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专题
 
少数民族地区代表“会诊”教育发展城乡失衡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3月09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记者王军伟)“当前城乡义务教育失衡的状况比较突出,教学质量问题是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最大不公,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于形成一种增加投入的机制体制。”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县长董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董凌代表说,增加投入,首先要解决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老师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比如,农村教师在工资待遇上和城市教师差距大,住房困难,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落后等。

    “解决这些问题,在加大投入的同时,还要形成一种激励机制,鼓励大学毕业生和发达地区的老师到艰苦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任教,解决农村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董凌说。

    城乡教育失衡问题也受到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陆云的关注。她说,当前教育机构、学校城乡差别大,教育资源分配不公,许多家长、学生都认为这是教育不公平的一种现象。

    陆云建议,第一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特别是对边远地区、欠发达地区的投入力度,“没有中央财政的支持,仅仅靠地方财政解决不了城乡教育失衡问题。”

    第二要探索一种新的体制机制使发达地区的教师可以到边远落后的地区去任教。一般情况下发达地区的教师名额较为紧张,这时发达地区的学校可以占用欠发达地区的教师名额,但是要派送优秀老师到欠发达地区进行支教。“优秀教师对提高教育质量的作用非常大,可以有效地带动、引导欠发达地区的教师。” 

 
 
 相关链接
· 教育部与广东举行会谈共商广东教育综合改革大计
· 纪宝成:高校去行政化的含义是按教育规律办教育
· 高万能代表:地方院校应普遍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
· 北京教育未来十年教改路线图绘制完 3月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