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专题
 
丁世忠代表:校企合作力促产业、就业良性循环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3月0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记者 许雪毅)“近年来,‘一方面企业招不到人,一方面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尴尬局面越来越严重。”全国人大代表、安踏(中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丁世忠认为,高校培养人才与企业发展脱节问题亟待解决。校企合作可以推动产业和就业良性循环。

    丁世忠说,虽然安踏等福建知名鞋服企业在过去几年里,积极引进福建省外及国际人才,但在全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全国各行业人才都存在严重需求缺口;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成为各类人才的首选地,其他各地在人才引进方面投入巨大,外来人才的引入和保留一直是困扰和限制福建产业的发展。以服装设计与生产行业来说,现在已开始广泛使用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造技术,而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造技术的设计与操作人才奇缺。

    据统计,目前我国鞋类、服装设计加工方面的专业人才短缺100多万。丁世忠说,厦门大学、福州大学都没有设置服装设计相关专业,福建省92所高校仅有17所院校设有服装或鞋类设计专业,其比例为18.5%,并且主要集中在高职高专院校。

    “高校可以通过有针对性地培养符合所在地区需要的专业人才,推动所在地区相关产业发展,同时,促进大学生就业,形成互相支撑,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丁世忠建议采取几种方案加强校企合作:一是进行奖学金合作。由企业定点设置奖学金,有针对性地表彰和鼓励在专业表现和实际操作上有突出能力的学生,使高校有更好的氛围来坚持教学培训的宗旨。二是组织专业技能比赛,推动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三是进行学校、企业学术交流。四是企业与学校开展全程性的教学实践合作。许多企业往往会因为人才实践培养的成本和管理风险而谢绝与学校合作,但为了长期人才体系的建立和产业发展,这是必要的,要从新生入学就开始全程深度培训实践合作。

 
 
 相关链接
· 王三运:安徽投巨资抗旱有信心实现粮食年产目标
· 人大代表:建设创新型国家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 贺强建议:云计算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 代表委员谈公立医院回归之路:挥别功利恢复公益
· 郝富霞:开展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有效利用平整土地
· 徐绍史:1000万套保障房用地一定能做到应保尽保