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3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主题为“搞活流通和促进消费”的集体采访。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商务部部长助理房爱卿,商务部商贸服务司司长邸建凯,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司长常晓村出席集体采访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华社记者 马研 摄
新华社北京3月13日电(记者 安蓓 程士华)商务部部长助理房爱卿13日说,在去年消费对GDP贡献率超过五成的基础上,今年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将继续增加。
房爱卿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集体采访中说,GDP由投资、消费、进出口这三项组成,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有多少,不仅取决于消费,还取决于投资和进出口。“我们相信今年消费对GDP的贡献率肯定增加,但增加多少,还要看投资和进出口有多大的变化。”
2009年消费拉动GDP增长4.6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52.5%,比2008年提高6.8个百分点。房爱卿表示,今年商务部将继续在扩大内需,特别是在扩大消费上下功夫,努力提高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
他介绍说,2010年,商务部将落实直接拉动消费的政策,主要围绕汽车和家用电器这两项来培育消费热点,继续执行落实家电下乡的政策、汽车摩托车下乡的政策、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并继续实施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按7.5%的税率征收。
房爱卿说,在家电下乡方面,将提高最高限价,改善补贴方式,扩大、增加补贴的范围和品种;汽车下乡政策将延续到2010年年底,摩托车下乡政策延续到2013年1月31日。今年汽车以旧换新的补贴标准由3000元至6000元提高到5000元至18000元;家电以旧换新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试点范围;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按7.5%的税率征收将执行到今年年底。
房爱卿说,今年商务部将进一步完善农村和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设,扩大农村消费;完善城市生活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城市消费;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推进绿色循环消费;同时健全融资担保和信用保险机制,扩大信用消费。
2009年我国在经济形势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实现GDP增长8.7%。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说,在扩大消费一系列政策的作用下,我国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在带动社会投资、稳定就业、增加税收、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姜增伟介绍说,2009年我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3万亿元,同比增长15.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9%,增幅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创198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农村消费同比增长15.7%,增幅比城市快0.2个百分点。
据初步测算,仅商务部实施的重点项目,2009年累计带动社会投资500多亿元,占全国商贸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左右。主要项目完成后,至少可增加就业岗位200万个,相当于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五分之一左右。
商务部:预计今年物价温和可控 加强市场价格监控
新华社北京3月13日电(记者 安蓓、程士华)商务部部长助理房爱卿13日说,预计今年我国物价走势温和可控,商务部将加强对价格的预警预测和市场监控。
房爱卿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集体采访中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3%左右的调控目标,这个目标符合现实,预计能够实现。“今年既有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也有抑制价格上涨的因素,从全年看,价格温和可控。”
房爱卿分析说,从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看,第一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可能会带来价格输入性上涨因素;第二是经济复苏后,对大宗商品需求增加;第三,我国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环保成本都在上升;第四,信贷投放的滞后效应会在今年有所反映;第五,2009年CPI走势前低后高,翘尾因素也会对全年物价走势产生影响。
但他指出,当前还存在抑制物价上涨的因素。首先,近几年国家宏观调控力度越来越大,宏观调控手段越来越成熟。今年我国已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新增贷款也有所调减,相信宏观调控部门会根据形势及时调控。其次,当前我国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态势没有改变,有些行业还是产能过剩。此外,当前我国农业稳定,农产品供应充足,特别是粮食生产连续6年丰收,“粮价稳百价稳”,将有利于全年物价的稳定。
谈及今年2月我国CPI上涨2.7%,房爱卿说,2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2%,对CPI贡献率超过70%,是拉动2月份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主要是因为2月份雪灾、旱灾及海冰等自然灾害影响食品生产、运输和供应,推高了食品价格。此外,今年春节在2月份,而去年在1月份,春节期间物价相对会高一些。去年2月份CPI由上月的增长转为下降1.6%,这也是造成今年2月CPI同比涨幅相对较高的原因。
房爱卿说,根据商务部的监测,春节后食品价格持续出现回落态势。从全年物价走势看,不排除一些时段、一些区域和一些商品价格出现大幅波动,但全年物价温和上涨3%左右的目标预计可以实现。
商务部:畅通药品流通体系让老百姓方便买到药
新华社北京3月13日电(记者 程士华 安蓓)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13日说,在医药流通领域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是商务部门的重点,商务部将发挥中小企业地域分布优势,降低流通成本,让老百姓能方便买到药、买到放心药。
姜增伟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小企业在为消费者提供药品方面有一定优势。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当前遍布城乡的药品流通网络,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体。“我国现有1.3万个批发企业,大部分是中小批发企业,还有几十万遍布城乡的药店和药房。美国医药批发企业只有70家,占有世界药品市场份额的40%。而我国490多家大型流通批发企业只占全国医药市场份额的20%。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中国医药流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降低药品流通成本,是一个大问题。”
他说,我国药品流通体系正处于发展完善阶段,大企业重组是方向,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当前很多中小企业只做零售,没被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要把更多中小企业纳入医保体系。政府要积极引导中小企业,通过现代连锁、直营、加盟等方式扩大其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着眼于医改方案要求,降低药品在流通环节成本,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对制售假冒伪劣药品行为严加制裁,让老百姓能方便买到药,买到放心药。
姜增伟说,一方面,商务部将按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要求,确保每个药店配备307种基本药物,保证市场供应。另一方面,将尽早推出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加强行业标准规划制定,按照市场化办法,提高行业集中度和流通效益。

发展改革委:我国将继续推动消费持续较快增长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李朴民7日说,2010年,我国将继续顺应居民扩大消费、改善生活的需要,及时调整、完善促进消费的相关政策,进一步推动消费持续较快增长。他在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时说,今年我国将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尽快出台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的方案和政策措施,继续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部分优抚对象待遇水平,落实在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政策,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详细阅读
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 扩大消费增长新空间
200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3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9%。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近年来,政府通过减税、补贴、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等方式拉动消费的效果逐步显现,同时,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消费的应急之策也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应。” 全国政协委员、商务部原部长助理黄海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09年,中央财政投入资金450亿元,补贴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和农机具购置。减半征收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免住房交易相关税收,支持自住性住房消费。 >>>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