促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
· 天津加大六方面力度加快现代农业进程促农民增收
· 广西农业厅2008年兑现十件实事 实现农民增收
· 贵州:做好回流农民工服务工作保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 脆肉鲩鱼养殖成为中山市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